近日,农业农村部与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方案(2025-2029)》,标志着一项涉及全国5.7亿农民的重大工程——农村房屋“统一翻建”工程,或将于2025年5月起全面启动。该工程被视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一环,旨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农民生活质量。
农村住房现状与挑战
据统计,截至2025年第一季度,我国农村常住人口仍高达5.7亿,农村住房建筑面积超过240亿平方米。然而,这些房屋中相当一部分建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存在结构老化、功能单一、安全隐患等诸多问题。住建部的调查报告进一步指出,全国约35%的农村住房已使用超过30年,其中15%更是存在不同程度的安全风险。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农民的居住安全,也制约了农村的整体发展。
针对上述问题,“统一翻建”工程提出了系统性的解决方案。该工程将遵循“一村一策”的原则,综合考虑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民俗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对农村住房进行分类改造。具体而言,工程将分为四类进行处理:拆除重建存在重大安全隐患的房屋,修缮升级结构基本完好但功能老旧的房屋,保护性修复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传统民居,以及适当优化符合现代居住标准的房屋。
资金保障与融资渠道
为确保工程的顺利实施,财政部已专门拨款2750亿元作为农村房屋翻建的启动资金,平均每户可获得约2.5万元的补贴。此外,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等金融机构也推出了专项贷款产品,最高可贷30万元,利率较市场水平低0.5个百分点,期限最长可达15年。这一系列的资金保障措施,大大降低了农户参与房屋改造的经济门槛。
在技术层面,“统一翻建”工程同样取得了诸多创新。住建部联合多所高校成立了专门的技术团队,针对不同气候区开发了多套适应性强的建筑方案。在试点村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铜井镇大刘庄村,通过改造,不仅解决了老房子的防水保温问题,还加装了太阳能热水系统和光伏发电设备,极大地提升了村民的居住体验。
除了关注单体建筑的改造外,“统一翻建”工程还整体规划了村庄布局。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修文村通过翻建工程,不仅翻新了住房,还增设了村民活动中心、健身广场、乡村图书馆等公共设施。同时,村里的污水处理系统也得到了全面升级,实现了生活污水的全收集、全处理。
尽管“统一翻建”工程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一些挑战。资金问题尤为突出,对于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和贫困农户来说,自筹部分资金仍然是不小的负担。此外,如何在现代化改造过程中保留乡村的文化基因,也是工程面临的重要课题。对此,农业农村部表示将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增加对特困地区和贫困农户的补贴力度,并鼓励各地区聘请专业的建筑学者和民俗专家参与规划设计。
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
(全文完)
公众号 : wugucomcn
投稿邮箱:tougao@wugu.com.cn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