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晓青老师“孩子们喜爱”系列出新书啦!《孩子们喜爱的中国奇幻》与孩子们见面!
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瑰丽画卷中,奇幻故事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烁着古人的智慧与浪漫情怀。毛晓青老师从浩瀚典籍中汲取灵感,创作了23个富有童趣与哲思的故事。这里,有人与自然的奇妙对话,有异彩纷呈的博物志趣,也有荡气回肠的人间故事,还有耐人寻味的世相寓言……每个故事都像一把神奇的钥匙,既能开启想象的大门,又能传递中华文化中真善美的永恒价值。孩子们可以在奇幻的阅读之旅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与智慧。
本次除了常规版本,还推出了专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打造、全文标注拼音的注音版,采用大字号、宽行距的友好排版,搭配色彩明快的中国风插画,助力小读者实现从亲子共读到自主阅读的跨越,在奇幻冒险中爱上传统文化。
本文摘编自《孩子们喜爱的中国奇幻》
QIHUAN
穿越画中游西湖
文 / 毛晓青
小朋友都看过动画片《哪吒之魔童降世》吧?调皮的哪吒老是闯祸,惹得街坊邻居们一看见哪吒出街,就赶紧关门闭户,远远避开。师父太乙真人只能带哪吒到一幅画中,任他在画中如何玩闹,也不会骚扰到邻居。
古代有位叫彭好古的书生,也像哪吒一样,穿越到了一幅画中,在杭州西湖边的元宵盛会上,尽情玩乐了一番。
突然出现的
白面书生
彭好古已经连续三届乡试失利,这一年的除夕夜,他决定搬到家乡山东附近的深山古寺中,拒绝一切诱惑,发奋苦读,发誓来年定要乡试高中。元宵节这晚,彭好古孤身一人待在禅房里,打算伴着一盏昏黄的油灯,通宵苦读。寺院的钟声“铛铛铛”敲了三下,夜深了,四周安静得只听得见虫子在低鸣。
“这个时间,城里的元宵灯会正热闹呢,猜灯谜,玩杂耍,耍皮影,可好玩了……可我只能看看画解解馋了。”想到元宵灯会,彭好古再也无心读书,举起油灯走到一幅画前,细细观赏起来。这是一幅足有一面墙大小的《西湖元宵图》。画面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波光粼粼的西湖水。湖面近处则是一艘小巧的彩船,一位披着黑色斗篷的书生站在船头,手指向前方。顺着他的手指方向望去,远处有一艘两层楼高的画舫,绚丽的灯火从画舫的门窗漏到了湖面上,雕梁画栋的船舱里,人影穿梭。
欣赏够了湖上美景,彭好古将油灯往左边移了移。西湖的左岸,是热闹的元宵灯会,树上张灯结彩,树下人群熙熙攘攘。路两边,摆满了各式各样的货摊,有卖小吃的,有耍皮影的,最热闹的要数猜灯谜,一盏挂得高高的四角方灯上写着一首灯谜,底下一群戴着方巾的书生仰头皱眉,费劲地思索着。
灯谜上的字虽然只有蚂蚁大小,却清晰可见,彭好古饶有兴致地读起来:“左边圆时写时方,右边圆时写时长;一个热来一个凉,合在一起放光芒。(打一个字)”
“这是哪个字呢?”彭好古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只好继续观赏其他。画面的尽头是一处街角,人群里三层外三层围着一个膀大腰圆的杂耍艺人,杂耍艺人噘起的嘴里,喷出了一团烈火……
“想去西湖赏元宵灯会吗?”彭好古正看得入迷,突然听见有人说话,惊得他差点将油灯掉在地上。回头一看,一位和他年纪相仿的书生不知何时站到了边上。书生脸庞白净,嘴角有颗黑痣,模样很是斯文秀气。
“兄台莫不是和我一样来这里苦读的读书人?可惜了这元宵之夜的良辰美景,你我只能赏画解馋了。”彭好古瞟了白面书生一眼,又回过头来继续看画,嘴里喃喃道,“真想去泛舟西湖,赏元宵美景啊。”
“巧了,我就是从西湖过来的,带你去游西湖啊,现在出发,还赶得上元宵灯会。”白面书生回应道。
“西湖离这边何止千里,怎么过去?难道钻到画里?”彭好古觉得此人净说大话,没好气地反问道。
“想去就去呗,只要你的愿望足够强烈,再加以努力,你所向往的美好事物就可能出现——可能出现——出现——”
白面书生的声音越来越缥缈,画中的元宵彩灯飞旋起来,转得彭好古晕晕乎乎的,他觉得自己轻飘飘地飞了起来……突然“咚”的一声,彭好古坐了个屁股蹲,左右看看,发现自己竟跌坐在了一只小彩船上。
船尾,艄公一左一右摇着桨;船头,白面书生披着一件黑色斗篷,正笑眯眯地望着彭好古:“西湖上风大,你冷吗?”
“我真的在西湖上了?”彭好古惊奇地瞪大眼睛眺望周围,哪还顾得上冷不冷。湖面上倒映着彩灯光影,船桨在这些光影上划出一道道波纹,打破了宁静。湖边几个彩裙少女,将一盏盏许愿荷花灯轻轻放到湖里,荷花灯随着涟漪的轻柔拍打,缓缓旋转。远处,宛转悠扬的笛声随着清风轻轻拂过耳边。
白面书生转身指着远处的一艘画舫,兴奋地说道:“笛声是从那里传来的,看来画舫上正在举行一年一度的元宵雅集,我们也过去凑个热闹。”
白面书生说着,拿出一支玉箫吹起来,箫声和着笛声,在湖面上交织、融合。小彩船越来越靠近画舫,都能听到里面的喧闹声了。彭好古起身和白面书生并肩站在船头,准备等船靠近停稳跳到画舫上去。可就在这时,风浪大了起来,一波一波地将小船越推越远。
“快把你的汗巾给我。”白面书生急忙解下自己腰间的汗巾,和彭好古递过来的汗巾系在一起,一头绑在船舷上,一头系上一个铜板往画舫抛去,并向画舫上的人高声喊着:“快接住,把我们拉过去。”
画舫上的船夫迅捷地扑在船边捞了一把,可惜没接住,汗巾一头掉到了湖里。白面书生本想拉回来再抛,但风浪越来越大,小船被推得更远了。
神秘失踪的
杂耍汉子
“算了,我们还是上岸赏玩吧。”白面书生失望地放下汗巾,让船夫靠了岸。两人上了岸,随着街上的人群往前走着。彭好古看见旁边就有猜灯谜的,急切地扒开人群,上前要过一张纸,“唰唰”写起来。这一路,他一直在想那个字谜,这一刻看着满街的灯火,脑子里灵光一现,在纸上写了个大大的“明”字。摊主将彭好古那个墨迹未干的“明”字,高高地挂在了四角方灯下。
“好!”“太棒了!”四周传来了一片喝彩声。“承让承让。”彭好古正准备谦虚地颔首致意,转头一看,发现根本就没有人关注自己,原来大家都在为街角的杂耍表演喝彩呢。
“傻愣着干啥,走,去看喷火表演。”白面书生快步过来,拉起彭好古的手,挤进了另一堆人群。彭好古踮起脚尖,伸长脖子,总算瞧见场子中央,一个膀大腰圆的汉子赤着上身,双手叉腰,嘴里呼呼地喷出一团团烈火,引来周围一片叫好声。
“我这件斗篷穿了好几天,该洗洗了。”白面书生嘀咕着解下黑斗篷,揉成一团,往场子中央抛去。黑斗篷裹住了那团烈火,刚刚还是赤色的火焰,顿时变成了一团墨色。火焰不甘心,时不时从黑幻斗篷的缝隙中钻出来,黑斗篷缠得更紧了。片刻后,黑斗篷“砰”一声散开,被一股黑烟顶上了天,黑烟消散后,斗篷旋转着缓缓飘落。
白面书生几个箭步冲上去,接住斗篷,“哗哗”抖了两下,披在了身上。果然,斗篷浴火之后,焕然一新了。
“汉子喷的火焰是假的,不然怎么没烧了斗篷,反被扑灭了呢?”“骗子骗子!”“还钱还钱!”
人群骚动起来,杂耍汉子一看情况不妙,从道具箱里拿出一根粗麻绳,往空中一抛,绳子直直地悬挂在了场子中央,就像空中有人拉着一般。汉子攀着绳子往上爬,越爬越快,绳子也越升越高,不一会儿,汉子就消失在了夜空中。
“散场了,还傻愣着干啥?”白面书生一声喊,彭好古才回过神来,又好奇地盯着白面书生身上的斗篷,看了又看。他这副傻样子把白面书生逗乐了:“哈哈,那汉子喷的火是真的,我的斗篷不怕火也是真的。我这斗篷呀,是用火浣布做的。”
“火浣布?用火洗的布?”彭好古更加好奇了。
“对呀。在遥远的西北边境有座火林山,山上生活着浑身赤红的火光兽,和老鼠一样大小,尾巴有三四寸长。用火光兽的毛皮编织而成的火浣布,脏了用火一烧,就像水洗了一样干净……”“哎呀,帽檐上还有火苗呢。”彭好古一声惊呼,打断了白面书生的话。斗篷帽檐处,零星的火星复燃起来,彭好古赶紧伸手去掸,但手刚碰到火苗,便疼得缩了回来。
彭好古睁眼一看,原来自己竟不知不觉在书桌上打起了瞌睡,头不自觉地一点一点垂下,竟将油灯碰翻了,火苗烧到手指,这才将他惊醒了。
“喔喔喔——”屋外传来了鸡叫声,晨光从窗户格子里射进来,渐渐照亮了黑漆漆的禅房。“昨晚足不出户,便得梦游西湖,也算是度过了一个独特的元宵佳节。”彭好古心满意足地伸着懒腰走近《西湖元宵图》,突然他呆住了。
晨光下,《西湖元宵图》栩栩如生,画面最显眼处,一个墨迹未干的“明”字,正挂在高高的桂花树上。“这不是我在梦里写的谜底吗?”彭好古赶紧找到街角处的杂耍场子,那个膀大腰圆的喷火汉子不见了,只剩下一根粗麻绳,像旗杆一样地矗立着,顶端一直延伸到夜空。再看西湖上,两层楼高的画舫依旧灯火通明,那只小彩船也依旧在那里。
彭好古反复回忆梦境,细细端详着眼前的画面。“难道是我记错了?”他似乎明白了什么,“啊”地大叫一声。只见小彩船的船舷上,系着他的白色汗巾,那个本来背对着站在船头的书生,此时却转过了身,手里拿着一支玉箫。再看他的脸——彭好古几乎扑到了画上,没错,那张脸白白净净的,嘴角有一颗黑痣,此人正是梦里带自己游西湖闹元宵的白面书生啊!
毛老师说
杂耍汉子真的会喷火吗?
杂耍汉子嘴里喷出来的火焰是真的,其秘密就藏在表演者的嘴巴里。表演者事先将易燃的松香粉末含在嘴里,然后通过特定的技巧和道具点燃,就能喷出火来。高明的表演者还能通过控制气息,使火焰燃出单口火、连火、翻身火、一条龙、蘑菇云等各种形状来。
《孩子们喜爱的中国奇幻》
作者 毛晓青
编辑推荐
本书精选23个根植于中国典籍的奇幻故事,将《山海经》的奇思、《聊斋》的浪漫与民间传说的智慧融为一体。孩子们不仅能跟随精怪仙侠开启冒险,更能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天人合一”“仁者爱人”等文化内核,让传统文化在奇幻叙事中焕发新生。
《孩子们喜爱的中国奇幻》(注音版)
作者 毛晓青
编辑推荐
专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打造,全文标注拼音,扫除识字障碍,让孩子轻松读懂《少年鲁班学神技》《小丑鱼助力大禹神》等故事,助力小读者实现从亲子共读到自主阅读的跨越,在奇幻冒险中爱上传统文化。
毛晓青
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浙江省青少年作家协会导师团导师,著有《孩子们喜爱的民间故事》《孩子们喜爱的民俗故事》《孩子们喜爱的诗词故事》《孩子们喜爱的国宝故事》《孩子们喜爱的非遗故事》《孩子们喜爱的宋韵故事》《孩子们喜爱的中国神话》系列及《诗画浙江——诗路伴我行》等,参与编著2022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国之脊梁——中国院士的科学人生百年》,撰写中宣部“中国经典民间故事动漫创作工程”入选书目《钱王射潮》《梁山伯与祝英台》《苏东坡与西湖》等。
↓ 点击名片,关注浙江人民出版社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