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所有人以为房地产的寒冬会冻死一批裸泳者时,深铁集团又一次用真金白银给市场投下震撼弹:33亿股东借款到账,利率低至2.34%,质押率高达70%。这已经是2025年开年以来,深铁向万科提供的第三笔输血,累计金额突破百亿。一家地方国企,为何宁可顶着利润下滑的压力也要死保这家民营房企?这背后早已超越商业逻辑,而是一场关乎信心、稳定与国运的生死博弈。
深铁集团对万科的每一次出手,都在重塑一个残酷现实:房地产行业早已不是单纯的市场游戏。作为年销售额曾破万亿的行业标杆,万科背后绑定了数十万套未交付房产、上千家上下游供应商、万亿级别的金融信贷链条。一旦其倒下,引发的连锁反应足以让整个经济系统震颤。深铁以低于市场76个基点的利率输血,表面是股东扶持,实则是用国资信用为市场托底,这不是施舍,而是防止多米诺骨牌倒塌的不得已之举。
资本市场最怕的不是亏损,而是预期崩塌,当万科2024年巨亏450亿的消息传出时,债券市场对其偿债能力的质疑达到顶点,深铁此时连续输血,本质是一场针对资本信心的精准狙击:用国资背书打破“房企必死”的悲观叙事,用真金白银证明“大而不能倒”的潜规则依然有效,33亿借款看似杯水车薪,但其释放的信号足以让债权人暂缓挤兑,为万科争取喘息时间,这恰是深铁作为第一大股东的战略级阳谋。
救活万科的最大意义,在于给全行业保留一颗火种,当90%房企深陷债务泥潭时,万科若能通过国资输血、资产处置、债务重组走出困境,将成为房企转型的教科书案例。深铁不惜以70%超高质押率提供借款,正是看中其存量资产质量与运营能力的稀缺性:万科的商业物业、物流地产、长租公寓等多元板块,仍是未来房地产软着陆的核心资产,保住这个标杆,就是给行业保留翻盘的希望。
深铁集团2023年净利润仅7.89亿,却敢向万科豪掷百亿,绝非单纯“讲义气”,作为深圳国资委全资控股企业,深铁与万科在地产开发、城市更新、TOD模式等领域早已形成利益共同体]。万科在深圳湾超级总部基地、红树湾等项目上的权益转让,本质是国资通过资产置换实现风险隔离。救万科不仅是救企业,更是救地方财政收入、救土地出让金、救国资主导的城市化进程。
深铁集团的33亿,早已超出商业救助的范畴,这是一场用资本对抗时间、用输血换取转型空间的豪赌,当市场还在争论“救不救”时,深铁用行动给出答案:不是万科不能死,而是房地产经不起又一个巨头的轰然倒塌,这场救援的背后,是国资对系统性风险的敬畏,对经济底线的死守,更是对“市场失灵时,谁来做最后兜底人”的终极拷问,救万科,救的何止是一家企业?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