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张图片在网上疯传,有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表示,丰田已经收购了哪吒汽车。是的,是已经收购了!
哪吒汽车的困境与潜在收购背景
一、财务危机与运营停摆 哪吒汽车自2024年起陷入严重资金链危机,累计亏损超180亿元,三大工厂停摆,2025年1月国内销量仅110辆,经销商和供应商集体维权。公司尝试通过“债转股”化解债务(70%债权转股权,30%分期偿还),并寻求泰国市场融资,但短期内难以扭转颓势。
二、高管动荡与信任危机 原CEO张勇离职后被曝身居英国,技术核心团队(如CTO戴大力)相继跳槽,管理层频繁变动加剧了外界对公司的担忧。供应商与经销商的集体维权事件进一步削弱了市场信心。
三、战略调整与海外布局
哪吒汽车试图通过泰国市场缓解压力,获当地金融机构21.5亿元授信,并计划在东南亚生产车型。但其核心零部件依赖进口,且泰国市场容量有限,短期内难以成为救命稻草。
丰田的电动汽车战略调整
放缓电动化进程 丰田近期将2026年全球电动汽车产量预期从150万辆下调至100万辆,并推迟部分电动车型计划。此举反映出其对市场需求的谨慎态度,以及技术路线(如混动和氢能)的再平衡。
可能的收购动机若丰田选择收购哪吒汽车,可能出于以下考量:
1.快速获取中国市场渠道: 哪吒汽车曾是新势力销量冠军,虽当前遇挫,但其经销商网络和本土化经验仍具价值。
2.技术补强: 哪吒在智能化(如车机系统)和低价车型领域的积累可补充丰田的短板。
3.政策导向: 中国新能源市场政策支持或促使外资通过收购本土企业规避贸易壁垒。
潜在障碍与风险 1.哪吒的巨额债务与法律纠纷 公司被执行金额超1.6亿元,股权冻结达18.5亿元,供应商债务和经销商索赔问题未解,收购方需承担巨大财务风险。
2.品牌价值下滑 哪吒汽车因产品质量问题(如车机断网、售后服务瘫痪)导致口碑崩塌,品牌修复成本高昂。
3.丰田的保守策略 丰田历来倾向于内生技术研发(如混动和氢燃料),对激进并购持审慎态度。此前未有大额收购中国车企的先例,且当前电动车市场增速放缓可能削弱其收购意愿。
总结
目前尚无证据表明丰田与哪吒汽车存在实质性接触,但哪吒的危机状态使其成为潜在收购标的。若交易发生,可能以“技术合作+资本注入”形式推进,而非全资收购。然而,双方的战略差异、哪吒的债务风险以及中国新能源市场竞争格局,仍是交易达成的核心障碍。
前情回顾:
近日,哪吒汽车创始人方运舟面对供应商及经销商的追问时,选择了鞠躬道歉,并承诺会尽快解决问题。
据了解,方运舟表示,哪吒汽车会在4月30日前完成配件供应,以保障40多万车主的维修需求。对于经销商未发运的车辆,他承诺一周内会想办法解决。同时,方运舟称会持续寻找投资主体,还会跟股东商量增投。此外,哪吒汽车已和经销商明确债权书。
此前,哪吒汽车就风波不断,全国多地4S店退网,导致车主维修困难,且配件短缺让一些故障车辆长时间无法维修。经销商也反映,哪吒汽车已有半年未交车,还未退还车款,每家欠款达几百万元。更有销售体系停摆、工厂停产、员工裁员、供应商持续讨债等难题。
不过,哪吒汽车也在积极自救。今年3月,哪吒汽车在供应商大会上给出债务偿还方案,计划将供应商70%债务转为母公司合众汽车的股权,30%以现金清偿。同时,E轮融资领投30亿元,原定3月到款,因风险延迟至4月,对应哪吒汽车母公司一半股权 。此次方运舟的道歉与承诺,能否带领哪吒汽车走出困境,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章来源:网络,文章不代表本平台观点,仅供参考。
感恩原创作者,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若侵权,烦请平台留言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