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2日,中美在日内瓦达成的"史诗级关税协议"刷爆全球头条——美国宣布取消91%对华加征关税,暂停24%关税90天,仅保留10%基准税率;中国同步取消91%反制关税并暂停稀土出口限制。但就在这份看似双赢的协议背后,美国却夹带"私货":要求中国彻底解除对稀土的战略管制。
消息一出,国内军事评论员直接呛声:"用关税换稀土?美国人怕是还没睡醒!"
稀土究竟有多重要?举个简单例子:美军最先进的F-35战斗机,每架需要417公斤稀土材料,隐身涂层里的镝元素、雷达系统里的钕铁硼永磁体,全指着中国赣州矿山的供应。2023年中国对洛克希德·马丁和雷神公司断供稀土后,五角大楼急得直跳脚——库存重稀土只够撑18个月,F-35生产线眼瞅着要停工。
更绝的是,中国刚完成第六代隐身战机的第四次试飞,而美国的六代机还停留在PPT阶段,这节骨眼上想讨要稀土,无异于让对手给自己递刀子。
美国这波操作看似"大出血",实则是想空手套白狼。要知道所谓的"降税115%",不过是从贸易战巅峰时期的145%关税降到30%。
即便如此,美国还留了后手:20%的"芬太尼问题附加关税"死活不肯取消,半导体等关键领域的技术封锁更是纹丝不动。反观中国,稀土这张王牌用得那叫一个稳准狠——全球98%的重稀土加工在中国,美军工企业90%的镝铁合金来自江西,这种掐脖子的战略资源,哪能随便拿去换几块关税的遮羞布?
网友们的争论更是火花四溅。有人提议:"拿稀土换ASML的EUV光刻机,把芯片制造短板补上!"可转头就被怼得哑口无言:"华为麒麟芯片都突破5纳米了,现在引进西方设备不是引狼入室?"数据显示,2025年中国半导体自给率已达67%,中芯国际的N+3工艺良品率突破80%,这时候要真放开光刻机进口,怕是又要重蹈"运十下马、市场换技术"的覆辙。
不过也有明白人算过经济账:暂停稀土管制这90天,美国新能源汽车能多造15万辆,特斯拉股票应声大涨7%。可中国手里攥着的不仅是稀土矿,从采矿到分离提纯的148项专利壁垒,再到制定全球稀土ISO标准的话语权,这才是真正的杀手锏。就像赣州稀土集团总工说的:"我们停掉一条生产线,半个加州的军工订单就得延期交付。"
这场博弈最精彩的,莫过于科技赛道的弯道超车。当波音拿着F-47六代机图纸满世界拉投资时,沈飞的六代机已装上国产涡扇-15发动机试飞四次,最大速度突破5马赫。
更绝的是,中国把稀土用在了自己的"杀手锏"上——第六代战机的等离子隐身涂层、智能蒙皮技术,哪个离得开重稀土?反观美国,芒廷帕斯矿挖出来的粗矿还得运到中国加工,这种被人捏着七寸的滋味,岂是降点关税就能解决的?
说到底,这场谈判暴露了美国的战略焦虑。想当年用几台黑鹰直升机就能换走中国稀土,如今却被"卡脖子"卡到军工断供。中国社科院专家说得透彻:"从2018年贸易战到2025年稀土反制,我们终于明白——核心技术的进步,靠换是换不来的。"就像华为被制裁后研发出鸿蒙系统,稀土断供反而倒逼出全球最完整的产业链。这场博弈教会我们:真正的底气,从来都是自己给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