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刘德科
今天〔2025/5/12〕,中美双方发布《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互相加征关税均调低至10%。
此前,不少机构的楼市报告都把关税战列为4月份楼市转冷的关键原因;现在,关税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妥善解决,楼市能起来吗?我们的看法是:如果没有新出台有力的增量政策,楼市转冷的趋势还将加剧。
错误的归因
第一,把当前楼市转冷的锅甩给关税战,本身就是一种错误的归因。
过去一个多月,你肯定看到过像「关税战冲击楼市信心」「关税战导致楼市成交低迷」或「关税战像盆冰水浇醒了楼市的春梦」之类的观点。确实有一部分人是这种心态。但持有这种心态的人,跟一贯看空房地产的人,差不多是同一类人,跟有没有关税战没关系——现在关税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妥善解决,他们照样不会出手买房。
药效衰竭
第二,当前楼市转冷的关键原因,其实是上一波政策的药效已经日渐衰竭。
上一波提振楼市的政策,是在去年9·26政治局会议提出「止跌回稳」之时密集出台的,其核心措施是央行把二套房首付也降到了15%(历史所未见)——这个重磅措施,对于楼市「止跌回稳」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即便是如此重磅的措施,对于全国大多数城市来说,其政策药效也就维持了两三个月而已,到去年年底就已经重新归于冷寂。只有成都、杭州、上海和北京这四座城市例外,政策的药效稍微更久一些,所以才有了所谓的「楼市小阳春」。
换言之,今年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市场的整体数据看起来还不错,主要是因为成都、杭州、上海和北京这四座城市的成交量,起到了掩护作用。整个中国也就这四座城市尚有「楼市小阳春」的气息。进入4月份之后,哪怕是这四座城市,也在急剧转冷,更遑论其他城市了。
尚未成为议题
第三,「楼市转冷」尚未成为决策者的一个议题。
虽然前些天的4·25政治局会议仍然强调「持续巩固房地产市场稳定态势」,但4月份急剧转冷的房地产数据,还来不及转化为政策制定层面的议题。住建部门仍然把一季度的漂亮数字当作是楼市「止跌回稳」的辉煌成果,把成都、杭州、上海和北京这四座城市来作为楼市热度的指标城市。
此前我们写过,在当前阶段,最典型的指标城市应该是南京和广州。像南京和广州这种超高能级的城市,楼市行情仍然处于泥潭之中——地方政府能出的政策几乎已经全给出尽了,但楼市仍然没有起色。所以,这已经不能怪南京和广州了。现在,南京和广州需要的是超出地方政府权限的那些楼市提振政策。如果决策者能以南京和广州来作为指标城市,楼市增量政策的出台节奏就不会那么犹豫,就不会那么拖沓。
亟待增量政策的出台
稍微总结一下,当前楼市转冷的关键原因,不是关税战,而是上一波政策的药效已经日渐衰竭。
现在的楼市,亟待增量政策的出台。何种量级的政策措施,才能扭转楼市转冷的趋势?我们只能说,前几天〔2025/5/7〕央行宣布的降息降准,完全不足以扭转楼市转冷的趋势。
你也可以翻一下
我们一个月前写的那篇文章
2025/4/18
主编-何玲 影像总监-费嘉
编辑-卢丹婷 编导-沈奕飞 摄像-王德正
商务总监-周慧慧 总策划-王冬莺 总编辑-刘德科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