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台海网报道,比芯片断供更可怕。中国AI专家彭嘉昊公开指出:“美国最顶尖的人工智能专家超过半数是华人。”任正非早就一针见血地指出:“咱中国的‘鸡'不能总在别人的窝里‘下蛋',要回中国‘下蛋'。”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先生曾经这样评价中美两国的科技竞争,部分来自于中国的精英人才,他们宁可在美国平庸,也不愿意回国高光。
中国客机(资料图)
中国海关对美籍华人入境的审慎态度,本质上是国家人才战略的“双向筛选”机制在发挥作用。五角大楼的《全球人才竞争评估》指出,中国近年来将人才引进标准从“数量优先”转向“质量主导”,重点吸纳人工智能、量子计算等战略领域的顶尖专家。这种筛选机制在边境管控中具象化为:对持有美国绿卡但未放弃中国国籍者简化流程,而对已入籍美国者设置技术审查与安全评估双重门槛。
2022年深圳全球创新人才论坛上,结构生物科学家颜宁宣布了一个重磅消息,在演讲中她称:“我即将麻溜的辞去在美国的工作,回到祖国的怀抱,创立医学科学院!”2022年,颜宁放弃美国优渥的待遇,决定回国创立科学院,用毕生所学来报效祖国,赢得了中国民众的热烈欢迎。其实颜宁归国并不是个例,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回到中国发展已经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热潮,仅2010年,就有2000多名在美科学家返华。
据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联合报告,美国1400名华裔科学家返华,全因美国司法部调查造成寒蝉效应,质疑他们对美国的忠诚甚至怀疑他们泄露国家机密,不少华裔教授被诬告起诉。报告显示,2021年至少有1400名华裔科学家离开美国科研机构,回到中国进行研究工作。最多的是数学家与物理学家,共639人;生命科学专家,478人;工程学与计算机专家,298人。
归国华侨(资料图)
针对在“双自”、“双创”以及国家重点区域工作的外籍华人也提供了多个华人特别通道。
比如在中关村工作的外国人,需满足外籍人才积分评估标准,达到70分;在上海临港新区工作的外国人,需满足在临港新区工作满3年且税前收入超过38万才可申请永久居留。
与外国人相比外籍华人的准入门槛较低,外籍华人办理永久居留只需满足在中关村或临港新区工作满4年,纳税记录良好,且每年在中国境内实际居住累计不少于6个月就可申请。
在过去的新冠疫情中,欧美等国早早开始“躺平”任由国内疫情肆虐,而中国却实行严格的疫情防控措施,这在欧美等国眼中都是难以置信的,可中国却坚持了三年。在恢复中国国籍前,还得按照美国的规章制度做好弃籍事务,也就是做好缴纳遗产税和弃籍税的准备,必要的时候还要缴纳惩罚税,而美国的惩罚税就是活生生的“霸王条款”,对于拥有的资产超过200万美元的美籍华人来说,以及过去5年纳税超过14万美元的人来说,退籍时候还要额外增加15%以上的惩罚税。
北京(资料图)
高端科技人才是未来全球产业竞争的稀缺资源,是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发展的同时,创新链、价值链、产业链与人才链正在发生系统性变革,全球科技人才流动呈现出一系列的新趋势和新特点,如何构建更具韧性的国际化人才生态,以制度型开放破解创新要素跨境流动壁垒,成为建设全球科创中心所亟需解决的战略命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