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曾有为
来源 | 品牌观察官(ID:pinpaigcguan)
引言:曾以“伟哥平替”横扫市场的明星产品金戈,最近开始闹“中年危机”了。
曾经的万艾可,中文名叫“伟哥”,刚一进入中国市场,便火爆得一发不可收拾。
关键这销量,根本不是靠铺天盖地的广告换来的。看看路边每个药店都写着“万艾可到货”,简简单单一句话,就知道它的知名度有多高了。
因此这一门隐秘的生意也被国产巨头盯上了,早在11年前,白云山药业就敏锐地嗅到了商机,打响了对“伟哥”的“第一枪”。
此后国产伟哥市场开始激战,竞品的不断出现,正在挑战着金戈这一首仿药的地位,首仿桂冠带来的光环,似乎让金戈走下了神坛。
这届年轻人不行了
“男人过了二十五岁就只能聊聊天”,相信经历过的人都懂这句话的含金量。
以前只知道女人是有花期的,没想到男人也开始有花期了,还这么短。
有人说,男人25岁是分水岭,过了25就是65。搞得人心惶惶,自我怀疑。有报道说,一场“性萧条”正在席卷东亚年轻人。
邻国日本在2024年曾发起过一项调查,调查的数据不容乐观,简单地说,日本人已经从“东京爱情故事”的童话世界进入了“低欲望”的现实生活。
而国内也没好乐观到哪里去,一份调查显示,50%左右的95后每周X生活次数不高于两次;而14.6%的男性和10.1%的女性(都有固定伴侣),过去的一年内没有X生活,这个比例显著高于70后、80后。
不禁让人疑惑,这届年轻人真的不行了么?
而正值壮年的95后表现得如此差强人意,原因有很多,都说“饱暖思欲”,照理说,数据远比这个好才对。“没有”的原因是“不行”还是“不愿”,这两个还是有差别的。
曾几何时,偶尔凌晨打到黑车时,车上的收音机广播可能超半数都在放着ED专家“王教授”的午夜专项诊疗节目,这是属于70后、80后的专享渠道。
90后、95后则不同,幸运地生在一个网络信息爆炸的时代,更习惯接受互联网带来的影响。有报道称,3成的伟哥用户竟是90后,你敢信?
不知道是不是这波年轻人的红利吃得差不多了,2025年3月白云山年报公布,2024年金戈(国产“伟哥”)营收10.34亿。销量8785万片,比去年暴减1332万片,相当于每天少卖3.6万片,这还不算,库存涨了快50%,看来是真的卖不动了。
图源:白云山年报
销量实打实地创新低,之前是“不行”,现在究竟是“不愿”,还是“不愿买”了。
不管怎么说,这届年轻人的刚强和克制让人感动。
曾经风光无限的白云山
从1989年辉瑞公司发现这种药物开始,男人的世界有了躁动的可能。本来此药物研究是为治疗心绞痛的,结果偶然意外发现可以用它舒张血管,治疗ED的问题。
1998年3月万艾可获批上市,推向市场后引起轰动,大受欢迎,短短时间内便在海外市场取得巨大的成功,美国《连线》杂志把它评为十项轰动全球偶然发明的榜首,据说最火时候连阿富汗军阀都抢着要。
于是 “伟哥”很快来到了中国。经过一系列严格的临床试验, 2000年7月万艾可在中国上市。之后几乎成了中国所有大中小城市的药房心照不宣的主打,门口随时都有个牌子,告知大家万艾可到货了。
好卖是真好卖,贵也是真贵。万艾可当时在美国的售价大约为每片100美元左右。2000年的中国市场,万艾可价格约为每片100元人民币,相比起来,美国男人们更像是有钱任性的“韭菜”,还有报道说,卖假药的也盯上了这块肥肉,辉瑞当年还曾派人“卧底”打假。
100元一片药是什么概念?赚爆了的概念。除非在本世纪初的千禧年身家已经过亿,不然肉不疼是假的,真正的“春宵一刻值千金”。
当然有人在跃跃欲试。2014年7月,好消息传来,当年无意中听到午夜王教授的那群人又有了新的福音:“广州白云山正向你招手”。
白云山成了国内首吃螃蟹的人,2024年“带头”第一个申请仿制药西非那地,当年10月“金戈”上市,一片的价格只有几十元,便宜了近60%。
白云山一路高歌猛进,只用了五年,销售额与销量就超过外国大佬“万艾可”,成为国内ED治疗界的首选平台,2021年市场份额达48.56%,可谓是傲视群雄。
伟哥遭遇“中年危机”
当然,也有人在暗中觊觎,不甘心只做个看客。
之后,扬子江药业、齐鲁制药、修正药业、海王生物等一众国内大佬先后到达了“伟哥平替”的战场。
当年国美黄光裕跟苏宁的价格战,惊为天人,开创了内地商界大打“价格战”的先河,在这之前国内似乎从来没有人配得上“商业奇才”这个名号。
这场“价格战”之后,仿佛成了行业惯例。传统行业亦如此,备受资本青睐的互联网更是夸张。
想不到的是,这种私密的“蓝色小药丸”也开启了价格战。
2020年,围绕着公立医院的价格争夺战已经到白热化的程度,齐鲁制药的千威以2.08元/片的报价独家中标,相当于24.98元一盒,价格暴降93%。一举把金戈和万艾可都扫地出门。
这次失利也宣告金戈彻底失去了公立医院这个市场,白云山遇到有史以来最大的“中年危机”。
2023年上半年,千威在公立医院的份额已是万艾可的近两倍,金戈在公立医院的销售额则几乎降为0,价格战暂时宣告结束。
“伟哥”平替称霸群雄
价格打下来了,公立医院外的市场依旧是暴利。功能一样、起效时间更短、时效更长的他达拉非来势凶猛,成了市场的新明星和众多猛男们新的希望。
最新数据显示,共有69家企业的123个他达拉非获批,仅2024年一年就有24家被批准。白云山不甘落后名列其中,看起来这已是在燃起另一波争霸赛。
同一时间,金戈的困境是显然的。短短几年麻烦不断。近170亿的存货积压超过3个月,负债狂飙至419亿,现金流三年缩水41%。
白云山的日子也不好过。要知道金戈线下渠道销量占比80%,2024年,随着四名高管的落马,外加线下营销战略的惨败,白云山看起来全线溃败。
痛定思痛,白云山决定雄起了。2023年获得肺动脉高压适应症批文,试图将金戈包装成“救命药”,似乎是在另辟蹊径,找寻新卖点的同时也为“金戈”的未来铺路,做好准备在即将到来的他达拉非争霸赛中大展拳脚,放手一搏。
至少说明白云山和金戈都没有放弃。如此精心谋划,群雄并起后当然能称霸群雄,成为当之无愧“卷王”中的“卷王”。
最近几年,“卷”是一个相当出圈的词。
年轻一代真的是被“卷”坏了,要说一点催人奋进的效果都没有,那也是不现实的。谁也不想被时代的大浪潮卷走了。
中国人几千年来的内敛含蓄,决定了对“性”的讳莫如深,即便是真的有难言之隐,也很少有人会大张旗鼓地公之于众,反而会私下去找解决办法。
曾经的互联网诊治风靡一时,好歹还有个互动,现在,都开始“自我诊治”了。还是得谨慎,毕竟这药治疗的是“障碍”,有些“药”还是不能随便乱吃的,毕竟太伤身体!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