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概述:劳动赋能成长,实践点亮童年
2025年五一假期,虞城县明德小学以“劳动最光荣,实践促成长”为主题,组织全校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活动涵盖劳动实践、致敬劳动者、自然探索、运动打卡、研学旅行五大任务,覆盖一至六年级共4100多名学生,旨在通过“动手做、用心悟”,深化劳动教育内涵,培育学生核心素养。
“劳动教育不是简单的‘干活’,而是通过真实情境的体验,让学生理解责任、尊重生命、感知社会。这场活动,是孩子们从‘课堂学习者’向‘生活实践者’跨越的重要一步。”
年级亮点:童趣与深度交织的成长图鉴
从提交的作品来看,童趣与深度交织,呈现鲜明的年级特色。
低年级(一、二年级):童真启蒙,感知生活。
如“劳动实践”任务中,一(2)班学生王思槿在叠衣中感觉到衣服变整洁后,感觉都变干净了,家长也反馈到她在生活自理能力上展现出极大的进步;一(1)班学生范沫沫在帮妈妈做饭时摘豆子中感悟到食物来之不易,还需经过妈妈的加工才能变成美味,所以一定要加倍珍惜食物。
二(3)学生刘诗涵选择“运动打卡,每天坚持跳绳,感觉到变得更健康了,家长反馈中也看到了孩子成长更有责任感了;二(5)班代翊骁在“致敬劳动者”项目中用绘画和诗意的语言来表达对清洁工人的尊敬,在“自然探索”中用连续的图片记录下植物的成长过程,代翊骁的家长曹芳在点评学生的成长亮点中说:“人生从内部打破才是真正的成长”,这深刻诠释了劳动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中年级(三、四年级):观察反思,联结学科。
三(1)班学生李欣芮在“自然探索”观察向日葵,画了个非常精美的图片,并写道:“向日葵的形状酷似太阳,颜色金黄,气味有淡淡的清香,种子可食用可榨油。”观察仔细,联结广泛。
三(7)班学生徐浩铭在“自然探索”中去麦田里观察麦苗时,联想到了老师教过的诗句:“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并表达农民伯伯的不易及对丰收的希望。徐浩铭的家长王亚楠在反馈中说:“在活动实践中看到了孩子的成长,及在成长的道路上孩子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在增强。”
四(3)班学生张嘉凝在“研学旅行”中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还受到生命教育。他看到有许多树被雷劈裂了,还是顽强的生长着,还有许面树里面都是空心的,还在坚强的活着。
高年级(五、六年级):深度探究,社会责任。
五(8)学生郭梓玫用拍下的精美照片记录了她帮家人提蒜薹的劳动情景和观察植物生长习性的大自然探索。这样的探究让她感受到了她在家庭和社会上的责任,知道了食物的来之不易,感受到大自然的奇妙,增长了见识。
五(4)班学生臧浩辰把“自然探索”观察西瓜幼苗写成一段很美很有启迪性的文字:“刚刚来到家中,我就发现花盆中的点点绿色。走近一看,爷爷种的西瓜居然发芽了!此时的它们长得不高,小巧玲珑,十分可爱。它们的叶片就如同一张纸,不简直比纸还要薄,好像用手一碰,就会被捅烂。而它们的茎更是纤细的不得了,说是‘减了肥的牙签’也不为过,似乎稍稍的风吹草动都会直接把它拦腰折断。我不禁感慨生命的顽强,禁不住对这几株小小的西瓜苗充满了敬佩之心。我以后也要学习它们经受风吹雨打却也不放弃的精神。”
六(3)班学生李依诺在坚持跑步5天、跳绳5天后写道:“虽然坚持下来很难,但在最后一天,也是很有成就感的。而且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变得强壮。不光是这五天,以后我每天都得跑步,跳绳,还要做些其它运动。在跑步的途中还可以观察大自然,真是两全其美。”这次活动让她领悟锻炼的美好,如果这种习惯的能够养,将使她终身受益,身心两健。
家长声音:家校共育的温暖回响
从反馈的情况来看,家长对这次活动高度认可,90%以上家长给予活动五星好评。不少家长还在参加学生的活动中,体验劳动教育的意义,自己的思想认识和教育理念也得到了提升。如有家长写道:“孩子擦窗时发现蜘蛛网,不仅没破坏,还说要‘保护小生命’。这种对自然的敬畏,是书本难以教授的。”“全家一起采摘樱桃,孩子第一次懂得‘粒粒皆辛苦’,主动提出以后不浪费粮食。”也有家长提出了建设性建议。如建议学校提供自然观察工具包(如更详细记录手册),并在任务分层中为不同能力学生设计基础版与挑战版任务,兼顾公平与个性化发展。这些宝贵的建议必将提升我们以后的活动质量。
教育意义:五育融合的生动实践
本次活动以劳动教育为支点,撬动学生全面发展:一是德育渗透上,通过致敬劳动者,培养感恩之心与社会责任感;二是智育延伸上:自然探索与学科知识结合,提升观察力与科学思维;三是体育强化上,运动打卡量化记录,锤炼毅力与健康意识;四是美育融合上:手抄报、绘画等创作形式激发艺术表达力;五是劳育落地上:家务劳动与研学实践,让“劳动创造价值”深入人心。
“当学生为亲手种植的茄子发芽欢呼,为环卫工人的辛劳落泪,为非遗技艺的濒危忧心时,教育的真谛已不言自明——知识在课堂,成长在生活。”
未来展望:从活动到课程,构建实践教育新生态
基于家长建议与学生反馈,学校将认真复盘,认真规划,也期待家长通过各种方式给学校提供支持和建议。如,可试着进行系统化的课程化设计,开发《明德小学实践教育校本课程》,将短期活动升级为贯穿全年的主题式学习;可进行资源平台搭建,创建“实践教育资源共享库”,收录优秀案例、研学指南、家庭任务卡等;加强社会联动,与博物馆、农场、科技企业合作,打造“行走的课堂”,拓宽实践边界。
结语:劳动的种子,终将长成生命的森林
五一假期的短暂实践,已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热爱劳动、敬畏生命、勇于探索的种子。正如有的学生写道:“每一片叶子的生长,都在教会我们坚持与希望。”未来,虞城县明德小学将继续以实践为犁,深耕教育沃土,让每个孩子都能在劳动中看见成长的力量,在实践中听见未来的回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