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9 世纪的科学舞台上,一位杰出的化学家如璀璨星辰般闪耀,他就是威廉・拉姆塞。拉姆塞的一生,是对未知世界充满好奇与执着探索的传奇旅程,他以非凡的智慧和坚定的信念,在化学领域开拓出一片崭新的天地,为人类认识自然、利用自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852 年 10 月 2 日,威廉・拉姆塞出生于英国格拉斯哥的一个温馨家庭。他的父母结婚时已年近四十,小拉姆塞的降临为这个家庭带来了无尽的喜悦。父母皆是善良聪慧的苏格兰人,尽管家庭并不富裕,但他们竭尽全力为拉姆塞提供良好的教育。拉姆塞自幼便展现出对世界的强烈好奇心,他热爱大自然,常常沉浸在户外的奇妙景象中,观察花草树木、飞鸟虫鱼,探索自然的奥秘。他极善音律,音乐带给他内心的宁静与灵感。同时,他对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爱读书且热衷于收藏书籍,书籍成为他探索知识海洋的舟楫。
幼年的拉姆塞就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天赋和学习能力。他对语言有着极高的悟性,学习外语对他而言仿佛是一场轻松愉快的游戏。为了学习法文和德文,他常独自坐在格拉斯哥自由圣马太教堂里。表面上,他安静地坐着,似乎在聆听卡尔文教徒讲道,实则是在阅读法文版和德文版的圣经。教堂里镶嵌着许多几何图形的窗子,也成为了他验证学校所学几何定理的工具。这种独特的学习方式,不仅体现了他的聪慧,更展现了他对知识的独特追求和敏锐洞察力。在这个过程中,拉姆塞逐渐培养出了独立思考和探索的精神,为他日后在科学领域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年龄的增长,拉姆塞对科学的兴趣愈发浓厚,尤其是化学。化学世界里那些奇妙的变化和神秘的物质,深深吸引着他,使他立志投身于化学研究,探索其中的奥秘。1866 年,14 岁的拉姆塞进入格拉斯哥大学学习,正式开启了他的科学之旅。在大学期间,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知识的养分,展现出了非凡的才华和勤奋精神。他的学业成绩优异,不仅在化学专业课程中表现出色,还广泛涉猎物理学、数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为他构建了坚实而全面的知识体系。
大学毕业后,拉姆塞前往德国海德堡大学,跟随著名化学家罗伯特・本生继续深造。在本生的指导下,拉姆塞接触到了当时最先进的化学研究方法和理念,进一步拓展了自己的视野和研究思路。本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科学的执着追求,深深地影响了拉姆塞,使他更加坚定了在科学道路上不断探索的决心。在海德堡大学的学习和研究经历,为拉姆塞的科研生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他日后的重大发现奠定了重要基础。
19 世纪 80 年代,科学界对空气成分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许多未解之谜。当时,人们普遍认为空气中主要含有氮气和氧气,以及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然而,英国物理学家瑞利在进行有关空气成分的实验时,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从空气中分离得到的氮气和从氮的化合物分解得到的氮气,每升的重量在小数点后第三位存在微小的差异。尽管这个差异极其微小,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微不足道,但瑞利以其严谨的治学精神,并没有忽视这个细微的变化。他将这一观察结果发表在《自然》杂志上,并请求读者帮助解释这个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