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的个人财富已经是1000多亿美金了,但是到今天为止,人家还是住在60多年前,大概花了3万多美金买的一个老房子。开什么车呢?还是开着一辆普通的凯迪拉克。
那也有朋友问他说:“你都这么有钱了,富豪,你为什么不去买一个豪宅去住呢?”巴菲特讲,他说这个老房子他已经住了几十年了,他的回忆、他的温暖、他的幸福都在这个老房子里,这些豪宅别墅给不了他。
所以你看,通过这个事儿就映射出巴菲特的这种财富观,他是怎么理解财富的,就是财富不是对物质的贪婪,而是选择自由的工具。
那什么是财富自由呢?财富自由并不是说我有钱了之后,我想买什么就买什么,买豪车,买豪宅,这个叫财务奴隶。财富自由的核心是在于说我有更多选择的权利,我有更多的自由。当我遇到不想做的事的时候,当我遇到不想见的人的时候,我有充足的底气去说“不”,这个才叫财务自由。
那巴菲特崇尚哪些自由呢?我觉得我们也会有启发。
首先第一个叫社交自由。你看之前,所罗门兄弟公司面临着一些危机,就快倒闭了。那巴菲特是临危受命来担任所罗门公司的董事会主席。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你想力挽狂澜的话,免不了有一些金融圈的一些饭局,一些社交和应酬。但巴菲特不喜欢,他就直接拒绝,人家还是雷打不动,带着自己的妻子去吃麦当劳、吃汉堡。为啥呢?因为他就讲,如果说每天你都花两个小时的时间去和不喜欢的人去吃饭,那么一年下来,你就10%的生命就浪费掉了。
我当年读到这句话的时候,非常受触动,而且有极大的共鸣。为什么?你看我们当初做一星科技的时候,做得也挺好,一年几个亿的营收。但是说实话非常痛苦。为啥?因为每天也是大量的商务应酬,和不喜欢的人去吃饭。我当时我办公室的这个抽屉里边名片就堆满了。但是说实话,今天再来看,你问我当时都跟谁一起吃饭,这个名片拿出来,名片背后的人长什么样子,我完全不记得,因为也从来就没有联系过,所以这就是妥妥的无效社交,这就是巨大的时间的浪费。
你看后来谈子读书被互联网百亿大佬并购。我跟大佬在一起共事的时候,我就发现人家之所以是大佬,是因为人家把大量的时间都花在了读书、学习上面,花在和比自己更优秀的人去交流上面。因为这个才是真正能够让你变得更好的有效的途径。
巴菲特崇尚的第二个自由是和谁共事的自由。因为和优秀的人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创业的话,它会让你变得更好,能够让你走得更远。但如果你和人在一起创业在一起共事的话,潜移默化的就会向下拖拽你,会让你落入深渊。
垃圾
你看巴菲特的铁搭档查理·芒格,两个人在一起工作了50多年的时间,那真的是彼此尊重,彼此欣赏,然后彼此成就,这真的是人生一大幸事,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
其实我也比较幸运,我在甲骨文工作的时候,就物色到了我创业的合伙人,我们俩也在一起工作了10年的时间,那也是彼此欣赏、彼此进步。谁读到好书、学到新技术,都会彼此分享;谁有什么最新的感悟了,也会打电话彼此分享,然后互相鼓励往前去走。所以在互联网创业的时代,我们在一起创业,也连续拿到了很多创业的结果。这也是我人生的一大幸事。
所以如果说你现在正在选择合伙人的话,我总结下来,其实有一条非常重要的标准,看他合不合适,你就问自己一个问题,你是否愿意发自内心的,每天花大量的时间跟他一起工作。
巴菲特崇尚的第三个自由呢叫做时间自由。因为每个人每天都是有固定的时间的,彼此都一样,都是1440分钟,但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在于什么呢?就在于时间的密度。也就是说这段时间你干了什么,他干了什么,就把人的差距给拉开了。那这里面的关键就在于时间的配置,时间的配置远远大于资产的配置。
你看巴菲特对于时间配置的理念是什么?就一句话,不值得的人和事儿,一分钟都不要浪费。
你看巴菲特就有一个非常好的习惯,就是每天他都要拿出5到6个小时的时间去大量的读书、去看财报、去看新闻。这个习惯一坚持就是70年的时间。因为巴菲特就讲,上天给每一个人都有一个相同面额的支票,就是你的时间,我们不能让自己的这个支票轻易的就被别人给兑换了。
所以你想象一下,现在你想从职场里面跳出来,自己做点事儿。那结果呢,正常晚上的时间,你可以用来学习去铺垫一下自己的事儿,结果同事一个电话打过来了,跟你吐槽这个老板、吐槽那个同事,电话一挂一个小时过去了。那你的时间就被大量的稀释掉、分散掉了。这样的情况下,你还能把事做成,那才叫奇怪。
所以时间、心思、行为三者诚实一致的用在你想做的这个事情上,才能够真正的去拿到结果。
巴菲特崇尚的第四个自由呢就是不被社会期待所绑架。巴菲特从来不会被这种世俗意义上的成功的标准给绑架的。比如说你看,哎呀,富豪有钱人,那你要把你的钱都留下来,留给你的子女去做传承。巴菲特不这么干,他不被这些东西所束缚,他是说把自己99%的财富都捐掉,让这个财富发挥更大的价值。
那他子女呢也满脸疑惑,说:“那你看你赚这么多钱,为什么不留给我们呢?”巴菲特就讲,他说:“我要给你们留足够多的钱,但这个钱呢是用来支持你们去做你们想做的事情,这个钱足够用了。但是我不会给你们留太多的钱,导致你们什么事都不干,混吃等死,这个是不可能的。”
所以巴菲特的言行真的是影响了太多的人,就包括说他办公室里的一张海报,对人都有启发。你看他的办公室挂的是什么?不是说什么名画,也不是什么奢侈品,而是一个棒球明星的海报,就是泰德·威廉斯打棒球的这么一张海报。
他为什么喜欢这张海报呢?是因为这个海报对他的投资理念影响非常大。其实不止对他的投资理念,我觉得对于每一个人的生活和做事儿都会非常有启发。
泰德·威廉斯人家是进了棒球名人堂的,他为什么能够进棒球名人堂呢?就是他打棒球的时候,他的击球率特别特别的高。那他击球率为什么这么高呢?是因为他在打球的时候,他画了一个击球的区域,他把这个击球的区域呢又分成了77个小块,也就是说每一个球过来了,我不是说每个球都要打,而是我要在我的理想的击球的区域才打这个球。
那么有哪些理想的击球区域呢?就这么几个球过来了,在这个击球区域,甜蜜区我就打。如果不在的话,不管这个球有多诱惑,全场的观众都说快打快打,我都不受干扰,我就是不打。所以我只击打甜蜜区的球,我就能进名人堂,我的击球率就很高。
所以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呢?成功的秘诀就是只做自己擅长的事情,然后第二句很关键,重复去做自己擅长的事情。这里面有本书就是泰德·威廉斯的一本书叫做《击打的科学》。巴菲特说,这本书对他的影响很大,也推荐给你看一看。
我觉得巴菲特的魅力呢,当然首先离不开他万亿富豪的光环。我觉得更重要的是,他一生都在努力赚钱的同时,还能够让生活维持本身的样子。这个是巴菲特的智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