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李明山,你就这么走了?五一假期全家团聚,你倒好,自己跑儿子家去了!”电话那头,王丽华的声音像是一把钝刀,缓慢地割着我的耳膜。
“我…我只是去看看浩子,很快回来。”我说着连自己都不信的谎话。
“随便你!反正你走了这几天,我想明白很多事情。”
我没想到,这通电话会成为我与王丽华婚姻的最后通牒。
短短五天,一个完整的家,就这样悄无声息地散了。
01
我叫李明山,今年58岁,退休工程师。
五年前,我和前妻因性格不合离婚。
那时候儿子李浩已经大学毕业,在城市另一边工作生活。
离婚后的日子,说不上好也说不上坏,就是太安静了。
后来经人介绍,我认识了王丽华。
她比我小三岁,是个小学老师,刚退休不久。
王丽华性格比较强势,但人不坏,对我也算体贴。
她和前夫也有一个女儿,叫张小燕,已经成家,有两个孩子。
我和王丽华结婚后,生活平静而规律。
早上一起去小区散步,晚上看看电视,周末偶尔和朋友聚聚。
表面上看,这是一段不错的晚年伴侣关系。
但生活就像一潭死水,平静之下总有暗流。
王丽华经常提起她女儿,而我偶尔谈起儿子,却总是引来她的不快。
她希望我把儿子当成自己儿子一样看待,却从不这样对待我的儿子。
这种微妙的不平等,我选择默默忍受。
毕竟在这个年龄,能有个伴儿已经不容易了。
四月下旬的一天,我正在书房整理以前的工作笔记。
“明山,过来一下。”王丽华在客厅喊我。
我放下手中的笔记本,走到客厅。
“小燕一家要来过五一,我刚跟她通完电话。”王丽华笑得像个小女孩。
“啊?全家都来?”我强装镇定,心里却“咯噔”一下。
“对啊,她和女婿,还有两个孩子,一共四口人,热闹着呢!”
“我们家住得下吗?才三室一厅,书房还是我工作的地方...”
“有什么住不下的?孩子们可以睡在书房,你那些破烂东西先收起来。”
我不喜欢她把我的模型和书籍称为“破烂”,但我选择了沉默。
“你要是不愿意,就直说。”王丽华的表情一下子冷了下来。
“不是不愿意,我就是担心地方小...”
“行了,就这么定了。我明天去超市采购,你把书房收拾出来。”
这事就这么决定了,完全没有征求我的意见。
接下来的几天,王丽华像打了鸡血一样忙碌。
新买了一套折叠床,换了新的床单被罩。
冰箱里塞满了食物,厨房里多了各种调料。
我看着这一切,心里既烦躁又无奈。
那天晚上,趁王丽华洗澡的时候,我给儿子李浩打了电话。
“浩子,最近忙吗?”
“还行,爸,怎么了?”
“没事,就是想问问你。”
“爸,你听起来不太对劲,出什么事了?”
我叹了口气,把即将到来的五一“团聚”告诉了他。
“那你不高兴?”
“说不上不高兴吧,就是...有点不自在。”
“爸,要不你五一来我这儿住几天?反正我和小林也没什么安排。”
这个提议像一根救命稻草,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那太好了,不过...不知道你王阿姨会不会生气。”
“你又不是要出差,就是去看看我,有什么可生气的?”
挂了电话,我感觉轻松了不少。
至少,我为自己争取了一条退路。
02
五一前一天下午,门铃响了。
王丽华飞奔去开门,兴奋得像个孩子。
“小燕来了!”她高声喊道。
我从书房出来,看到玄关处站着四个人。
张小燕,三十出头,和王丽华长得很像,只是表情更为严肃。
她旁边是她丈夫,一个戴眼镜的瘦高男人,手里提着两个大行李箱。
还有两个孩子,一男一女,男孩约六岁,女孩四岁左右。
“李叔叔好。”张小燕礼貌地问候,但眼神中透着距离感。
“好好好,快进来,路上累了吧?”我尴尬地招呼着。
“李叔好,我是小燕的丈夫,张洪。”瘦高男人伸出手来。
我们握了握手,他的手心有点湿。
两个孩子则躲在妈妈身后,偷偷打量着这个陌生的环境。
“孩子们,这是外公家,别害羞。”张小燕对孩子们说。
我注意到她说的是“外公家”,而不是“爷爷家”。
虽然我确实不是孩子们的亲爷爷,但这种刻意的区分还是让我有些不舒服。
王丽华热情地带他们参观房子,当走到书房时,我的心一紧。
“这里原来是明山的书房,现在给孩子们当卧室了。”
我的书房已经面目全非。
书桌被推到了墙角,我的模型收藏被塞进了柜子最上层。
床上铺着卡通图案的床单,还放了几个毛绒玩具。
看着自己的私人空间被彻底侵占,我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憋屈。
晚饭是王丽华准备的一大桌菜。
酱牛肉、糖醋排骨、清蒸鱼、炒青菜、紫菜汤...
“妈,您太客气了,弄这么多菜。”张小燕说。
“难得你们来一次,当然要好好准备。”王丽华笑着说。
饭桌上,话题主要围绕着张小燕一家。
孩子们在学校的表现,张洪最近的工作变动,小区的房价...
而我,像个局外人一样坐在自己家的饭桌旁。
“李叔对当前的政策怎么看?”张洪突然问我。
“什么政策?”我一时没反应过来。
“就是最近的房产税改革啊,对我们这种普通家庭影响很大。”
“哦,我不太关注这些。”
“不关注?那您平时关注什么?”他的语气里带着一丝轻视。
“明山喜欢研究那些模型,整天摆弄些零件。”王丽华抢着回答,语气里满是无奈。
“模型啊,挺好的爱好。”张洪敷衍地说,然后转向王丽华,“妈,您炒的这个鱼香肉丝真好吃。”
话题就这样被轻易地转移了。
我感觉自己像个透明人,坐在自己家的餐桌旁,却无处安放。
饭后,孩子们在客厅玩闹,声音大得让人头疼。
我想去书房躲一躲,却发现那里已经不再是我的避风港。
只好坐在阳台上,点了根烟,看着夜色中的城市灯火。
这才第一天,接下来的四天,我该怎么熬过去?
03
五一第一天,阳光明媚。
王丽华早早就起床准备早餐。
“今天我们去野生动物园吧,孩子们肯定喜欢。”她一边煎鸡蛋一边说。
“好啊好啊!”孩子们欢呼起来。
我内心叹了口气,野生动物园人多嘈杂,是我最不喜欢的地方。
但我还是点了点头,毕竟是难得的团圆。
“李叔,您要是不想去,可以不用勉强。”张小燕说,语气里却没有多少体贴的意思。
“没事,一起去吧。”我勉强挤出一丝笑容。
“那就这么定了,吃完饭我们就出发!”王丽华兴奋地宣布。
一顿早餐后,我们一行六人挤进了我那辆不大的轿车。
我开车,副驾驶是王丽华,后排挤着张小燕一家四口。
车内充满了孩子们的欢笑声和大人们的聊天声。
“妈,您那套老房子现在租出去了吗?”张小燕问道。
“没有,我想留着,万一以后有用呢。”王丽华回答。
“那套房子地段很好,现在升值不少吧?”张洪插嘴道。
“是啊,比当年买的时候翻了好几倍了。”
我握着方向盘的手不自觉地紧了紧。
那套老房子是王丽华的婚前财产,我从没过问过。
但他们在我面前讨论这个,让我感到有些不适。
到了动物园,人山人海,果然如我所料。
买票排队就花了半小时,园内的游览车更是需要等上一个多小时。
“要不我们先去看猴山吧,不用坐车。”我建议道。
“不行,孩子们想看大象和长颈鹿。”王丽华一口否决。
“对啊,答应孩子们的事情要算数。”张小燕附和道。
于是我们在烈日下排起了长队。
孩子们很快就不耐烦了,又吵又闹。
张洪和张小燕只顾着玩手机,对孩子们的吵闹充耳不闻。
“明山,你去买点冰淇淋和饮料来。”王丽华命令式地说。
我点点头,找了个借口逃离了嘈杂的队伍。
买完东西回来,却发现他们已经登上了游览车。
“快上来!”王丽华朝我招手。
我提着一大袋东西,狼狈地爬上车。
车上唯一的空位在最后排角落,离他们有一段距离。
整个游览过程中,我就像个提包人,负责拎东西、付钱。
他们的交谈中,我完全被排除在外。
孩子们偶尔回头看我一眼,也是充满陌生感。
一整天下来,我的脚酸痛不已,心情更是跌到了谷底。
回到家,王丽华和张小燕忙着准备晚餐。
张洪坐在客厅看电视,孩子们在地毯上玩玩具。
我习惯性地想打开新闻频道,却被张洪阻止。
“李叔,孩子们想看动画片,您不介意吧?”
我能说什么呢?只能默默走开。
晚餐后,我帮着收拾碗筷。
厨房里,王丽华和张小燕低声交谈着。
“那套房子装修都快十年了,该翻新了。”
“妈,您一个人住那么大的房子不方便,还不如...”
“嘘,小声点。”王丽华看了我一眼,压低了声音。
她们的谈话声降到了我听不清的程度,但那眼神和遮遮掩掩的态度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这一夜,我辗转难眠。
躺在自己家的床上,却有种寄人篱下的感觉。
04
第二天早上,我做了个决定。
“丽华,我老同事聚会,我得出去一下。”
“什么聚会?怎么没听你提起过?”
“就是以前车间的几个老头,临时约的。”
“五一期间约聚会?”王丽华明显不信。
“老头子们都闲着没事干嘛。”我强笑着说。
“随便你吧,反正你在不在家都一样。”王丽华摆摆手,转身去厨房了。
我松了口气,拿起车钥匙快步走出了家门。
车开上路,我才感到一丝解脱。
没有目的地,我就这么漫无目的地开着。
最后,我拨通了儿子的电话。
“浩子,我能现在去你那儿吗?”
儿子住在城市西边的一个小区里。
他和女友小林同居,两人都是程序员,在同一家互联网公司上班。
我没提前告诉王丽华我去儿子家的事,只说是和老同事聚会。
这个小谎言给了我逃离的理由。
“爸!”李浩看到我,惊喜地迎了出来。
“突然过来,没打扰你们吧?”我有些不好意思。
“怎么会,正好小林做了一大桌菜,您来得正是时候。”
李浩的女友小林是个漂亮干练的姑娘,笑起来很温暖。
“李叔叔好,快请进。”她热情地招呼我。
儿子的家不大,两室一厅,但收拾得很整洁。
客厅里放着一台大电视和一套简约的沙发,阳台上种了几盆绿植。
简单却温馨,比我那个被侵占的家舒服多了。
“爸,您怎么突然想到过来了?”李浩给我倒了杯水。
“家里有点...热闹,我想清静几天。”
“王阿姨知道您来我这儿吗?”
“我说是和老同事聚会。”
李浩和小林交换了一个眼神,但没有多说什么。
“爸,您饿了吧?我们正好准备吃午饭。”
小林做的菜不多,但很合我的口味。
一盘红烧排骨,一盘清炒油菜,还有一碗紫菜蛋花汤。
没有大鱼大肉,却让我感到无比踏实。
饭后,李浩提议带我去小区后面的公园散步。
初夏的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微风拂面,格外舒适。
“爸,您和王阿姨...还好吗?”李浩小心翼翼地问道。
我沉默了片刻,然后叹了口气。
“说不上好也说不上不好吧。”
“那您是为什么躲出来?”
“她女儿一家来了,我感觉自己像个外人。”
“您是怕打扰我们才一直不说的吧?”
我点点头,心里有些愧疚。
自从和王丽华结婚后,我去儿子家的次数屈指可数。
“爸,您别多想,这里永远是您的家。”
李浩的话让我鼻子一酸。
回到李浩家,小林已经收拾好了客房。
“李叔叔,您看这样行吗?”
客房虽小,但被褥干净整洁,还放了一杯热茶和一本杂志。
“太好了,谢谢你们。”
晚上,我们三人围坐在电视机前,看一部喜剧电影。
李浩和小林偶尔交换一个小眼神或悄悄牵手的样子,让我想起了自己年轻时的模样。
那天晚上,躺在儿子家的床上,我睡得格外香甜。
05
第二天早上,儿子和女友准备去上班。
“爸,您在家里随便转转,冰箱里有吃的,中午我们回来陪您。”
“去吧去吧,别管我,我自己能行。”
屋子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出奇的安静。
我打开电视,调到新闻频道,悠闲地喝着茶。
多久没有这样的清闲了?
自从和王丽华结婚后,家里的电视几乎被她霸占。
手机响了,是王丽华的来电。
我犹豫了一下,还是接了起来。
“喂,丽华。”
“李明山,你到底在哪?老同学聚会聚了一整天?”
“我...”
“算了,不用说了,我刚才给你那个老同学张建国打电话了,他说根本没什么聚会。”
我一时语塞,不知道该如何回应。
“你是不是在你儿子那里?”
“是...”
“李明山,你就这么走了?五一假期全家团聚,你倒好,自己跑儿子家去了!”
“我...我只是去看看浩子,很快回来。”
“随便你!反正你走了这几天,我想明白很多事情。”
电话挂断了,留下一片沉默。
我坐在沙发上,感到一阵无力。
这段婚姻,从一开始是不是就错了?
中午,李浩和小林如约回来陪我吃饭。
“爸,我刚买了您爱吃的酱牛肉。”
“谢谢,你们上班这么忙,不用特意回来的。”
“没事,公司就在附近,而且我们想多陪陪您。”
吃完午饭,小林去洗碗,李浩陪我在客厅聊天。
“爸,您和王阿姨吵架了?”
“没有,就是...”
我把这两天发生的事情告诉了他。
李浩听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爸,您和王阿姨结婚我是支持的,但...”
“但什么?”
“但我总觉得她对您不够尊重。”
我没想到儿子会这么直接。
“这些年,您去我家的次数一只手就数得过来,每次都说王阿姨不方便。”
“她确实身体不好,不太想出门。”
“爸,您别为她找借口了。她女儿来,您就得让出书房;她想看什么电视,您就得让着她;她...”
“好了好了,别说了。”我打断了他。
李浩叹了口气。
“爸,我只是希望您过得开心。”
小林从厨房出来,看了看我们的表情,似乎猜到了什么。
“李叔叔,我想去超市买点东西,您要不要一起散散步?”
我点点头,跟着小林出了门。
小区旁边有个小超市,我们慢慢走着。
“李叔叔,您知道吗,浩子其实很想您。”
“我知道,我是不够称职的父亲。”
“不是这样的。他只是担心您在新家不开心。”
“小林,你和浩子打算什么时候结婚?”我转移了话题。
“我们想明年吧,存够首付就结婚。”
“需要我帮忙吗?”
“不用了,我们自己能行。”小林笑着说,“李叔叔,您退休了有什么打算?”
“我?没什么打算,就这么过呗。”
“您不是喜欢模型吗?可以开个小工作室,教孩子们做模型。”
“这个想法不错,可惜...”
“可惜什么?”
“王丽华大概不会支持。”
小林没再说什么,只是默默走在我身边。
06
回到家,李浩惊喜地发现卫生间的水龙头在漏水。
“爸,正好您在,能帮忙修一下吗?”
“小事情,拿工具来。”
修理水龙头时,我想起了李浩小时候总跟在我身后学修东西的样子。
那时候他才五六岁,小手拿着扳手,认真地看我工作。
“爸,您教我。”他总是这么说。
现在的他已经是个大小伙子,但在我眼里,仍是那个跟在我身后的小男孩。
“爸,您走神了。”李浩的声音把我拉回现实。
“哦,抱歉,想到了一些往事。”
水龙头很快修好了,李浩拍拍我的肩膀。
“还是我爸厉害!”
这简单的称赞让我心里暖暖的。
晚上,李浩拿出一瓶红酒。
“爸,今天我们好好喝一杯。”
三个人围坐在茶几旁,小林还准备了一些小菜。
酒过三巡,李浩开始讲他大学时的事情。
“爸,您知道吗?大学那会儿,我和妈妈断联了一段时间。”
“什么?怎么回事?”我吃惊地问。
“就是她老拿我和表哥比,说人家学习好,考上了名校。”
“这我不知道...”
“后来您们离婚,我更不想理她了。”
“那现在呢?”
“去年她生病,我去医院看她,我们和解了。”
听儿子讲这些往事,我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原来他的生活中,有那么多我不知道的故事。
“小林,你呢?你家里人怎么样?”我问道。
“我父母也离婚了,都有了新家庭。”
“那你...”
“我一开始很抗拒,特别是我爸的新家庭,他们还有了一个妹妹。”
“后来呢?”
“后来我发现,人各有各的生活方式,只要不伤害别人,就值得尊重。”
小林的话让我陷入沉思。
也许,我和王丽华之间,最大的问题就是互相不够尊重。
这一晚,我们聊到很晚,分享着各自的人生故事。
当我躺在床上,回想今天的一切,心里涌起一股久违的温暖和满足感。
第二天,我帮李浩和小林收拾了房间,还修好了坏掉的台灯。
这些小事做起来顺手又开心,让我找回了一点生活的满足感。
中午,我们在家附近的小餐馆吃饭。
“爸,打算在我这儿住到什么时候?”李浩问道。
“明天吧,该回去了。”
“您和王阿姨...”
“我会处理好的,别担心。”
其实我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但不想让儿子担心。
下午,我们在小区的亭子里下象棋。
李浩的棋艺长进了不少,几次差点将我军。
“爸,您知道吗?这还是您教我的呢。”
“是吗?我都不记得了。”
“我十岁那年,您教我下象棋,还说这是男人必备的技能。”
我笑了笑,心里满是欣慰。
晚上,李浩和小林要加班,我一个人在家看电视。
手机响了,是王丽华的微信消息。
“明天什么时候回来?”
简短的七个字,冷冰冰的。
我回复:“明天下午。”
没有更多的交流,仿佛我们只是普通室友。
这时,一条陌生的微信消息弹了出来。
是我们小区的邻居王大妈。
“李老师,您在外面吗?刚才看到您家搬出了几个大箱子,您老伴和几个年轻人一起,我以为您搬家呢。”
我心里咯噔一下,连忙回复:“什么箱子?搬到哪去了?”
“好像是行李箱,拉着走的,我也没多问。”
这条消息让我一晚上都心神不宁。
07
第四天早上,我收到了儿媳妇小林发来的早餐照片。
“爸爸,我们做了您爱吃的煎饺,等您回来再一起吃。”
这声“爸爸”叫得我心里一暖。
尽管她和李浩还没结婚,但这份贴心让我感到无比欣慰。
同时,一条王丽华的消息又进来了。
“你什么时候回来?女儿他们今天下午走。”
简短干脆,不带一丝感情。
我回复说下午两点前会到家。
一大早,我就收拾好了简单的行李,准备告别李浩的小家。
“爸,用我送您吗?”李浩问道。
“不用了,我自己开车来的。”
“那您路上小心,到家了给我发个消息。”
“知道了,你们上班去吧,别耽误时间。”
李浩和小林依依不舒地送我到楼下。
“李叔叔,有空常来玩,我们随时欢迎您。”小林微笑着说。
“谢谢你,丫头。”
上车前,我忍不住拥抱了一下儿子。
他好像长高了,肩膀也更宽厚了。
“爸,您要是有什么事,一定要告诉我。”
“放心吧,没事的。”
汽车驶上回家的路,我的心情却越来越沉重。
昨晚邻居的消息一直在我脑海中盘旋。
王丽华到底在搞什么名堂?
为什么要搬箱子?
是准备外出,还是...
我不敢往最坏的方向想。
路上,我接到了张小燕的电话。
“李叔,您什么时候回来?”
语气冷淡,不带一丝亲切。
“两点前到家。”
“那好,我们等您。”
这句“等您”听起来怪怪的,像是有什么事要宣布。
我的不安感越来越强。
停好车,我深吸一口气,走向家门。
用钥匙打开门,屋内安静得可怕。
“我回来了。”
没有人应答。
我走进客厅,发现张小燕和她丈夫坐在沙发上,面无表情地看着我。
“李叔,您回来了。”张小燕说。
“是啊,你们准备走了吗?”
“嗯,行李都收拾好了。”
我环顾四周,没有看到王丽华的身影。
“你妈呢?”
“在卧室。”
我走向卧室,敲了敲门。
“进来。”王丽华的声音从里面传出。
推开门,我愣住了。
眼前的景象如同一记重拳,直击我的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