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真的干不了一点吗?即便是利润成绩亮眼的杭州银行,也没办法留住行长走人的脚步。
去年的时候,杭州银行指标稳步上升,怎么看都是形势大好的模样,谁知行长不干了,顿时舆论声铺天盖地。
然而,据不完全统计,银行这个铁饭碗已经不发光了,离职率直接飙升到19%,其中新员工说拜拜的概率高得吓人。
要知道,当年银行工作可是人们挤破了头要进来的,结果如今又宛如火烧眉毛,拼命地往外跑。
银行离职的话题热度不减,端着“金饭碗”的牛马们,抱怨声此起彼伏,银行的工作为什么不诱人了?金饭碗的光芒到底是怎样消散的?
1. “致命”KPI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银行的工位不再是香饽饽,而是令人厌烦疲倦的“枷锁”。
离职概率蹭蹭的往上冒,逐渐形成了一股潮流趋势,银行的高级牛马们,每天不是在离职的路上就是离职念头频出。
显然这个工作干不了一点,银行变成被嫌弃的铁饭碗,属实有些出乎意料,当然这变故并不是陡然发生的,而是时代变了。
2015年可以说是,银行的黑暗“元年”,传统银行已经不受欢迎了,互联网金融迅速崛起,占据了人们的生活。
之前的银行有多赚钱,15年后就有多“杯具”,躺着赚钱的时代终究落寞了。
利率市场化不断推进,由于行业变革巨大,不少银行的高管都火速离职,似乎银行行业已经走上了被抛弃的道路。
高管们的“集体”出走,令银行行业大震动,几十年来,这是第一次大规模的离职风刮起。
可见没有任何一个行业是常青藤,15年里,大概有50个银行高管走人,次年又增加了一大半,紧接着下一年,断断续续又是几十位高管离开。
本以为会逐渐稳定下来,反正人才是不缺的,但没想到,高管之后轮到了银行职员。
特别是口罩时期,银行彻底陷入了一片死寂,大量的银行员工选择转换赛道工作。
我们叫得上名字的大银行也不例外,员工数量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相较于过去辉煌时刻,各个银行的离职人数,大概共减少了八千多人,到了24年的时候,这个数字有了质的飞跃。
你绝对想不到,A股上市的银行,员工减少人数到达了三万,国有银行是职员流失的重灾区。
占据了两万人左右,那么问题来了,大家为啥不干了?其实原因很简单,钱少了。
工资少、工作累,相信这样的工作人员流动性很大,基本上没什么人爱干,银行便是蜕变成了这样的环境。
跟之前待遇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吃过好的,再回头吃差的,肯定咽不下去啊。
薪资大幅度的下降,都没个缓冲机会,直接哐当掉地上了,铁饭碗自然黯淡无光。
一大半的银行人员,工资都连续下滑,有些还吃了一大波的时代红利,最起码拿过高薪了。
22年入职的银行人员,前期收入还是很乐观的,基本上维持在三万左右,再不济也是两万朝上。
实打实的金饭碗,难怪有不少人抢着往里挤,确实躺着把钱赚,可自从23年的时候,“降本增效”开始,银行人员的工资断崖式下跌。
绩效等奖励直接少了一大半,整体工资算下来,基本上没眼看,以至于最后一波体验过高薪的银行人员,绷不住了。
从月入过万到不足三千,这中间的落差,是个人都承受不了,别说养家了,独自生活都紧巴巴。
除了薪资下滑外,KPI成了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目标遥遥无期的,导致不想干的念头层出不穷。
23年入职的银行人员,充分体验到了KPI的魔鬼,各种任务接连不断,想喘口气的功夫也没有。
两眼一睁就是干,特别是营销任务那是时间紧任务重,想在柜台前就完成纯属异想天开。
每天客户络绎不绝,排队的人心焦难耐,根本不愿意前头的人耗时太长,没办法,只能央求家里的亲戚帮帮忙。
但也是数量有限,勉勉强强,关键银行人员还要兼职卖黄金,自己掏腰包贴补自己,是常有的事。
完不成任务就要被谈话,这种情况简直就是牛马们的噩梦之源,种种因素下压力拉满。
最终促成了离职的热潮。
2. 金饭碗的“祛魅”
不过,时间如果往前推移的话,金融方面的工作那是红极一时,但凡是孩子报考大学选专业,家里人的第一想法就是与金融挂钩。
毕竟金融跟来财没啥区别,以至于形成了金融专业的春天,无数人敲锣打鼓的卯足了劲往里跑。
不管能不能学会,反正是金融就行,一时间,广受大家渴求,可惜时过境迁,现在的金融被人退避三舍。
早已从心动的offer,变成了心死的催命符,时间、精力、青春投进去之后,收获了一团寂寞。
婚姻的围城,明显过渡到了职业的围城,尽管金饭碗的魅力散发光芒,但摄人心魄的能力却虚不可见。
没人再为之着迷,离职成了家常便饭,可以说,司空见惯的情况了,况且银行的工作苛求到了每个细节。
有自己的一套制度流程,还不是摆着看的,而是深刻落实的,每天待在玻璃后,跟自由坐牢没啥两样。
新进行的员工,一般待不了多久便消失了,实在是压力山大,氛围是压抑的,因为摄像头无死角的各种“狙击”,落针可闻的环境,无时无刻微笑的服务,小心翼翼的态度、被投诉的恐惧。
连咳嗽打喷嚏都不敢彻底放开,生怕一个不对,投诉从天而降,手机是没得玩的,从早到晚是闲不住的。
喝水、上厕所都是奢望,动不动就加班,越来越多的任务和KPI,造就了离职率爆表。
超高压的环境,变成了人们迫不及待逃离的囚笼。
3. 健康重灾区
这样的工作环境,身体肯定没办法保持健康,长时间的无法喝水、上厕所,直接导致身体结节扎堆。
总之一检查,哪哪都有毛病,肉体上被折磨也就算了,精神也没被放过,甚至有的网友在银行工作,都患上了重度抑郁症。
这个病是真的危及生命的,概因客户基本上年纪大的为主,需要反复的讲解,长时间下来,身心俱疲。
自然陷入了抑郁的状况,银行的工作俨然脱离了金饭碗的行列,反而变成了扎心碗。
捧在手里,鲜血淋漓的那种,想要留住人,就要减少KPI的压力,让员工得到解脱。
没了高压业绩,绩效方面需要提高工资待遇,最起码在2000工资的基础上,翻个三四倍。
更加关注员工的身心健康,只有这样子,才能留下人才。
信息来源:
镜相工作室:《沉重的KPI ,急速降薪,银行人正在集体出走》
哔哩哔哩:《银行辞职真实原因,敬所有觉醒的NPC》
新浪财经:《“金饭碗”的围城:银行人,入职不易,离职也难》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