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若发生战争,什么食物能储存超过10年?以往战争经历中,揭晓答案

0
分享至

真要打仗,你家能活多久?

超市关门、物流停摆、粮食配给,你准备好了吗?

有人悄悄储备十年口粮,有人笑话“用不着”,真发生那一刻,谁笑,谁哭,一目了然。



挨过战争的人,嘴里没讲营养,只想活命

德国不是输在战场,而是饿在厨房。

1916年冬天,德国前线告急,国内更惨,英国封锁海运,进口断绝,煤也没了,连马铃薯都吃不上。

芜菁——原本喂牲口的根菜,成了德国家家户户的主食。

你在菜市场看到一堆没人买的喂猪萝卜,他们拿来煮汤、做饼、榨汁。

街头传来婴儿啼哭,母亲手里捧着热水泡过的芜菁泥,说不上咸甜,但总算能填肚子。



三个月,柏林人平均体重掉了8公斤,老年人开始病倒,儿童掉发、长不高,有记录说,一整个冬天死了7万人,很多没死在战壕,死在厨房。

别以为这只是别人家的故事。

抗战时期,中国北方大片村庄断粮,谷仓被征用、商路被切断,百姓开始吃树皮、啃草根。

河南民间记载,一些人把观音土混着玉米糁子煮着吃,一锅土粥五个人喝,喝完肚子鼓得像鼓,转天拉血,拉完继续喝。



老农不识字,却知道一件事:粮食,比命还值钱。

战争来了,没有谁能例外,富人能多撑几天,底层连多撑都做不到,食物是战争的起点,也是生存的底线。

可问题来了:什么东西,能真的撑到十年?不会坏,不发霉,不长虫,不依赖冷藏,还吃了不死人?

有人说是方便面,有人说是罐头,有人说是白米白面。

可真遇到情况,这些都不一定能挺过去。

只有极少数食物,经得起时间,经得起战火,经得起断电、断水、断物流。

存错了,不如不存。



别猜,能放十年的东西,原来一直在身边

打开家里的橱柜,多数人以为自己能撑过一场危机。

白米、面粉、方便面,叠了一层又一层,看起来踏实,其实扛不过一个湿热的夏天。

表面干燥,一旦潮气上来,虫子第一时间光顾。

很多人不信,非要等米袋子鼓胀发酸,面粉爬满小黑点,才明白——真正的长期储备,从来不是这些市面上最常见的东西。



白米一旦失去真空包装,放在常温下,最多一年。

夏天一来,袋子鼓气,有经验的人一闻味道就知道坏了。

糯米和糙米看起来更结实,实际上更容易变质。因为含油高,一旦氧化,发苦发酸,吃一口喉咙发涩,根本不是能安心囤的粮。

有人说那就面粉,但真相更不乐观。

打磨后的面粉没了外壳保护,内芯含油脂,即使密封得再好,只要温度稍高,时间久了也逃不掉油败变黄。

有个做面点的小老板,疫情那年囤了二十袋面粉。



封城没结束,他家的面粉已经开始变味,打开一袋,里面生了细虫,连鸡都不肯吃。

他自己说,“那一刻我才知道,存面粉不如存小麦。”

整粒小麦,没人看得起,超市也不爱进。

但这东西能放十年,只要干燥、密封、通风,外壳一在,虫子进不去,油脂氧化得慢。

美国农民习惯把整粒小麦存进地窖,袋口打结,外加吸氧剂。

十年后磨成粉照样做面包,对他们来说,小麦是底牌,不是主食,是存命粮。



还有一种东西,很多人看不上,小时候被逼着吃,长大后自动屏蔽。

干豆,黄豆、红豆、黑豆、芸豆,看起来普通,放得住、顶得饿、吃得饱。

一旦水泡煮开,膨胀两三倍,是不加任何添加剂的“天然压缩饼干”。

这些豆子能磨豆浆、熬豆粥、做杂粮饭,还能混着其他粮食一起压成豆饼。

在美军的野战口粮中,豆类一直被保留,不是因为好吃,而是因为稳定、安全、高能量。



有人调侃说“你家豆子能吃十年,我家油早坏光了。”这话倒提醒了关键问题:油,怎么存?

植物油几乎没法囤太久,两年,是极限。

开封后更短,几个月就变味,炒菜油盐发苦,吃下去肠胃不适。

动物油才是隐藏选手,猪油、牛油,只要熬透、滤净、密封、存暗处,十年都能保持原色原味。

老一辈人习惯把猪油熬好后装进陶罐封口,用纱布盖好,藏在阴凉角落。

有人家老灶台后面的猪油,放了七年,拿出来做菜,照样喷香。



但最让人低估的,还不是油,而是盐。

巴格达超市被冲击那晚,第一个被抢光的不是电器,不是金条,是食盐。腌肉、腌菜、防腐、杀菌,战争状态下,食盐比调味更关键。

真盐,天然矿盐、结晶盐,不掺杂水分、杂质,不吸潮,密封好,可以放几十年都不坏。

你家可能囤了几十种调料,但真发生断供的时候,最有用的就这一种——能保存食物,能杀菌净水,能维持体内电解质平衡。

蜂蜜是另一个容易被忽视的“存命食物”,它不怕氧,不怕菌,自带杀菌能力。



开封十年,不进水的蜂蜜照样甜。考古挖掘中,古埃及的法老墓里,发现的蜂蜜依然可食用,不光能当甜味剂,还能作为伤口敷料,止血杀菌。

在物资短缺时,蜂蜜能做糖替代、能补能量、还能清洁口腔,一瓶好蜂蜜,比十瓶果酱强。

回过头看,你发现那些真正能撑十年不坏的东西,几乎都来自过去。



豆类、整粒谷物、动物油、矿盐、蜂蜜,都是老祖宗吃出来的经验。

而超市里那些包装精致、色香味俱全的现代食品,反而最脆弱,保质期短、变质快、储存条件苛刻。

真正撑得住时间的食物,从来不张扬,表面不起眼,但在关键的时刻,决定你能不能熬过去。



囤错粮,比没粮更危险

很多人以为,囤够吃的就没问题,但实际情况恰恰相反。

多数人不是饿死,是吃坏了。

福岛核事故后,大量家庭囤积食物,结果三个月后,因食物变质中毒入院的案例,远高于因饥饿求助的人。

保存方法错误,环境不稳定,食物没撑到危机结束,人已经病倒。

你家面粉再多,一旦发霉、长虫,就等于废了。



很多家庭拿塑料袋装米豆,放在柜子里就以为万无一失。

可只要潮气一来,密封不严,虫卵立刻复活,一整袋米,看着没问题,煮出来味道苦、颜色灰,吃几口胃里翻腾。

食物保存讲究系统,低温、避光、干燥、密封,哪一项不到位,都可能报废一整箱。

有个武汉人囤了五十斤红豆绿豆,装得整整齐齐,三个月后开箱,全长毛了。

真正懂的人,按时间分批封装,定期翻查。外行人看着麻烦,内行人知道——关键时刻,这就是命。



能撑十年的食物,内行人从不说出来

内蒙古一位老人家中有个锁着的小仓,平时从不让人碰,大水封村七天,别人开始宰鸡杀羊,他家却安稳做饭,一点不慌。

开门一看,全是干饼、油脂块、整袋谷物,还有几罐压缩干粮。

老人说:“吃过苦,知道什么东西能换命。”

真正懂的人,不会囤零食,也不靠超市推荐的家庭粮包。

他们要的是:能放十年、不发霉、不氧化、吃了不出问题。



压缩干粮、整粒小麦、脱水蔬菜粉、猪油块、干豆,这些老东西,扛得住时间,也扛得住饥荒。

没有人愿意吃压缩饼干,但没得选时,只有它能活命。

有人甚至自建地窖、铁桶装粮,手工封蜡、贴封条,连氧气都抽掉,只为多存五年保质期。



现代人怕麻烦,但真正有准备的,从不图方便。他们知道,一旦停水停电,冰箱再大、网购再快,都没用。能救命的,只有那些“不起眼”的老办法。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山东寿光一生物企业发生中毒事故致7死4伤,分管副市长等26人被问责

山东寿光一生物企业发生中毒事故致7死4伤,分管副市长等26人被问责

界面新闻
2025-06-15 18:38:28
乌军突袭沃罗涅日空军基地!俄军又一架轰炸机坠毁非洲

乌军突袭沃罗涅日空军基地!俄军又一架轰炸机坠毁非洲

项鹏飞
2025-06-15 20:49:35
无论什么关系,多给女人这七种“甜头”,她会离不开你

无论什么关系,多给女人这七种“甜头”,她会离不开你

伊人河畔
2025-06-16 10:43:28
小米王化回应“山东一大学禁用红米手机考试”

小米王化回应“山东一大学禁用红米手机考试”

界面新闻
2025-06-16 08:17:14
勇士5换1交易杜兰特,詹姆斯怒批联盟失衡!

勇士5换1交易杜兰特,詹姆斯怒批联盟失衡!

秘密清风
2025-06-16 10:28:37
184家银行获批解散,存款取不出来?建议了解这3点,存款更放心

184家银行获批解散,存款取不出来?建议了解这3点,存款更放心

生活新鲜市
2025-06-15 16:55:26
那尔那茜事件持续发酵,一张饭局合影被挖出来,从中可以看出端倪

那尔那茜事件持续发酵,一张饭局合影被挖出来,从中可以看出端倪

春序娱乐
2025-06-16 13:04:31
53岁汪峰再次喜当爹!5个孩子4个妈,前妻葛荟婕:又在繁殖了

53岁汪峰再次喜当爹!5个孩子4个妈,前妻葛荟婕:又在繁殖了

赵钇是个热血青年
2025-06-01 05:12:17
央视开播!36集扫黑大剧来了!张译王劲松坐镇,这尺度开播就封神

央视开播!36集扫黑大剧来了!张译王劲松坐镇,这尺度开播就封神

草本纪年
2025-06-15 13:00:39
以称袭击伊朗军队总部!伊朗对以发动第八轮导弹袭击

以称袭击伊朗军队总部!伊朗对以发动第八轮导弹袭击

政知新媒体
2025-06-16 13:35:19
如果伊朗输掉这场战争,全球局势必出现剧变!中国该如何应对?

如果伊朗输掉这场战争,全球局势必出现剧变!中国该如何应对?

李光满说
2025-06-15 19:45:15
中美俄驱逐舰数量差距断崖:美国69艘,俄罗斯12艘,中国令人意外

中美俄驱逐舰数量差距断崖:美国69艘,俄罗斯12艘,中国令人意外

Ck的蜜糖
2025-06-08 10:19:44
女子救人被歹徒蹂躏4小时,被救者拒绝指证,第二天就被分尸

女子救人被歹徒蹂躏4小时,被救者拒绝指证,第二天就被分尸

罪案洞察者
2025-03-17 09:25:35
母亲过度溺爱儿子,洗澡时儿子突然情绪激动:妈妈我要你永远爱我

母亲过度溺爱儿子,洗澡时儿子突然情绪激动:妈妈我要你永远爱我

罪案洞察者
2025-04-11 09:20:55
李月汝:知道和佩奇一起打球非常兴奋,希望我们能一起创造奇迹

李月汝:知道和佩奇一起打球非常兴奋,希望我们能一起创造奇迹

雷速体育
2025-06-16 08:34:47
陕西一男子收养17岁女儿,女孩两年连生两胎,禽兽在人间

陕西一男子收养17岁女儿,女孩两年连生两胎,禽兽在人间

罪案洞察者
2025-02-15 15:29:12
18世纪英国开往澳大利亚的“犯人船”,下船时226名女囚全部怀孕

18世纪英国开往澳大利亚的“犯人船”,下船时226名女囚全部怀孕

胥言
2025-06-16 12:32:19
王嘉尔进军印度,为印度街边美食宣传,全程吃到撑,表情耐人寻味

王嘉尔进军印度,为印度街边美食宣传,全程吃到撑,表情耐人寻味

小咪侃娱圈
2025-06-16 09:17:28
多名院士呼吁停止食用,比肥肉还伤血管,转告父母,趁早撤下餐桌

多名院士呼吁停止食用,比肥肉还伤血管,转告父母,趁早撤下餐桌

温读史
2025-06-14 11:49:31
拥有400人规模的公司却总是跑龙套,演完长安的荔枝,他终于红了

拥有400人规模的公司却总是跑龙套,演完长安的荔枝,他终于红了

一娱三分地
2025-06-16 13:25:53
2025-06-16 14:19:00
掌青说历史 incentive-icons
掌青说历史
爱不释手,用过回眸。
379文章数 8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头条要闻

媒体:在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中 伊拉克的态度耐人寻味

头条要闻

媒体:在伊朗与以色列的冲突中 伊拉克的态度耐人寻味

体育要闻

被偷走的世界杯资格 他们用20年抢回来了

娱乐要闻

郭富城官宣方媛怀三胎 拒绝透露性别

财经要闻

大厂抢滩的「稳定币」,能火多久?

科技要闻

22年后,马斯克“杀死”了最初的特斯拉

汽车要闻

前脸与N7相似 新一代日产轩逸假想图曝光

态度原创

艺术
旅游
家居
公开课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家居要闻

远行而归 台式极简布局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伊朗最高领袖高级顾问沙姆哈尼 因伤势过重离世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