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四川知青林嘉川与蒙古族姑娘桑吉相爱,却被突如其来的调令分开。
"我会回来娶你。"他许下承诺。
可命运弄人,信件失联,两人天各一方。
二十年后,已成部级干部的林嘉川重返黑龙江,
老村医递给他一个泛黄的信封,信封中的照片令他崩溃不已...
01
1972年冬天,天空飘着鹅毛大雪,成都火车站人头攒动。
林嘉川站在站台上,背着一个破旧的行李包,望着即将启程北上的列车,心情复杂。父亲林正谦站在他身旁,神色严肃。
"嘉川,去了黑龙江好好干,等风头过了再回来。"林正谦拍了拍儿子的肩膀,声音低沉。"你大伯得罪了不少人,我们家现在处境不好,你留在四川会遭罪的。"
林嘉川点点头,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父亲是为他好,家里突然的变故让原本平静的生活掀起了巨浪。
"记住,在那边低调做人,别惹事。"父亲最后叮嘱道。
火车发出汽笛声,林嘉川拥抱了父亲,踏上了开往黑龙江的列车。
旅途漫长而艰辛。五天后,林嘉川终于抵达了目的地——黑龙江省呼兰县阿什贡村。下车时,刺骨的寒风像刀子一样割在他的脸上。身为四川人,他从未经历过如此严寒。
村里的知青接待员刘大勇早已在站台等候。看到林嘉川单薄的衣着,他不禁摇了摇头:"南方娃子,这衣服在咱们这儿可不够穿的。走吧,先带你去住处。"
阿什贡村位于黑龙江省北部,是一个以蒙古族为主的小村庄。村子不大,只有几十户人家,散落在辽阔的草原上。在这里,冬天漫长而严酷,夏天短暂而美丽。
林嘉川被安排住在村东头的一间土屋里。屋子很小,只有一张床、一张桌子和一个火炕。炕上铺着厚厚的草垫,这将是他未来生活的地方。
"明天我带你熟悉一下村里的情况,后天就开始干活。"刘大勇帮他生好了火,临走前说道。
第一个夜晚,林嘉川躺在陌生的炕上,听着屋外呼啸的北风,思绪万千。
清晨,一阵敲门声将林嘉川从睡梦中惊醒。他揉了揉眼睛,发现火已经熄灭,屋子里冷得刺骨。
"进来。"他裹紧被子喊道。
门被推开,一个穿着厚实蒙古袍的姑娘走了进来,手里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粥。姑娘约莫二十岁出头,皮肤白皙,眼睛明亮如星,乌黑的长发编成两根辫子垂在胸前。
"你好,我叫桑吉,是你的邻居。"姑娘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道,"看你是新来的,带了点早饭给你。"
林嘉川愣了一下,接过碗,感受到温暖从手心蔓延开来:"谢谢,我叫林嘉川,从四川来的。"
"四川?"桑吉好奇地问,"那里很远吗?"
"很远,要坐五天火车。"林嘉川喝了一口粥,暖流顿时流遍全身。
桑吉笑了笑:"我爷爷说,越远的地方来的人,故事越多。有空讲给我听吧。"
"好啊。"林嘉川也笑了,心中的一丝温暖驱散了寒意。
桑吉没有久留,她告诉林嘉川自己要去放羊,约好改天再来。看着她离去的背影,林嘉川感到这个陌生的地方突然变得不那么可怕了。
02
接下来的日子,林嘉川开始适应新生活。白天,他跟着老乡们学习农活,晚上则回到自己的小屋休息。
桑吉经常来看他,带他熟悉村子的环境,教他一些当地的习俗和语言。林嘉川才知道,桑吉是村里牧民的女儿,从小在草原上长大,精通放牧和骑马。
"你想学骑马吗?"有一天,桑吉问他。
林嘉川犹豫了一下:"我从来没骑过,会不会很危险?"
"不会,我教你。"桑吉信心满满地说。
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林嘉川第一次骑上了马。刚开始,他紧张得双手发抖,但在桑吉的鼓励下,他渐渐放松下来,感受到了马背上奔驰的快感。
"嘿,你学得真快!"桑吉牵着马,在他旁边跑着,长发在风中飘扬,笑容明媚如春日阳光。
林嘉川看着她,心中泛起异样的感觉。在这个陌生的地方,桑吉就像一束温暖的光,照亮了他孤单的生活。
春去秋来,转眼间,林嘉川来到阿什贡村已经半年多了。经过这段时间的磨砺,他不再是那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城市青年,而是成为了一个能独当一面的农村小伙。
这一天,林嘉川正在村外的草原上放羊。初夏的草原绿意盎然,野花点缀其间,微风拂过,草浪起伏,宛如一幅流动的画卷。林嘉川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眺望远方,心中感慨万千。
"在想什么呢?"熟悉的声音从身后传来。桑吉牵着她的马,向他走来。
林嘉川回过头,微笑道:"在想家乡。"
桑吉在他身边坐下,递给他一个用树叶包裹的小食物:"尝尝,我做的奶糕。"
林嘉川接过来,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奶香四溢,甜而不腻。"很好吃!"他由衷赞叹。
桑吉笑得眼睛弯成月牙:"我们那里的姑娘,都要会做好吃的奶制品,才能嫁出去呢。"
林嘉川看着她纯真的笑容,心中一动:"那你肯定很抢手了。"
桑吉脸一红,低下头轻声说:"我们那里的男孩子都说我太野了,不像个姑娘家。"
"我觉得你很好啊。"林嘉川脱口而出,随即感到有些尴尬,赶紧转移话题,"对了,你不是说要教我蒙古语吗?今天可以开始吗?"
桑吉眼睛一亮:"好啊!我们从简单的称呼开始吧。"
就这样,在草原的蓝天白云下,两个年轻人开始了他们的语言交流。桑吉教林嘉川蒙古语,林嘉川则教桑吉四川话。他们笑闹着,时间过得飞快。
03
夏季的一天,村里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那达慕盛会。那达慕是蒙古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赛马、摔跤、射箭等比赛项目。整个村子沉浸在欢乐的气氛中,到处张灯结彩。
这一天,林嘉川特意穿上了桑吉送给他的蒙古族服装,去观看比赛。
赛场上人山人海,欢呼声此起彼伏。桑吉的哥哥桑杰是村里最出色的骑手,在赛马比赛中一路领先,最终获得了冠军。
比赛结束后,村民们在草原上点起篝火,开始跳起欢快的舞蹈。林嘉川站在人群外,看着桑吉和其他姑娘们翩翩起舞,不由得入了迷。
"来啊,跳舞!"桑吉跑过来,拉起他的手。
林嘉川连连摆手:"我不会跳。"
"没关系,我教你。"桑吉不由分说,拉着他加入舞蹈的队伍。
在篝火的映照下,林嘉川笨拙地跟着节拍移动脚步。他不时踩到桑吉的脚,惹得她咯咯笑个不停。渐渐地,他也放开了,随着音乐摆动身体,享受着这难得的欢乐时光。
夜深了,人们渐渐散去。林嘉川和桑吉坐在篝火旁,望着满天繁星。
"林嘉川,你想家吗?"桑吉突然问道。
林嘉川点点头:"想,尤其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
"那里是什么样子的?"桑吉好奇地问。
林嘉川开始描述四川的山水、美食、风俗。他说起成都的宽窄巷子,说起峨眉山的云海,说起家乡的麻辣火锅。说着说着,他的眼中泛起泪光。
桑吉轻轻握住他的手:"有一天,你会带我去看看吗?"
林嘉川愣住了,他看着桑吉真挚的眼睛,心中一片柔软:"会的,一定会的。"
04
那一刻,他们之间的感情突破了友谊的界限,变成了更深更真挚的东西。在璀璨的星空下,林嘉川轻轻拥抱了桑吉,两颗心贴得很近很近。
"我喜欢你,桑吉。"林嘉川轻声说道。
桑吉红着脸,靠在他的肩膀上:"我也喜欢你,很久了。"
那个夜晚,他们在星空下许下了山盟海誓。林嘉川承诺,无论将来发生什么,他都会守护在桑吉身边,永远不分开。
接下来的日子,两人形影不离。村里人都知道他们相爱了,有的人祝福,有的人担忧。毕竟,一个是四川来的知青,一个是本地的牧民姑娘,他们的未来充满了未知数。
桑杰曾找过林嘉川,严肃地问他对妹妹的感情是否真诚。林嘉川坚定地回答:"我爱她,会对她好一辈子。"桑杰这才放心,接受了这个潜在的妹夫。
夏去秋来,阿什贡村的日子平静而美好。林嘉川和桑吉的爱情如同草原上的野花,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他们开始规划未来,梦想着有朝一日成家立业,过上幸福的生活。
1973年的冬天,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雪笼罩了整个阿什贡村。这天,林嘉川正在桑吉家帮忙喂牲口。桑吉的父亲多尔吉是村里德高望重的牧民,看到林嘉川勤劳肯干,心地善良,也很喜欢这个四川来的年轻人。
"嘉川,你和桑吉的事,我和她妈都知道了。"多尔吉一边整理牲口棚,一边说道。
林嘉川紧张地站直了身子:"叔叔,我对桑吉是真心的。"
多尔吉笑了笑:"我知道。你们年轻人的事,我们老人不干涉。只要你们幸福,就是我们最大的心愿。"
听到这番话,林嘉川心中一块大石头落地。他正想说什么,村支书刘大勇匆匆走了进来。
"林嘉川,你在这儿啊,我找了你半天。"刘大勇的表情很严肃。
林嘉川心里咯噔一下:"刘支书,有什么事吗?"
刘大勇递给他一封信:"你家里来信了,还有县里的调令。你被调回四川了。"
05
林嘉川接过信,手微微发抖。他拆开信封,是父亲的笔迹,信中说家里的事情有了转机,他可以回四川了。县里的调令则要求他三天内返回四川报到。
"这……"林嘉川一时语塞,不知该如何回应。
刘大勇拍了拍他的肩膀:"我知道你在这儿待得挺好,但家乡才是你的根啊。回去吧,好好照顾家人。"
多尔吉虽然听不太懂汉语,但看到林嘉川的表情,也猜到了几分:"出什么事了?"
林嘉川强忍着泪水,用蒙古语简单解释了情况。多尔吉沉默了片刻,点点头:"家人重要,你应该回去。"
林嘉川最担心的是如何告诉桑吉。当晚,他在自己的小屋等到了下工回来的桑吉。看到林嘉川异常严肃的表情,桑吉的笑容渐渐消失。
"发生什么事了?"她问道。
林嘉川深吸一口气,将调令和家信递给她。桑吉看了很久,慢慢抬起头,眼中满是不解和伤痛:"你要走了?"
"我必须回去。"林嘉川声音哽咽,"家里需要我。"
桑吉站在原地,泪水无声滑落:"那我们怎么办?"
林嘉川紧紧抱住她:"我会回来的,等我处理好家里的事,就回来娶你。"
桑吉在他怀中啜泣:"你保证?"
"我保证。"林嘉川亲吻她的额头,"我爱你,桑吉,这一生都不会改变。"
接下来的两天,林嘉川忙着准备离开的事宜。他将自己积攒的粮票和布票都留给了桑吉,告诉她这是定情信物,等他回来时,两人就可以成亲。
离别的那天,大雪纷飞。林嘉川站在村口,与前来送行的村民们一一道别。桑吉穿着厚厚的蒙古袍,站在他身边,强忍着不哭出声。
"桑吉,等我。"林嘉川最后一次拥抱她,在她耳边轻声说,"我一定会回来的。"
桑吉点点头,从怀中掏出一个用红布包裹的小物件:"这是我的护身符,带着它,保佑你平安。"
林嘉川接过来,小心翼翼地放进贴身的口袋:"我会珍藏一辈子。"
06
大雪中,林嘉川坐上了前往县城的马车。他不停地回头,看着桑吉和村民们的身影越来越小,直到完全消失在茫茫雪原中。
回到四川后,林嘉川才知道父亲的情况有了极大好转。原来,父亲的老领导被平反,重新上任后,特意照顾了林家。林嘉川被安排进了一家工厂工作。
虽然生活安定下来,但林嘉川始终惦记着远在黑龙江的桑吉。他经常给她写信,诉说自己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规划。刚开始,桑吉的回信很勤,每封信里都充满了对他的思念和等待的决心。
不料,1974年初,林嘉川的父亲因病去世,母亲也病倒了。作为家中独子,林嘉川不得不挑起照顾家庭的重担。他想回黑龙江看望桑吉,却因为家庭和工作的原因无法成行。他只能通过信件维系着这段远距离的感情。
可命运捉弄人。林嘉川给桑吉写的几封信都石沉大海,没有回音。他担心不已,托人打听才知道,那年黑龙江发生了严重的水灾,阿什贡村受灾严重,通讯中断了好几个月。
灾情好转后,林嘉川立刻给桑吉写信,询问她的安危。这一次,他收到了回信,但不是来自桑吉,而是桑杰。
信中说,桑吉平安无事,但因为当地政策变动,加上通讯不便,桑杰建议两人不要再继续这段感情了。
林嘉川不相信这是桑吉的意思,他连续写了好几封信,都石沉大海。他甚至想直接去黑龙江找桑吉,但那时的交通和通讯都十分不便,加上家庭的责任,他最终没能成行。
就这样,两人失去了联系。林嘉川心中一直惦记着桑吉,希望有一天能再见到她,履行自己的诺言。
时光荏苒,转眼二十年过去了。这二十年间,林嘉川经历了很多事。他母亲去世后,他全身心投入工作,凭借着出色的能力和责任心,他一步步晋升,最终成为了部级干部。
1995年初夏,林嘉川作为政府代表团成员,前往黑龙江考察。当得知行程会经过呼兰县时,他心中一动,决定抽空去阿什贡村看看。
07
二十年后重返故地,林嘉川心情复杂。他请司机将他送到村口,一个人缓缓走进村子。村子变化很大,许多土屋被砖房取代,道路也拓宽了许多。但那份熟悉的感觉依然存在,仿佛他从未离开过。
村里的老人们看到这个笔挺的中年人,都投来好奇的目光。林嘉川走到村中心,看到几个老人正在树下下棋。他走过去,用不太标准的蒙古语打招呼:"请问,多尔吉老人还在吗?"
老人们抬头看他,其中一人回答:"多尔吉去世好多年了。你是谁啊?"
"我是林嘉川,二十年前在这里当知青。"林嘉川自我介绍道。
老人们眼睛一亮,纷纷站起来:"林知青!你是林知青!"
其中一个白发老人仔细看了看林嘉川的脸,惊讶地说:"真的是你啊!你现在可是大官了,还记得我们这个小村子?"
林嘉川努力回忆着,终于想起这个老人是当年的村医:"贾大夫,您还记得我?"
"当然记得!当年你和桑吉的事,全村人都知道啊。"贾大夫感叹道。
听到桑吉的名字,林嘉川心头一颤:"桑吉她……还好吗?"
贾大夫和其他老人互相看了看,表情变得复杂起来。贾大夫叹了口气:"林知青,桑吉一直等你回来……"
林嘉川急切地问:"她现在在哪里?我想见见她。"
贾大夫没有直接回答,而是转身进了屋子,不一会儿拿出一个旧信封:"你先看看这个。"
林嘉川接过信封,从中取出一张泛黄的照片。
刹那间,他感觉世界天旋地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