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件装夹与定位
装夹前的准备
工件毛面需使用垫铁或螺旋顶支撑,避免直接接触工作台面;加工前需清理台面铁屑,防止错位38。
不规则工件需使用四爪卡盘、花盘或角铁装夹,并加配重块平衡。
装夹技术要求
悬伸长度规范:直径小于30mm的工件悬伸不超过5倍直径,大于30mm的不超过3倍。
细长轴加工需配合跟刀架或中心架,调整顶尖顶紧力并注意润滑。
基准校准
铸锻件需以非加工面为基准找正,确保加工后壁厚均匀。
二次装夹时需重新校表定位,避免基准偏移导致报废。
二、刀具管理与切削参数优化
刀具装夹规范
刀杆伸出长度不超过高度的1.5倍(车孔/槽除外),刀尖高度需根据加工类型调整:
车端面、螺纹时与工件轴线等高;
粗车外圆时稍高;车细长轴时稍低。
螺纹车刀需确保刀尖角平分线与工件轴线垂直。
切削参数控制
断续切削时需降低进给量和工作台转速,避免冲击载荷损坏刀具。
粗车台阶轴时从大直径向小直径加工,以增强刚性;切槽应在精车前完成,减少变形1。
刀具磨损监测
精加工时需实时检查刀具磨损,钨钢刀可通过声音和表面光洁度判断磨损状态,及时更换刀片。
三、加工过程控制与误差补偿
热误差管理
机床热变形是主要误差源之一,可通过软件补偿技术实时修正主轴与刀具的热漂移,提升精度1。
加工前预热机床10分钟,减少温升对精度的影响。
几何误差预防
使用跟刀架或中心架支撑细长工件,减少切削力导致的弯曲变形。
高精度零件需在一次装夹中完成多面加工,避免重复定位误差。
程序与试切验证
复杂工序(如多头螺纹)需试切确认交换齿轮参数,首件合格后再批量加工。
大工件首刀完成后需用卡尺检验坐标中心,防止错位报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