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哈啰单车,凭什么比公交还贵?

0
分享至


“涨价不是终点,创新才是出路。”

听筒Tech(ID:tingtongtech)原创

文|陈 柯

编|饶 言

悄然涨价的“最后一公里”,用户直呼“骑不起”。

五一假期临近,那些曾靠“30分钟内1元任意骑”俘获无数“旅游特种兵”的共享单车们,在经历一次次坐地起价后,正在被年轻人抛弃。

这些共享单车,不再是“城市慢骑”的首选,这其中,尤以哈啰单车为甚。

最近,有不少消费者发现,只骑两公里的哈啰单车,不到20分钟,价格竟然比公交还贵。这对无数打工人来说,“深深感受到了背刺,简直没脾气”,诸多消费者纷纷表示,“被惊到了”。

今年4月,“北漂”王淼无意间发现,哈啰单车的起步价已经涨到1.8元,且只包含15分钟骑程,“骑了3公里,花了3块3,比地铁还贵。”王淼直言,“连共享单车都骑不起了,简直不能接受。”

这不是王淼一人的无奈。在社交平台,关于“哈啰单车涨价”的吐槽不胜其数。有网友表示,“避雷哈啰(单车),节假日还涨价”、“这是要逼着我买车”......

当然,涨价的不仅仅是哈啰单车。实际上,近年来,共享单车经历过数次涨价。起初,共享单车原本为0.5元/小时,逐渐改成30分钟内1元;再后来,三家平台(哈啰、美团、青桔)集体涨价,起步价上涨到1.5元。但此次,哈啰单车的涨价,似乎超出了消费者的预期。

诚然,成本压力与市场垄断的双重驱动,成了共享单车涨价的底气。共享单车诞生之初,曾被赋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公益使命,但经历多轮烧钱扩张后,资本输血减少,企业也被迫寻找盈利。

尤其必须正视的是,一味的涨价,不是共享单车诞生的初衷,也不是行业的尽头。诸如哈啰这样的巨头,更应该通过其他方式,来趟过共享经济从野蛮生长到理性经营的阵痛期,而不是“背刺消费者”。

毕竟,失去了用户,就等于失去了市场。


偷偷涨价,“套路满满”


“骑行11分钟,2.1公里,花了4.5(元),坐公交不香吗?”

2025年4月,坐标江西的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哈啰单车订单,评论区便炸开了锅。

随即,不少消费者也在评论区纷纷晒单,表示自己遭遇同样的“价格刺客”,还有用户表示,“共享单车凭什么比公交还要贵?”

这并非个例。

此前,王淼告诉《听筒Tech(ID:tingtongtech)》,自己一家三口外出就餐时也使用了哈啰单车。彼时,她和爱人、孩子分别扫码了不同平台的单车,但同样3.9公里的距离,哈啰单车的费用最贵,支付价格为“3.3元”,但美团单车和滴滴青桔的支付价格,都为“1.5元”。

“不能理解,这也太贵了。”王淼无奈道,“这个距离,我坐公交、地铁,骑电瓶车,都比选择哈啰单车便宜。”

王淼还算了这样一笔账,以日常通勤3公里为例,使用哈啰单车(不买月卡情况下),一天成本近7元,一个月为140元,“那不如自己花300元,买个普通品牌的自行车。质量更好,还能用好多年。”

实际上,近期,在社交平台,有多地用户反映,哈啰单车在未充分告知的情况下悄然调价,周末及节假日起步价从1.5元涨至1.8元,时长费更高达1.5元/15分钟,远超美团单车、滴滴青桔等同行的1.5元/30分钟标准。

若骑行1小时,哈啰单车的费用或超6元,对比公交2元,地铁起步价4元的常规情况,共享单车的“经济性”优势,可以说“荡然无存”。

于用户而言,对哈啰单车的不满集中在两点,一是涨价幅度与公共交通形成倒挂,二是企业的公示方式较为隐蔽。据媒体报道,哈啰单车的调价公告仅滚动在客服页面顶部,普通用户难以察觉。

另有消费者表示,平台的涨价,或许旨在让更多的用户成为平台会员。

比如,以哈啰单车为例,首次购买“12.9元月卡”,可享受单车包月福利。但该平台亦在此类“月卡”、“年卡”购买说明中写明,“仅能抵扣骑行费用,超出抵扣部分则需支付差价。”

但是,这一福利,直接被网友指出,“买卡更是坑,‘套路’满满。”

原因在于,用户即便买了“月卡”,也仅能在单次抵扣时,抵扣1元的费用,超出1元的费用,则需用户再支付。

“但现在根本就没有1元的车,所以每次都需要用户自己再另掏腰包,并没有享受多少福利。”在王淼看来,“这简直就是来搞笑的。”

图:社交平台关于“哈啰单车涨价”的内容

来源:小红书 《听筒Tech》截图

对于哈啰单车最近的一系列操作,消费者也不断发出质疑。在小红书,关于“哈啰单车涨价”的笔记超过9万篇;在抖音,有关“哈啰单车再次涨价”的话题,播放量超过53万次。

还有网友直接评价,“哈啰这是要开始资本收割了么”、“黑化进度100%”、“这波小蓝,好感败完。”


谁给了涨价的底气?

诸多用户质疑中,哈啰单车曾就此做过回应。

此前,哈啰单车客服曾回应媒体称,调价系因“节假日人力与运维成本上升”,且“已通过App公示”。

而对于单车涨价并未及时通知消费者的问题,客服表示,在价格调整前都会有一个公示,在哈啰单车首页上方也发布过公告。

尽管如此,对比美团单车、滴滴青桔,本轮哈啰单车的涨价,可以说是“特立独行”。

从哈啰单车App的计费情况来看,目前,哈啰单车针对工作日、周末与节假日设计了不同的计费规则。具体来看,在工作日,哈啰单车的起步价为1.5元,而在周末与节假日,起步价为1.8元。

但对比哈啰单车,美团单车、滴滴青桔经典款的起步价均为1.5元,且无区分工作日、周末与节假日。此外,在单车使用的时长费方面,哈啰单车计费也相对较高。

图:滴滴青桔、哈啰单车和美团单车计价规则

来源:青桔、哈啰和美团单车小程序 《听筒Tech》截图

在业内人士郭林看来,某种意义上,哈啰单车的涨价,或许是成本压力与市场垄断的使然。

一定程度上,从深层次的行业生态来看,共享单车的重资产模式决定了其高昂的硬件折旧、维修及调度成本。

据媒体曾报道,全球供应链紧张和通货膨胀压力,导致共享单车制造所需原材料(如铝、钢铁和橡胶等)持续上涨,这无疑提高了共享单车的制造成本。

另外,共享单车作为高频使用的交通工具,运维成本也居高难下。据测算,一辆成本1200元的共享单车,需连续使用200天(每天4次)才能回本,而淡旺季差异进一步加剧资金压力。

另据相关数据统计,一辆共享单车一年所需的成本为357.5-640元,若按照哈啰单车1000万辆投放数据计算,一年的运维成本能达到35.8-64亿元。

而随着成本和整体运维费用的不断上涨,在结束了资本的退潮期后,哈啰单车依然没有学会如何“自我造血”。

回顾哈啰的发展史,蚂蚁集团曾是最重要的支持者之一。2017年,蚂蚁集团首次投资哈啰,后在多轮融资中领投或跟投,并使哈啰获得了支付宝这一重要流量入口。据媒体报道,截至2024年,哈啰单车超80%的订单都来自支付宝小程序,用户重合率达65%。

然而,哈啰的持续亏损,让蚂蚁集团的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在减少资本输血后,哈啰也被迫开始思考如何自我盈利。

不过,哈啰的盈利路,一直走得艰难。

一定程度上,和众多互联网企业玩法一样,哈啰通过出行场景获取流量,再通过金融业务变现以弥补主业亏损。但据哈啰2021年递交的招股书显示,2018-2020年,哈啰净亏损分别为22.08亿元(人民币,以下未标注则同)、15.05亿元、11.34亿元。

同期,哈啰的折旧费用分别为17.26亿元、20.93亿元和24.73亿元,合计超过60亿元,其中九成来自共享单车。

主业亏损,哈啰的金融业务也没跟上来。据媒体报道,截至目前,哈啰的金融信贷业务仍存牌照和客群错配问题,而相对市场其他竞争选手,滴滴持有小贷牌照,美团几乎拥有全金融牌照。

在郭林看来,或许正是在牌照受限、资金成本、客源质量多重劣势下,哈啰单车才显得“较为急躁”。

于是,在解决如何“自我造血”这个命题中,哈啰采用了转嫁到消费者身上来试图寻找喘息的机会,但这也直接让哈啰单车陷入了共享单车的性价比困局之中。

郭林认为,“工作日与节假日差异化定价,实为测试用户价格敏感度的市场策略,但动态定价策略试水,考验的却是哈啰这么多年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用户忠诚度。”

但在郭林看来,“市场是用‘用脚投票’的。当单次费用甚至超过公交时,平台必然会被用户抛弃。”


共享单车的尽头是涨价?

诚然,经历早期烧钱扩张后,共享单车进入寡头垄断阶段,哈啰单车、美团单车、滴滴青桔,常年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但涨价,似乎成为多年来行业的集体共识。

实际上,2016年,当摩拜和ofo刚进入市场时,共享单车的初始价格定为0.5元/半小时。然而,随着后续车型和品牌方的混战,自2019年起,共享单车就已进入了一个新的价格时代,即骑行30分钟至少需要支付1.5元。

到了2022年,市场迎来密集涨价潮。哈啰单车率先宣布骑行套餐卡涨价,幅度从20-50%不等,理由是“行业普遍的运维人力投入和产品折旧成本增长”。半年后,美团单车也全面对标哈啰单车,将骑行套餐卡调整到相同价格水平。

尤其是,2024年清明假期,美团单车在上海的单次骑行价格由原本的1.5元/15分钟,上涨至1.8元/15分钟,每超过15分钟费用增加1元。与此同时,哈啰单车也上调了部分城市节假日的骑行价格,其单次骑行价格涨幅与美团单车一致。

也即是说,整体共享单车市场,已经从原来的0.5元/小时,逐渐改变为以30分钟、20分钟乃至15分钟为单位的计费方案;价格也从0.5-1元,最终上涨到了平均1.5-1.8元。

这也直接导致,这么多年,市场上有关“共享单车的尽头是涨价”的争议就没断过。

于市场而言,共享单车诞生之初,曾被赋予“解决最后一公里”的公益使命。然而,商业化压力下,如何在盈利与公共服务间找到平衡,成为共享单车们需要集体解决的课题。

在郭林看来,单纯依赖涨价并非长久之计,“企业们不要总想着粗暴地解决问题,而应该想着怎么精细化破局。”

此前,也有多位行业人士表示,共享单车可以有更多元化的盈利模式。

比如,企业可以利用车身广告、App内精准营销,利用广告与流量变现,开辟新收入源。

郭林亦指出,共享单车企业可以进一步提供增值服务的差异化。比如,优化场景服务(景区专属路线)等,提升用户付费意愿。

而于消费者而言,共享单车的涨价,确实损害到了自身的利益。王淼就表示,尽管共享单车每次涨价看起来幅度都不是很大,但每个月新增几十元的通勤开支,“于我们普通人来说,都可以吃几天早餐了。”

实际上,王淼还认为,与其涨价,共享单车不如在其他方面做得更好,同样亦能驱动商业化更多的可能。

比如,进行更透明化的沟通,调价前通过推送通知、首页弹窗等显著方式告知用户,减少信息不对称;在服务方面提质,优化车辆调度、扩大停车点覆盖,以体验增值抵消涨价冲击。

同时,头部企业也可联合推动行业标准,避免恶性价格竞争,共同培育用户习惯。

而郭林亦认为,“涨价不是终点,创新才是出路。”实际上,以哈啰单车为代表的涨价风波,折射出的是共享经济从野蛮生长到理性经营的阵痛。

行业必须正视的是,当“便捷”与“实惠”无法兼得,企业唯有通过技术升级、模式创新才能重塑竞争力。毕竟,用户只会持续愿意为“价值”买单,而不应为资本和企业行为“填坑”。

(文中均为化名。)

(头图来源于网络。)

参考资料:

1、《哈啰的多面困局:不再性感的共享单车与风险重重的金融野望》,来源:商业范儿。

(声明:本文仅作为信息交流,不构成任何投资参考建议。)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施一公:清华70%至 80%的高考状元都去金融圈,薅羊毛去了

施一公:清华70%至 80%的高考状元都去金融圈,薅羊毛去了

我心纵横天地间
2025-11-06 19:58:25
杨超越:我造了什么孽,跟这俩货一起走红毯

杨超越:我造了什么孽,跟这俩货一起走红毯

情感大头说说
2025-11-05 10:11:56
探访湖北庞大的童世界烂尾工程,内部一片狼藉、周杂草丛生

探访湖北庞大的童世界烂尾工程,内部一片狼藉、周杂草丛生

林子说事
2025-11-06 12:13:26
这下好了,君合律所不仅上海人,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这下好了,君合律所不仅上海人,全国人民都知道了!

夜深爱杂谈
2025-11-02 15:47:12
郭德纲公开发文,高调官宣喜讯,成为曹云金高攀不起的存在

郭德纲公开发文,高调官宣喜讯,成为曹云金高攀不起的存在

动物奇奇怪怪
2025-11-06 06:15:18
230米!深圳恒明珠国际金融中心,一朵“玉兰”如云

230米!深圳恒明珠国际金融中心,一朵“玉兰”如云

GA环球建筑
2025-11-06 18:11:31
卢克文:千万自媒体人合力将精英层堆砌的墙给推倒了

卢克文:千万自媒体人合力将精英层堆砌的墙给推倒了

好贤观史记
2025-11-06 17:58:31
香港富婆自曝食量惊人,一天8餐狂炫60个饺子

香港富婆自曝食量惊人,一天8餐狂炫60个饺子

热闹吃瓜大姐
2025-11-04 22:20:18
悲剧发生了!广州一16岁女孩停经2月,系边缘性行为致“葡萄胎”

悲剧发生了!广州一16岁女孩停经2月,系边缘性行为致“葡萄胎”

火山诗话
2025-11-03 18:53:05
京东推出的第一辆“国民好车”正式下线,现款仅售6万多,剑指比亚迪海豚!

京东推出的第一辆“国民好车”正式下线,现款仅售6万多,剑指比亚迪海豚!

隔壁说车老王
2025-11-06 10:35:35
刘小涛任江苏省委副书记,曾长期在广东工作

刘小涛任江苏省委副书记,曾长期在广东工作

新快报新闻
2025-05-16 19:22:04
建工集团董事长和多名下属被一锅端!

建工集团董事长和多名下属被一锅端!

新浪财经
2025-11-06 19:41:47
陈肇钧:国安回到工体后比我们预期的好很多,今天有点失望

陈肇钧:国安回到工体后比我们预期的好很多,今天有点失望

懂球帝
2025-11-07 00:02:17
加纳乔历史第一人!新援两送大礼,切尔西豪阵2-2爆冷造耻辱纪录

加纳乔历史第一人!新援两送大礼,切尔西豪阵2-2爆冷造耻辱纪录

钉钉陌上花开
2025-11-06 04:45:57
沈伯洋已被吓傻,啥事都没心情干,只关心自己今后怎么办,崩溃了

沈伯洋已被吓傻,啥事都没心情干,只关心自己今后怎么办,崩溃了

南宫一二
2025-11-06 15:36:18
解放军096型核潜艇,台专家:美国更不敢与大陆正面“开战”…

解放军096型核潜艇,台专家:美国更不敢与大陆正面“开战”…

福建平子
2025-11-04 08:47:17
郭沫若用尽全力写的行书《西江月》,功力如何?

郭沫若用尽全力写的行书《西江月》,功力如何?

生活新鲜市
2025-11-04 11:03:09
申花连续两个赛季在亚冠输给柔佛,共丢6球、仅打进1球

申花连续两个赛季在亚冠输给柔佛,共丢6球、仅打进1球

懂球帝
2025-11-05 23:00:03
柿子被关注!医生发现:高血脂患者常吃柿子,或减少4种并发症!

柿子被关注!医生发现:高血脂患者常吃柿子,或减少4种并发症!

素衣读史
2025-11-06 09:01:54
湖南医院17分钟视频刷屏,副院长和女主任的瓜,网友吃的津津有味

湖南医院17分钟视频刷屏,副院长和女主任的瓜,网友吃的津津有味

眼光很亮
2025-11-06 10:04:32
2025-11-07 03:12:49
听筒Tech incentive-icons
听筒Tech
深度还原科技
280文章数 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小鹏机器人里藏真人?何小鹏发一镜到底视频

头条要闻

美演练对俄核打击:导弹仅需六七分钟即可飞抵俄罗斯

头条要闻

美演练对俄核打击:导弹仅需六七分钟即可飞抵俄罗斯

体育要闻

送走两位全明星,公牛成了东部第一

娱乐要闻

“黑料缠身”的白百何 谁给她的勇气?

财经要闻

南银法巴加速发展背后:资金饥渴症待解

汽车要闻

是我眼花了么?怎么大猩猩都来参加新车发布了?

态度原创

健康
教育
手机
家居
军事航空

超声探头会加重受伤情况吗?

教育要闻

英国就业寒冬来了!

手机要闻

荣耀500系列再次被确认:骁龙8s Gen4+8000mAh,2亿主摄也在内!

家居要闻

别样府院 畅享诗意生活

军事要闻

美国发射洲际弹道导弹 俄方回应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