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金地威新产业·成都片区总经理李漆:锚定“零碳园区” 助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0
分享至

从沿海到西部,从重资产标杆到轻资产赋能,金地威新产业入蓉五年,以“4区5园”的产业矩阵深度嵌入成都现代化产业版图。2024年,当四川经济迈入高质量发展攻坚年,这家产业园区运营专家如何以“轻重并举”战略破题产城融合?又如何通过绿色转型践行ESG责任?

当前,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正式启动“新技术·新动能·新未来” ——致敬2024四川经济影响力人物大型采访活动,通过深度解码四川经济高质量发展基因,寻访领航时代的标杆力量。

封面新闻记者对话金地威新产业成都片区总经理李漆,探寻其与成都“双向奔赴”的成长密码。

入蓉五年建五园 步伐稳健

作为在成都布局的第一个园区,金地威新·武侯科创园在方圆23.54亩的土地上,经两年重新规划、改造,以电子信息、微波射频及检验检测为主的“园中园”拔地而起。遵循“上下楼就是上下游”工业上楼逻辑,金地威新携沿海多年的产业投资、高校合作、政府联动、行业协会等多重资源牵手成都,交出了“双翻番”成绩:截至2024年,园区企业产值达12亿元,较入驻前翻了两番;税收近1个亿,较入驻前翻番。

从城西到城北,从武侯到成华,从温江到郫都…五年间金地威新在成都深耕。2022年,武侯园改造完成;2023年,成华/温江2园相继竣备交付;2024年与武侯资本集团携手,共同打造武侯新质创谷、2025年1季度再与国企西盛集团合作,以轻资产运营模式布局武侯新质创谷/郫都区电子信息产业园两大产业园……在成都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进程中,金地威新以“轻重并举、产城共生”的战略思维,创建完成了其布局成都的“4区5园”产业矩阵,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能。

在李漆看来,金地威新产业·成都片区有一套清晰的产业打法组合拳——

战略布局上,形成了成华、温江、武侯、郫都4区5园的差异化布局。三大重资产园区中,武侯科创园侧重于存量资产盘活和产业重塑;成华创新基地聚焦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引领工业机器人产业精准发力;温江智造园打造以生物医药为核心的全链条载体。

战术实操上,走通了“重资产树标杆、轻资产扩影响”创新操盘模式——首个轻资产项目武侯新质创谷聚焦微波射频产业,助力区域产业升级;郫都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与成都电子信息万亿级产业生态深度融合,为园区提供招商运营管理服务。

通过重资产标杆项目与轻资产运营服务的双轨并行,轻重模式互补,既夯实产业载体根基,又提升资源整合效率,深度融入成都人工智能、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生物医药等关键领域,持续释放产业集聚效应。

与城市双向奔赴 拔节生长

就在不久前,金地威新与郫都区西盛集团达成协议,为郫都区电子信息产业园提供招商运营管理服务,通过标准化管理+定制化服务赋能园区发展,助力郫都建设电子信息产业高地。这是金地威新在成都布局的第五座园区。

缘何对成都情有独钟?在李漆看来,这是企业与城市的一场“双向奔赴”。他坦言,金地威新进入成都是经过深远规划之后作出的战略选择,与这座城市雄厚的产业基底密不可分。此外,得天独厚的战略区位、清晰的产业发展规划、不断迭代升级的人才政策、营商环境也为这一选择注入了动力源。

长期以来,金地威新坚定布局生命科学、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等战略新兴产业,成都恰恰已形成以高新技术、先进制造、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仅电子信息产业就达到万亿元规模,形成了庞大的产业集群。

去年10月,成都市召开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新质生产力向园区聚集,以“立园满园”行动吹响了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冲锋号。金地威新在“园中园”实际运营过程中,从培育链主企业、招引链属企业、推动产业建圈强链方面,可谓与成都“一拍即合”。产业招引过程中,这个来自沿海的企业从招商大模型、精细化作战图、以商招商、“政企联动”,到多年沉淀生成的上万家企业组成的“企业数据库”,持续释放着资源效应。

以金地威新·成华创新基地为例,作为集工业机器人总部运营、研发设计、中试转化、生活服务于一体的新型产业公园社区,2024年9月一期开园首年,入驻企业就达到28家。截至今年3月,累计招引企业30余家,入住率达70%,A股全资及新三板上市企业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6家,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占比超60%。其中,不乏来自上海的小巨人企业选择落户成都,在金地威新安营扎寨。按照规划,2025年将计划完成园区一期一标企业满租,更好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其在成都布局的各大园区入驻率持续攀升。截至今年2月,金地威新产业·成都片区公司旗下园区新签及入驻总面积近8000㎡,产业涵盖智能制造、生物医药、能源设备制造等多个领域。更多上下游企业入驻园区,有效延长补充了细分特色产业链,提高企业参与积极性,让园区招商引资和做大特色产业同向而行。

锚定“零碳园区” 精耕细作

近两年,随着国家分时电价机制改革不断落地,工商业储能逐步成为新能源领域新的发展方向。为响应国家双碳目标,践行ESG理念,金地威新在产业园区能源结构优化转型中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为园区各类企业提供清洁、高效、绿色的电力能源。

在低碳园区建设的道路上,金地威新首先将分布式光伏在各园区屋顶落位投建,截至2023年12月,完成并网光伏总容量11兆瓦,全年绿色发电约800万KWh,CO2减排量超7200吨,相当于节约标准煤2500吨,等效植树量约50万棵。其中成都武侯科创园项目光伏建设装机450KW,年发电量约35万KWh,将占园区总用电量30%以上,为园区企业提供清洁能源,为项目节能减排贡献力量。

在分布式光伏探索的同时,金地威新在储能领域也在积极寻求提升零碳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首个储能项目在成都武侯科创园项目成功落地。项目充分利用现有土地空间和箱变资源,新建磷酸铁锂电池储能系统两套,采用户外机柜设计,运行容量为200kW/430kWh,充放电时间各为2小时,利用低谷时段从电网充满电,尖/高峰时段对用户电网进行放电。

据李漆介绍,该储能项目2023年12月完成调试,正式通电上线后可有效实现电网削峰填谷,也可为项目在极端天气限电、需求侧响应上,提升用能质量,保障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金地威新·武侯科创园

未来,金地威新拟在成华创新基地、温江智造园等项目结合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设备、幕墙光伏业务,力争绿色能源、智慧能源管理、节能减排等多领域协同发展,为入园企业提供更多降低生产能耗的服务,多措并举助力园区绿色发展。

当产业园区不再只是空间载体,而是生态共建者、价值创造者,其撬动的不仅是经济数据,更是“产城共生”的底气。

封面新闻记者 高美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封面新闻 incentive-icons
封面新闻
第一眼,看封面。了解权威信息,看真实新闻故事(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51120170004)。
329465文章数 887480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