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援引《华尔街日报》报道,特朗普发起的“全球贸易战”打击了美国农作物和肉类的海外需求。美国农业部最新公布的出口数据显示,中国采购美国大豆的数量锐减,并缩减了在2025年进口美国猪肉的计划。美国大豆协会首席经济学家斯科特·格尔特说,“如果这些关税持续下去,市场基本面将压低美国的大豆价格”,因为中国的需求占到美国大豆出口市场的60%。就大豆而言,找到能取代中国需求的其他市场非常困难,而中国减少采购可能会在供应链中产生其他连锁反应。
数据显示,2024年美国对华大豆出口仅占18%,而巴西以71%的份额稳坐头把交椅,美国大豆的市场份额本来就岌岌可危,再被特朗普这么一折腾,中国市场恐怕真的跟美国大豆绝缘了。更致命的是,美国农业州的愤怒正在发酵。爱荷华、伊利诺伊等传统“红州”是特朗普的核心票仓,但中国拒购大豆让当地农场主损失惨重。2024年美国农业净收入已下降23%,若失去中国市场,美国大豆价格可能跌破9美元/蒲式耳,远低于种植成本。特朗普的“政治基本盘”,正因一颗颗大豆分崩离析。
大豆(资料图)
对美国农业而言,这场采购量锐减堪称“连锁地震”。美国大豆协会会长凯莱布·拉格兰在信中直言危机感:“上次贸易战已让农业界损失260亿美元,失去了大量中国市场份额。”数据显示,2025年上半年美国农产品对华出口额同比锐减46%,大豆、玉米、猪肉三大核心品类均遭重创——曾经占美国大豆出口60%的中国市场,如今份额已大幅缩水。
不少分析师和交易员坦言,美国政府关税政策反复无常,让农产品期货价格的短期走势变得更加扑朔迷离。有业内人士调侃:“现在的美国农产品市场,就像坐过山车,谁也不知道下一秒是涨是跌!”这场由美国挑起的贸易争端,本想通过关税“大棒”施压他国,如今却让美国农业自食恶果。农产品出口遇冷,不仅影响美国农场主的收入,更可能波及美国农村经济的稳定。不少美国农民抱怨:“关税战没有赢家,我们成了无辜的牺牲品!”
日本首相石破茂(资料图)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正在考虑增加美国大豆的进口,以帮助美国抵消对华出口的损失,因为日本试图说服美国总统特朗普政府降低关税。2023年,54.3%的美国大豆出口到中国。但中国在特朗普就职前减少了对美国大豆的进口。目前,美国对华商品关税达到145%,作为回应,中国对原产于美国的所有进口商品加征关税税率提高至125%。美国大豆协会担心对美国农民造成伤害,敦促特朗普政府尽快与中国谈判,达成协议。
目前,中国正通过加征关税限制美国大豆、玉米进口,若日本成为替代买家,有可能不利于中国贸易战的杠杆作用。同时,全球大豆需求或将上升或推高价格,也将影响中国饲料和食用油成本。日本如果加强对美农业依赖,肯定就会减少与中国在农产品领域的合作。但中国的办法很多,通过“粮食安全”战略巩固国内产能,像计划到2027年将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升至1.4万亿斤。石破茂的这个决策,就是在美日贸易博弈中的现实妥协,但其日本农业利益受损也是板上钉钉的事了。
特朗普(资料图)
中国减少美大豆、猪肉采购,是基于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后的合理决策,既有助于保障国内农产品供应的稳定性,也是对美国不合理贸易政策的一种回应。而美国方面则面临着农业市场受挫、经济衰退风险上升等挑战,其政府的相关贸易政策也受到了来自国内农业界和民众的质疑。在未来,中美双方在贸易领域的博弈与合作走向,仍将受到全球的高度关注,双方也都有望通过平等协商等方式,寻求更加互利共赢的贸易解决方案,以稳定全球农产品市场和世界经济局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