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这堂课,我们“搬砖”去!‌

0
分享至

“原来搬砖真能‘卷’出学问!”近日,湖北工程学院南校区工地上热闹非凡。土木工程专业学生梁好和30余名师生组成的“党员攻坚队”,硬是把8吨废弃混凝土“玩”出了新花样——1100块再生砖铺成300平方米的“会呼吸停车场”,让劳动教育在叮叮当当的敲打声中“破圈”。‌

“劳动教育不能光扫扫地、种种树!”土木工程学院和基建后勤处双方的主要负责人一合计,盯上了校园南区的建筑垃圾山:“废混凝土堆成山,学生专业正对口,这不就是现成的‘活教材’?”

两支队伍一拍即合,把党组织会议直接开到工地。党员教师黄浩带着学生泡在实验室3个月,废料破碎筛分、配比调试……“混凝土差1%,砖块寿命差10年!”后勤老师傅杨新宏手把手教学生操作搅拌机,工地秒变“露天课堂”。学生曾祥杰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蜂巢式铺法透水率提升40%”“砖缝填土必须压实3遍”——膝盖上的泥印成了她的“劳动勋章”。

这场“搬砖行动”藏着三重“小心机”:双导师上阵‌,专业课教师讲配比,后勤师傅教实操,劳动现场随时切换“理论+实践”模式;三本账算明白‌,废料转化率90%、省下2.3万元采购费、减碳6.8吨,学生边搬砖边学成本核算;党徽亮在工地上‌,党员师生包揽最难的砖缝填土工序,汗水浸透的党徽在阳光下格外醒目。

当最后一车废料清空,原本坑洼的水泥地变身“海绵停车场”,学生却有了意外收获——47份劳动日志,“团队协作”“专业价值”成为高频词。更让院长路亚妮惊喜的是,劳动教育“长”出了新课程:《土木工程材料》新增“固废再生”实验模块,学生社团自发研究起老旧设施改造。

停车场翻新完成后恰逢暴雨,雨水顺着砖缝渗入地下,新铺的停车场竟未形成一处积水。蹲在砖块旁的学生柯善波突然喊起来:“快看!草芽顶破混凝土裂缝了!”这个瞬间被路亚妮写进教案:“劳动教育就像这些草芽,只有扎根真实土壤,才能长出生命力量。”

“自己造的砖,要铺在自己走过的路上!”阳光下,砖缝里的草苗随风摇曳,正如这场特别的思政课——当党建红遇上专业蓝,当废料堆变成练兵场,劳动教育终将在年轻人心里扎下最深的根。(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 记者 程墨 通讯员 汤斐)

作者:程墨 汤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教育新闻网 incentive-icons
中国教育新闻网
教育部直属中国教育报刊社主管
66334文章数 1254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