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2025腾冲科学家论坛·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区域高质量发展(怒江)专题活动的4场平行活动举行。围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国家公园建设”“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碳价值转化和绿色金融”“生物多样性保护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高端旅游发展”等议题在怒江州泸水市举行。平行活动通过专题报告、圆桌对话等环节展开深入研讨,为云南生态旅游创新发展注入新动能。
“生物多样性保护与高端旅游发展平行活动”在专题报告环节,学界权威与业界专家展开深度对话。活动围绕乡村旅居、体育旅居、艺术旅居、探险旅游、研学旅游、公路旅行等产品业态创新路径和服务创优的方法,阐释保护与开发的怒江实践。
国际旅游研究院会士保继刚等7位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立足怒江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提出了旅游减贫、新一代人工智能助力旅游业转型升级、促进重点文旅项目运营开发、打造“秘境怒江户外天堂”旅游品牌等建议,推动怒江乡村旅居、户外运动、农文旅融合等旅游业态发展,持续营造“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体验场景,将论坛的科学势能转化为文旅户外产业发展动能。
圆桌对话环节在云南省旅游规划院院长蒙睿主持下,政企学研代表围绕就生态旅游的痛点难点展开头脑风暴。河南省人民政府原参事、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二级教授郑泰森,云南省旅投公司总经理王若鸣等嘉宾,就生态承载力评估、濒危物种保护性开发等议题建言献策,提出建立动态监测系统、开发生态研学产品等创新方案。
活动期间举行的战略合作签约仪式,促成多个生态旅游项目落地。会后接受专访的杨宇明教授针对怒江生态承载力动态管理、濒危物种保护性开发等问题进一步阐释可持续开发理念:在云南红豆杉保护中建议推行试点种子认领计划,通过组培技术实现种群扩繁;针对观鸟旅游制定生态导则,科学管控光污染与噪声干扰;依托铁青树人工繁育技术构建“种植-加工-观光”产业链,真正实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良性循环。
本次活动通过搭建跨领域对话平台,不仅为怒江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提供智力支撑,更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绿色金融创新等方面形成可复制经验,推动相关领域实现新的突破与发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