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1953年夏天,福州的纺织厂老板刘添贵花了区区六百百元就从他人手中买下了忠武路附近的一座二层观海别墅。这个地段位于该地区传统富人区,位置极佳,让他心里暗自得意。
然而没过几天,刘老板就笑不出来了。每次出门,附近居民都用奇怪的眼神看他,让他摸不着头脑。终于有好心人告诉他真相:「你买的这栋房子是个『鬼楼』!」
原来三十年前,一位名叫波尔的英国商人购下这块地,投入巨资建造了这座西式洋楼。别墅落成后,波尔与他的中国情人迫不及待搬了进去,但没多久两人就离奇丧命。
当时,几个胆大的邻居跟着警察进去查看,结果都被吓坏了。他们好几天都睡不着觉,因为死者的惨状太过骇人——据说鲜血遍地,连身体里的某些部位都流了出来。
从那以后,这座漂亮的别墅晚上无人敢靠近,流传着闹鬼的传说,成为人人避之不及的"凶宅"。
刘添贵听完这些话,不禁毛骨悚然。他本以为自己捡了大便宜,谁知道反而成了大冤种。不管闹鬼传言是真是假,最大的问题是以后没人敢买这房子,自己的钱可能打了水漂。
想到这里,刘老板气得直跺脚,立刻去找前房主要求退钱。不过那个精明的卖家早已不知去向,刘老板懊悔不已,简直肠子都悔青了——这房子既不敢住,又卖不出去,该怎么办才好?
经过一番思索,刘添贵觉得事不宜迟,便花钱请人将房子彻底清洁修整了一番,又请道士来做了法事,但他和家人始终没勇气搬进去住。想租也租不出去,想卖也卖不掉,只能让那漂亮别墅暂时空置着。
1953年8月10日,柏家来了一位客人——多年未见、现已是军人干部的侄子陈昌明。
陈昌明见到姑丈后说:「姑丈,好久不见。家里父母来信说给我安排了相亲,军区给我批了二十多天假,还让我战友小王陪我一起回老家。今天路过福州,想起您一家人,就带了些小礼物来看望您。」
刘添贵闻言大喜:这侄子有出息了,年纪轻轻就在华东军区当上了营级参谋,前途不可限量。我如今被人称作民族资本家,将来境遇如何还难说,有个当军官的亲戚,说不定日后能沾光,至少有困难时能帮着说句话。
刘添贵兴高采烈地亲自去中山路的春和楼饭店,安排了一桌丰盛的海鲜宴招待他们。席间,全家人忆往昔谈现在,气氛热烈欢快。酒足饭饱后开始商量客人住宿问题,刘添贵豪爽地提议带陈昌明和小王去住高档酒店。
陈昌明连忙推辞:「姑丈,太破费了。我们有纪律规定,不能住高档饭店的。在旅社凑合一晚就行,反正明天就回老家了。」
刘老板心里过意不去,但家里房间确实有限,腾不出空房,只好将两人送去了旅社。
没想到,陈昌明在旅社刚睡没几个小时,可能是海鲜过敏,开始剧烈呕吐腹泻。折腾到深夜,情况越来越严重,只好在小王陪同下赶去医院就诊。
第二天,医生允许陈昌明出院。刘添贵得知消息后心中愧疚,立即赶到医院接人。看到侄子虚弱的样子,刘添贵担心他现在坐车回老家身体吃不消,便劝他在福州多休养几天,等身体恢复了再启程。
陈昌明思考片刻,觉得姑丈说得有道理,便和小王回到旅社休息了。刘添贵买了些水果,提着去旅社探望,看到那里条件实在简陋,不适合养病,便坚持要他们搬去条件好些的酒店住几天。
陈昌明连忙推辞:「按部队规定,我们不能住高档酒店,这违反纪律。」随后又补充道:「如果姑丈真想帮忙,有没有什么安静没人打扰的地方,让我们住几天就行了。」
刘添贵一听这话,脑中立刻闪过几个月前买下的那座别墅,嘴角微微上扬:「地方倒是有,就怕你们不敢住!」
两人好奇地问为何,刘添贵便把海滨别墅死过人而且据说闹鬼的事情全都告诉了他们。
小王听完忍不住笑出声,拍了拍腰间的枪套说:「这不都是封建迷信吗?什么鬼神之说,我们带着枪,别说鬼了,就是土匪见了都得绕道走!」
陈昌明立即附和:「我们军人就应该破除迷信,树立新风尚。姑丈,就让我们去那里住几天吧,正好也帮您镇镇宅子。」
刘添贵犹豫再三,最终经不住小王的调侃,只好叫司机蓝向武开车将两个年轻人送到了那座「鬼楼」。
没想到这一住竟出了大事,次日早晨传来了令人震惊的消息——陈昌明突然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