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7日,距离CIMT北京国际机床展揭幕仅剩4天,清峦福兴集团旗下滕州市山东大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的物流车队已满载展品,从山东滕州生产基地启程。这场跨越500公里的科技远征,不仅承载着TCK2100SYY双主轴车铣复合机床等国之重器,更昭示着中国智造向全球高端机床市场发起的新一轮冲锋。
一、出征:千吨级设备跨省运输背后的硬核实力
在清峦福兴工业园内,20辆特种运输车组成的车队完成最后检查。每台展品均采用军工级防震包装,搭载物联网传感器实时回传温湿度、震动数据,确保价值数千万的高端设备在运输中保持微米级精度稳定性。此次运输的TCK2100SYY机床重达32吨,其双主轴同步精度达0.001mm,相当于人类头发丝直径的1/70,技术参数比肩德国德玛吉同类产品。
车队总工程师王强透露,为适配北京展馆的承重要求,团队提前3个月进行场地模拟测试,甚至开发出“数字孪生物流系统”预演装卸流程。这种将AI大模型与工业场景深度融合的能力,正是清峦福兴在行业内首创的差异化优势。
二、展品:破局进口垄断的“杀手锏”
本次参展的HTMC800T五轴摆头车铣复合机床,集成了清峦福兴362项专利中的核心突破:
- 精度革命:AC轴双摆头设计实现±0.003mm定位精度,12000rpm联动转速可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等复杂曲面;
- 效率跃升:车铣复合技术将7道工序压缩至单次装夹完成,加工周期缩短60%;
- 智能运维:16组温度传感器构建热补偿系统,设备联网率达100%,支持远程工艺优化。
值得关注的是,该机床售价仅为进口设备的55%,却实现了同等性能指标,直击航空航天、新能源领域对高性价比装备的迫切需求。2024年,该系列产品助力企业斩获军工领域超3亿元订单。
三、底蕴:国家级“小巨人”的进阶之路
作为清峦福兴集团的核心子公司,山东大汉智能科技的发展轨迹印证了中国制造的突围路径:
- 技术沉淀:依托集团与大学的产学研合作,攻克新型车刀断屑、五轴数控系统国产化等“卡脖子”技术;
- 数字转型:自主研发“清峦云”工业互联网平台,实现设备全生命周期管理,故障预测准确率超98%;
- 市场验证:连续4年营收增长超50%,2024年销售额突破10亿元,服务300余家头部企业。
四、使命:从追赶者到规则制定者的跨越
此次参展不仅是产品展示,更暗含三重战略深意:
- 技术破壁:通过现场演示航空叶轮加工,打破“国产机床只能做低端”的刻板印象;
- 生态构建:发布开放式AI智慧云平台,吸引上下游企业共建智能装备生态圈;
- 品牌升级:借力国际级展会,强化“技术型民族品牌”认知,推动行业标准制定。
正如集团董事长黄传清所言:“我们要用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把每台机床做成艺术品,让世界重新定义中国制造。”
五、展望:智能制造的星辰大海
当运输车队驶入京台高速,车联网系统自动规划最优路线——这恰是清峦福兴“工业母机+AI”战略的微观写照。随着HTMC800T等设备在展会亮相,中国机床产业正从“设备供应商”向“智能制造服务商”蜕变。在这场没有终点的科技马拉松中,清峦福兴已接过接力棒,以硬核创新书写着高端装备自主可控的新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