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月 16 日,CDE 官网显示,礼来的 IL-23 单抗米吉珠单抗(Mirikizumab)在国内递交了一项新适应症上市申请。根据该药临床研究进展推测,本次申报的新适应症可能为溃疡性结肠炎。公开资料显示,这是礼来研发的IL-23抑制剂,该疗法曾被Evalulate列为10大潜在重磅疗法之一。
此前,国内已有 4 款 IL-23 靶向药获批上市,分别为:强生的古塞奇尤单抗和乌司奴单抗,获批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和克罗恩病;康哲药业引进的替瑞奇珠单抗,获批治疗斑块状银屑病;艾伯维的利生奇珠单抗,今年 3 月刚在国内获批治疗克罗恩病。
截图来源:CDE 官网
米吉珠单抗可通过选择性靶向 IL-23 的 p19 亚基,阻断与 IL-23 受体的相互作用,抑制促炎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释放,从而控制炎症。2023 年,该药相继在日本、欧盟、美国获批,用于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25 年以来,其又在欧美日获批治疗克罗恩病。
在国内,米吉珠单抗在去年 10 月首次申报上市,并同时申报了静脉注射和皮下注射两种剂型,用于治疗克罗恩病。本次申报的新适应症推测为溃疡性结肠炎。
米吉珠单抗溃疡性结肠炎适应症的 FDA 获批是基于 LUCENT 项目的结果,该研究旨在评估米吉珠单抗在中度至重度活动性溃疡性结肠炎 (UC) 成人患者中的疗效和安全性。LUCENT 项目包括两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Ⅲ期临床试验:一项是为期 12 周的诱导研究 (UC-1) ;另一项是为期 40 周的维持研究 (UC-2),共持续治疗 52 周。
数据显示,在 UC-1 研究中,经过 12 周的治疗后:米吉珠单抗组有 24% 的患者获得临床缓解(vs 15%),65% 的患者获得临床反应(vs 43%),34% 的患者获得内镜检查改善 (vs 21%),25% 的患者获得组织学内镜黏膜改善 (vs 14%),均高于安慰剂组。
在 UC-2 研究中,接受米吉珠单抗治疗 40 周后,51% 的患者获得临床缓解,而安慰剂组为 27%。事后分析显示,在一年治疗后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中,99% 的患者至少在之前的 12 周内未使用类固醇。
此外,米吉珠单抗组有 50% 的患者达到不使用皮质类固醇的临床缓解 (vs 27%),58% 的患者内镜检查结果改善(vs 30%)。在第 12 周达到临床缓解的患者中,66% 的患者维持临床缓解(vs 40%)。43% 的患者组织学内镜黏膜改善 (vs 22%)。
来源:Insight 数据库
内容合作 :阿杰 13051235100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