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之际,一个引人注目的外交动作正在上演:4月14日,中方领导人开启2025年首访,首站就选择了邻国越南。此时的国际贸易形势可谓风云激荡——美国刚刚将对华关税提升至145%,同时还在威胁对越南等国征收46%的高额关税。
在这个微妙的时间节点,越南的选择格外引人关注。这个被美国寄予厚望的"去中国化"支点,没有因为华盛顿的压力而动摇,反而与中国签署了多达45项合作协议,展现出坚定的务实合作意愿。
从目前公开的信息来看,这45项协议涵盖了互联互通、人工智能、海关检验检疫、农产品贸易、文化体育、民生、人力资源开发和媒体等多个领域。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双方计划于2026年开始合作建设连接两国的高速铁路项目。这些协议的签署,将进一步深化中越产业链供应链合作。
从基础设施的战略对接,到数字技术的深度兼容;从商品要素的自由流动,到制度层面的开放协同。中越正在供应链韧性构建和互联互通合作等方面打造越来越牢固的发展纽带。
数据显示,中国已连续20多年保持越南最大贸易伙伴地位,2024年双边贸易额突破2600亿美元。中国在越投资项目达955个,累计投资金额超过310亿美元,在114个对越投资国家和地区中位居第一。
这种深化合作的态势,与美国近期的动作形成鲜明对比。华盛顿最近频频调整关税政策,在宣布对全球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后,又匆忙暂缓90天,转而重点接触越南、印度、日本、韩国四国,试图在中国周边打造所谓的"关税同盟"。其中,对越南的施压尤为明显。
大家都知道,越南的出口占GDP的90%,是典型的出口导向型经济。美国市场尤其关键,2024年越南对美出口1366亿美元,占其总出口的三分之一,其中纺织品出口37%全靠美国。如果46%关税真的落地,越南的纺织、电子、鞋类等支柱产业将直接“断奶”。
据越南国家统计局估算,关税一旦实施,越南2025年出口可能缩水20%,GDP增长率从6.5%跌到4.5%,新增失业人口可能高达30万。更惨的是,越南的产业链高度依赖中国,60%的原材料从中国进口,如果跟美国硬刚,原材料成本飙升,越南的竞争力会雪上加霜。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越南选择与中国深化合作就显得格外有意义。一方面,这些协议将帮助越南分散市场风险。比如在农产品贸易方面,2024年越南对华出口的果蔬、水产品金额分别达到41亿美元和14亿美元,同比增长28.7%和23.2%。
另一方面,中越之间便利的运输条件也为双边贸易提供了独特优势。从友谊关口岸通关后只需6小时,货物就能抵达河内。2024年12月开通的钦州港至海防港"直通船"更是将海运时间缩短到8小时左右。
更重要的是,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越南承诺对中国91.3%的农产品最终取消关税,中国也承诺对越南92.6%的农产品实行零关税。这种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正在为双方经贸关系注入新的活力。
对越南而言,与中国加强合作不仅能够对冲美国关税带来的冲击,更能借助中国市场推动产业升级。比如在数字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的合作,将帮助越南在全球产业链中占据更有利的位置。
说到底,越南这波操作,核心就是两个字:务实。特朗普想用关税大棒逼越南“站队”,但越南不是傻子。它很清楚,美国的“去中国化”战略,表面上是拉拢,实际上是把越南当棋子用。一旦越南真跟中国“切割”,自己的供应链断裂,出口市场崩盘,经济直接“休克”。反过来,中国作为越南的最大贸易伙伴和投资国,提供的不仅是市场,还有实打实的基建、技术和资金支持。而这45个大单,就是中越互利共赢的铁证。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