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略萨逝世|我写作,因为我不快乐

0
分享至


对于中国的读者来说,拉美文学爆炸一定不陌生,它不仅诞生了几位享誉世界的大师,还让世界看到了英法美文学以外,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学成为主流的可能性。这场文学运动起源于上世纪60年代,许多人认为,正是略萨的小说《城市与狗》(1962)开启了这场“爆炸”,而半个多世纪后略萨的逝世,也正式标志着这场文学运动的落幕。

他曾几度到访过中国,还写信给中国读者们:我从来没想到我写的故事能到达如此遥远的地方……现在我知道了,中国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非常强大的国家。在她的众多人口中,有一些读者与我共同分享我在我的小说中创作的那个神奇的世界,这对我花费了那么多时间、付出了那么多努力写我的故事和长篇小说,是一种莫大的补偿。

下文中,我们摘选了《巴黎评论》对略萨的采访,在访谈中,略萨真诚、质朴地回答着文学对于他而言的意义,以及他对待写作那严肃、诚恳、持之以恒的态度。他说,"周一到周六,我集中写手头的小说,星期天上午写杂志文章,短文随笔”,这种斯巴达式的作息几乎从未中断过。

略萨也曾怀疑过是否要走职业作家的道路,也表示自己是一个“缺乏自信的人”,但他最终下定决心,把自己的人生奉献给文学,“如果某一个作家决心把一切献给这份职业,那就要倾其所有为文学服务”。

他的朋友恩里克·盖尔西在其逝世之后,回忆半个月前略萨度过他89岁生日时的情形:“他快乐地度过了这一天,他亲密的朋友们都围着他,他吃着蛋糕,那天我们开玩笑说他还有89年的生命,他度过了漫长、富有成就和自由的一生。”

本文摘选自《巴黎评论·作家访谈4》。经出版社授权推送。小标题为编者所拟,篇幅所限内容有所删减。


1936年3月28日-2025年4月13日

01

我总有一种感觉,某些故事会降临到我身上

《巴黎评论》:你是一位著名作家,你的读者对你的作品是很熟悉的。那么,能否谈谈你自己都读些什么书?

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过去这几年,我的阅读经验比较奇特。我注意到,同代人作品读得越来越少,反而越来越关注以前的作家。我读过的十九世纪作品远远多于二十世纪的作品。最近,相较于文学,我的时间更多花在阅读随笔和历史上。至于为什么读这些书,我倒没有仔细想过……有时是因为写作这个行当。

我的写作计划联系着十九世纪:我要写一篇关于雨果的《悲惨世界》的文章,还计划根据弗洛拉·特里斯坦的生平写一部小说。特里斯坦是个法裔秘鲁人、社会改革家,还是一位后世所说的“女性主义者”。不过可能另有原因:十来岁的时候,你觉得享受这世界的时间都在前头,无休无止,可年过五十,你就发现日子屈指可数,必须精挑细选。可能就是这个缘故,我不大读当代作家的东西。

《巴黎评论》:不过,在你读过的当代作家之中,有没有让你特别崇敬的?

略萨我年轻时,曾经是萨特的热忱读者,还读了不少美国小说家的作品,特别是“迷惘的一代”——福克纳、海明威、菲茨杰拉德、多斯·帕索斯,尤其是福克纳。年轻时读过的作家里,有少数几位至今我仍旧看重,他算其中一位。重读他的作品,从来没让我失望过,重读其他作家,间或也有这种感觉,比如海明威。

现在我不会再读萨特了。跟此后我的阅读相比,他的小说过时了,失去了主要价值。至于他的论文,我觉得大部分都没那么重要了,只有一篇是例外,那就是《圣热内:喜剧家或殉道者》,我至今还喜欢。萨特的文字充满着矛盾、模糊、言不及义和旁逸斜出,而福克纳的作品永远不会出现这些情况。

福克纳是头一位迫使我阅读时手握纸笔的作家,因为他的写作技术让我震惊。他也是头一个我有意识地重构他作品的小说家,比如我会追踪时间组织方式,辨识时空如何交错、怎样打破叙事,以及他从不同视角讲故事,创造暧昧含混效果,赋予故事深度的能力。作为一个拉美人,我觉得读福克纳,对我而言非常有用,因为他的书蕴藏了一个描述技巧的宝库,可供我拣选,而我所要描述的世界,从某种意义上讲,跟福克纳笔下的世界,差别并不那么大。

当然此后,我也带着强烈的激情阅读十九世纪的小说家:福楼拜、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托尔斯泰、司汤达、霍桑、狄更斯、梅尔维尔。我到现在还是十九世纪作家们如饥似渴的读者。


《巴黎评论》:是作者挑选作品主题,还是主题挑选作者?

略萨就我所知,我相信是主题挑选作者。我总有一种感觉,某些故事会降临到我身上;你无法忽略它们,因为这些故事以某种隐秘的方式,联系着你最根本的人生经验——这不容易解释。

举个例子,我还是少年时在利马的莱昂西奥·普拉多军事学校待过一段时间,那段经历带给我一种写作的真正需求和着魔似的欲望。从许多方面说,那都是一段极端伤痛的经历,标志着我少年时代的结束——再一次发现我的国家里,社会暴力肆虐,到处都是苦难,构成社会的是绝然对立的社会、文化和种族派别,它们时不时爆发出凶险的恶斗。我猜这段经历对我产生了影响;非常肯定的是,它赋予了我创作和发明的需求。

直到现在,我的所有作品大体都是这样。我从没觉得我可以理智、平和地下决心写一个故事。相反,某些人或某些事会骤然降临到我身上,要求我特别关注,有时候这种体验来自梦境或阅读。这就是为什么我经常讲到在文学创作过程中,那些纯粹非理性因素具有重大的意义。我相信,这种非理性也能传递给读者。我希望,别人读我的小说,也会有我阅读那些我所钟爱的作品时的感受。

让我心仪的小说,不是通过智慧或理性触动我,而是让我心驰神往。有些故事可以完全击垮我的批评能力,让我沉浸在悬念之中。我爱读这类小说,也爱写这类小说。我认为融合到行动和故事里的思想因素非常重要,在小说中也必不可少,但故事不能靠观念吸引读者,靠的是色彩,靠的是它激起的情感,靠的是它能产生的悬念和神秘。

在我看来,小说的基本技巧就在于如何创造这种效果,换句话说就是尽可能缩短、甚至消弭故事和读者之间的距离。在这个意义上,我是个十九世纪的作家。小说对我而言,依旧是冒险小说。读这种小说,就需要我刚刚描述过的那种特定方式。

02

对我而言,灵感来自有规律的劳作

《巴黎评论》:能跟我们介绍一下你的工作习惯吗?你如何写作?一部小说是怎么酝酿出来的?

略萨首先得做一场白日梦,只在头脑中反复思量某个人或某个情景。然后开始记笔记,简要写出叙事线索:某人进入场景,然后离开,他做了什么事。等动笔写小说时,我会列出故事大纲——这份大纲不需要严格遵守,等进入写作进程后再做总体调整,但有了这份大纲我才能动笔。而后我把故事连缀起来,全不费心去思考风格的问题,只是不断地写、重写一样的场景,构想出全然矛盾的情境……

基本素材对我有帮助,帮我定下心来。但创作过程里,写这部分最难。在这个阶段,我非常慎重,往往不知道将出现什么样的结果。初稿是在焦虑状态下写出来的。一旦完成初稿,可能一切都变化了——初稿耗时长久,《世界末日之战》的初稿写了近两年。那时候,我就知道故事已经在那儿了,就埋没在被我称为“我的熔岩”的初稿底下。

那真是一片混沌,但小说就在里面,埋没在一堆死气沉沉的要素、可能会去掉的冗余场景,还有那些从不同视角、通过不同角色重复多次的场景里。初稿乱作一团,只有我自己读得懂。可故事正在深处孕育着。你得把它和多余的东西剥离开,洗涤干净,这部分工作最叫人高兴。

从那时起,每次写作的时间可能越拖越长,写初稿时的那种焦虑和紧张消失了。我想,可能我喜爱的不是写故事本身,而是重写、编辑、修正……我觉得那才是写作中最有创造性的部分。我从不知道一个故事什么时候才能写完。原以为花几个月就能写出的短篇,结果可能消耗我几年的时间。当我开始感到再不赶快煞尾,小说就会反过来控制我,这时候小说就要写完了。当我达到饱和,当我竭尽全力,当我即将承受不住时,故事就算完成了。

《巴黎评论》:你是用笔写,还是用打字机,或者交替进行?

略萨工作起头时,我用笔写。我一般在上午工作,一天里最初几个小时,我一般在用笔写作。早晨几个小时是最有创造力的。但我从来没法这样工作两个小时以上——手会写酸。然后我把手写的东西打出来,边录入边修改;可能这就是重写的第一阶段。但我总是留下手写的几行,第二天就能从前一天结束的地方开始打字。启动打字机能制造一种特殊的动感——就像热身练习。


《巴黎评论》:海明威也用同样的办法,总是留下写了一半的句子,重新提笔时可以接上前一天的思路……

略萨没错,他认为永远不要把头脑里的全部写下来,这样第二天开头更容易。对我来说,最难的部分总是开头。早晨你得重新搭上思路,为此难免焦虑……可如果先做点机械性的事,工作就已经开始了,机器也就转起来了。

但不论如何,我会保持严格的工作日程。每天清晨到下午两点,我都待在书房里。这几个小时对我而言是神圣的。但我也不是一直奋笔疾书;有时我在修改,或做笔记,但总是在有条不紊地工作着。当然,有些日子创作顺手,有些日子很糟糕。但我每天都要工作,即使没有任何新想法,我也会花时间修改、做笔记,等等……有时我会重写已经完成的片段,哪怕只是改改标点。

周一到周六,我集中写手头的小说,星期天上午写杂志文章,短文随笔。我尽量把这类工作限定在星期天这段时间,好让它不影响一周其他时间内的小说创作。有时候,我边听古典音乐边做笔记,只要里面没有唱词。自从我的住所喧闹起来,我就开始了这种安排。早晨我一个人工作,谁也不进我的书房。甚至电话我也不接。要是不这么办,生活即刻沦为人间地狱。你无法想象我要接到多少电话会多少客。大家都认识这栋房子。我的住所已经很不幸地变成了公共空间。

《巴黎评论》:这种斯巴达式的作息安排从不间断吗?

略萨似乎没间断过,我不知道自己能否用别的方式工作。假如坐等灵感降临,那我一本书也写不出来。对我而言,灵感来自有规律的劳作。这套按时计日的作息安排,不管是不是令人欢欣快乐,至少让我能投入工作。

《巴黎评论》:记得维克多·雨果,还有其他不少作家,都相信灵感的神奇力量。加西亚·马尔克斯说他和《百年孤独》搏斗了很多年,后来有一次他坐车去阿卡普尔科,他说在路上这部小说一下子从脑子里跳了出来。你提到对你来说,灵感是遵守纪律的结果,那你有没有听说过著名的“灵光一现”这种说法?

略萨我没遇到过这种情况。我的写作过程要慢得多。起初相对模糊,处在惴惴不安的状态,谨慎而好奇。在迷惑和模糊的状态下,有种东西引起了我的兴趣、好奇心和精神,而后它就转变成了工作、读书卡片和故事大纲。

再后来,等手边有了提纲,我开始理出思路,那种发散、模糊的东西仍旧存在。所谓“灵光一现”只出现在写作当中。任何时候,唯有辛勤劳作才能释放……这种敏锐的洞察力与兴奋感,这种兴奋感能带来启示、答案和灵光。

等我专注于某个故事已有一段日子,终于触碰到它的核心了,那时候就会真切地发生变化。故事不再是冰冷的,与我不相干的,相反,它变得那么有生命力、那么重要,仿佛我所有的经历都和手头的创作有关。这个时候,我的见闻、阅读,似乎都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帮助我写作。我仿佛成了吞噬现实的贪食者。

可为了达到这一步,必须首先经历工作对我的洗礼。长久以来,我都过着双重生活,手边的事情无数,但心里始终惦念着写作。当然,有时会着魔太深,显得有些神经质。这时候就得看场电影,放松一下。紧张工作一天之后,往往内心激荡不已,这时候看电影对我很有助益。

03

我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持之以恒

《巴黎评论》:几年前你发表过一篇散文,你说文学是一种激情,这种激情是排他性的,要求毫无保留地牺牲一切。“第一等的任务不是生存,而是写作。”这让我想起葡萄牙诗人费尔南多•佩索阿的句子,他曾说道:“航海是一种必需,生活却未必如此。”

略萨你可以说写作是一种必需,而生活未必如此……或许应该讲讲我自己的一些事,好让大家更理解我。

文学对我一直很重要,从小时候起就是这样。但即便求学时读了不少书,也写了挺多东西,我也从没想过有一天会完全投身文学,因为那时候,专事写作对一个拉美人来说是很奢侈的事,对一个秘鲁人尤甚。那时我还有其他目标:想从事法律工作,或者当个教授、记者。

那时我接受了,虽然写作对个人是根本性的事,但我可以把它放在不重要的位置上。但读完大学,我拿着奖学金到了欧洲之后,我认识到假如今后还这么定位,那我就永远也成不了作家;唯一的办法,就是下定决心,不止把文学当成嗜好,而是当成自己的主业。

直到这个时候,我才决定完全献身文学。由于那时候没法靠文学养活自己,我决定去找份工作,但条件是让我有余裕的时间来写作,而不会占用我的全部精力。换句话说,我是根据作家这个定位来谋职的。我觉得,这一次下定决心,标志着我一生的转折,从那时起,我就有了写作的力量。那是一种精神层面的转变。这就是为什么说,文学对我而言是激情而非职业。当然,它也是一份工作,因为我以此为生。可即使写作不能糊口,我也会继续写下去。

文学不只是稻梁之谋。我相信,如果某一个作家决心把一切献给这份职业,那就要倾其所有为文学服务,而不是以文学服务于其他,这一点是至为关键的。有些人志不在此,只把文学当补充或点缀,甚至是一种博取声名和权力的手段。倘若是这样情况,他们在创作中将碰到阻碍,文学会反身报复,这样的人也无法自由、大胆、原创地写作。这就是为什么我要强调,投身文学必须毫无保留。

我的情况是个奇特的例证,下决心从事文学时,我本以为我选择了一条艰难的生活道路,从没想过凭着文学可以养活自己,更别说过上富足的日子。这似乎是个奇迹,至今我也不能全然释怀。为了写作,我原本并没抛下什么根本性的东西。还记得,去欧洲之前,在秘鲁时,因为不能写作,我那时多么懊丧、多么不愉快。我结婚很早,所以不得不碰上什么工作就干什么。我曾经同时兼着七份工!实际上,我当然没法写什么东西。

只有星期天、节假日能写上几笔,但大部分时间都花在跟文学无关的乏味的工作上,这让我特别沮丧。现今,每天清晨睁开眼,想到竟然能把一辈子的精力都花在给自己带来最大快乐的事情上,还可以靠它生活,而且活得还不错,我就感到惊喜不已。


《巴黎评论》:文学有没有让你成为有钱人?

略萨没有,我不是个有钱人。假如你拿作家的收入和企业总裁的收入作比较,或者跟别的行业里那些声名显赫的人,譬如秘鲁的斗牛士或顶级运动员的收入作比较,你就会发现,文学还是个薪酬菲薄的行当。

《巴黎评论》:有一次你提到,海明威每完成一本书,他就会感到空虚落寞、悲喜交集。你写完一本书的时候是什么感受?

略萨完全同感。我写完一本书时,会觉得空虚、难捱,因为这部小说早就成了我的一部分。一天接一天,我发现自己与小说之间已经剥离开了,仿佛是一个酒鬼被迫滴酒不沾。一部小说不只是一件附着物,它仿佛是生活本身,被突然从我身上撕扯下来。

只有一种办法可以治愈,那就是立即投身到其他工作里,由于我早就列出了成百上千的计划,所以这也不难。我总是立马转向新的工作,毫无间歇,我从不听凭上一本书和下一本书之间的空白点肆意深化。

《巴黎评论》:作为一个作家,你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什么?最大的缺陷又是什么?

略萨认为自己最大的优点是持之以恒:我能够极其勤奋地工作,取得原先以为自己无法企及的成果。至于最大的缺陷,我想是缺乏自信吧,这件事把我折磨得苦不堪言。

我需要用三到四年时间,才能写出一部小说——而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消磨在自我怀疑当中。时光过去了,但情况并没有改善;相反,我觉得自己越发自我批判、缺少信心。或许这就是我没变得自负起来的原因:愧疚之心太强了。

但我知道,我会一直写下去,直到死亡降临那一天。写作是我的天性。我的工作是我生活的基准。假如我不写作,那么毫无疑问,我肯定会举枪打爆自己的脑袋。我想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我想尝试胜过以往的更有趣、更精彩的冒险。我决不承认最好的岁月可能已经逝去了,我决不承认,哪怕证据摆在眼前。


略萨

《巴黎评论》你为什么写作?

略萨我写作,因为我不快乐。我写作,因为它是一种对抗不快乐的方法。

本文摘编自


《巴黎评论·作家访谈4》

作者:美国《巴黎评论》编辑部 编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品方:99读书人

译者: 马鸣谦 等

出版年: 2019-5


编辑 | 轻浊

图片来源于|《樱桃的滋味》《小亚细亚往事》《远方》

主编 | 魏冰心


知识 | 思想 凤 凰 读 书 文学 | 趣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吉米·巴特勒受伤期间,勇士队库里挑战库明加“重振精神”

吉米·巴特勒受伤期间,勇士队库里挑战库明加“重振精神”

好火子
2025-04-25 05:43:14
1-5惨败西甲首支降级队诞生:5年3降,大罗4000万卖队走人

1-5惨败西甲首支降级队诞生:5年3降,大罗4000万卖队走人

叶青足球世界
2025-04-25 06:50:27
五星高中生Shams:阿里纳斯的儿子遭遇严重车祸 已被送医治疗

五星高中生Shams:阿里纳斯的儿子遭遇严重车祸 已被送医治疗

直播吧
2025-04-25 02:30:50
王楠老公盛赞刘国梁:他从未花过国家一分钱,血压飙200还在工作

王楠老公盛赞刘国梁:他从未花过国家一分钱,血压飙200还在工作

林小湜体育频道
2025-04-24 18:29:14
有望留洋?曝17岁国少红星将试训法甲中资队!已在中超破门创纪录

有望留洋?曝17岁国少红星将试训法甲中资队!已在中超破门创纪录

我爱英超
2025-04-24 23:08:09
女子被同事故意关冷库后续:同事身份被扒,店被网暴,女子已离职

女子被同事故意关冷库后续:同事身份被扒,店被网暴,女子已离职

鋭娱之乐
2025-04-24 15:39:57
乌方拒割领土,川普如泼妇骂街,泽连斯基站到了十字路口

乌方拒割领土,川普如泼妇骂街,泽连斯基站到了十字路口

近距离
2025-04-24 10:37:51
时隔两年比亚迪又扔王炸,直接把一众人等炸晕!它是来搅局的吗?

时隔两年比亚迪又扔王炸,直接把一众人等炸晕!它是来搅局的吗?

三农老历
2025-04-25 04:28:50
迟迟等不到中方点头,吃了熊心豹子胆的石破茂,要到访个特殊地点

迟迟等不到中方点头,吃了熊心豹子胆的石破茂,要到访个特殊地点

兰妮搞笑分享
2025-04-24 23:18:23
韩国偷把中国稀土卖美国,遭限供警告,美方很恼火,我方回应亮了

韩国偷把中国稀土卖美国,遭限供警告,美方很恼火,我方回应亮了

石辰搞笑日常
2025-04-24 14:57:10
前“Google Brain”团队HR负责人Hwang:为什么中日韩员工很难在谷歌等硅谷大公司当高管?但印度裔就可以

前“Google Brain”团队HR负责人Hwang:为什么中日韩员工很难在谷歌等硅谷大公司当高管?但印度裔就可以

人工智能学家
2025-04-22 19:08:47
凌晨!美联储,重磅发布!107次提及“关税”

凌晨!美联储,重磅发布!107次提及“关税”

证券时报
2025-04-24 08:01:06
全网看直播捉奸,原配对小三高喊:我老公18cm,爽死你了吧

全网看直播捉奸,原配对小三高喊:我老公18cm,爽死你了吧

社会酱
2025-04-21 17:47:38
售价1999元起!Redmi Turbo4用户要哭了:这款Pro新品才是真爱

售价1999元起!Redmi Turbo4用户要哭了:这款Pro新品才是真爱

数评时代
2025-04-24 21:08:26
男子遭别车群殴后续:不和解改刑事,对方被判定全责,已刑拘一人

男子遭别车群殴后续:不和解改刑事,对方被判定全责,已刑拘一人

白昼说故事
2025-04-24 14:35:57
玥儿生日这天,黄春梅小s沉默,没祝福没文案,也没有爱屋及乌

玥儿生日这天,黄春梅小s沉默,没祝福没文案,也没有爱屋及乌

阿凫爱吐槽
2025-04-24 22:51:25
全国23.6万所幼儿园40天后将迎来历史性转变

全国23.6万所幼儿园40天后将迎来历史性转变

阿燕姐说育儿
2025-04-23 08:38:38
爆料广东队酝酿交易,上海有意得到徐杰,超级前锋有望投奔杜锋

爆料广东队酝酿交易,上海有意得到徐杰,超级前锋有望投奔杜锋

宗介说体育
2025-04-24 15:04:59
前职业网球运动员斯塔布斯:萨巴伦卡总是在输球后对团队冷嘲热讽

前职业网球运动员斯塔布斯:萨巴伦卡总是在输球后对团队冷嘲热讽

懂球帝
2025-04-24 14:58:14
值夜班的护士医生胆子有多大?网友:进了肿瘤科没有几个活着出去

值夜班的护士医生胆子有多大?网友:进了肿瘤科没有几个活着出去

娱乐圈人物大赏
2025-04-25 00:55:04
2025-04-25 07:07:00
凤凰读书 incentive-icons
凤凰读书
文字之美,精神之渊。
4641文章数 207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乌克兰基辅遭大规模袭击 已致12人死亡

头条要闻

乌克兰基辅遭大规模袭击 已致12人死亡

体育要闻

拒当黑八倒霉蛋!广厦又站到了辽宁面前

娱乐要闻

黄晓明生二胎!叶柯产女住上海高级医院

财经要闻

特朗普考虑对华关税分级方案

科技要闻

3.99万"白菜价",人形机器人半马亚军爆单

汽车要闻

纯电CLA L及Vision V概念车 奔驰这次玩大了

态度原创

本地
健康
时尚
旅游
公开课

本地新闻

云游湖北 | 汉川文旅新体验:千年陶艺邂逅湖光

唇疱疹和口腔溃疡是"同伙"吗?

比T恤更时髦,它才是2025最火的上衣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