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时报访谈丨张建平:“需求限制+政策协同”应对贸易战

0
分享至


——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丽娟

近期,特朗普政府“对等关税”政策引发的博弈再度升级。美国对中国商品的加税行为已突破合理范畴,不断以单边主义行径破坏国际贸易秩序。面对美方的步步紧逼,中国坚决采取反制措施,并明确表示,鉴于当前关税水平下,美国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性,若美方后续继续加征关税,中方将不予理会。

目前,全球众多国家已表达对美国贸易霸凌行为的不满,在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会议上,超45国赞成中国维护多边贸易体系的建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专访时表示,美国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让全球贸易发展蒙上阴影,也已实质性导致中国外贸企业难以正常开展交易,在此情况下,中方应通过“提高关税+需求限制+政策协同”的“组合拳”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

对全球贸易规模形成显著下拉效应

中国经济时报:美国加征关税对全球贸易发展有何影响?

张建平:美国频繁变动的关税措施,令众多外贸企业陷入无所适从的困境。企业难以预判未来的关税水平与贸易条件,这大幅抑制了企业间的外贸交易,对全球贸易规模形成显著下拉效应。

当下,美国挥舞的“关税大棒”已成为全球外贸市场最主要的不确定因素之一。此次美国针对全球加征关税,尽管各国所受关税影响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但这一举措已让全球贸易增长前景蒙上阴影。美国的做法不仅严重破坏了供需衔接,更对市场需求造成巨大冲击,在这种形势下,全球外贸出现较大幅度下滑已难以避免。

此外,美国的关税措施与贸易保护主义行径,加剧了全球市场的恐慌情绪。当前,美国市场恐慌指数已攀升至2020年春天的水平,叠加美国普遍存在的通货膨胀预期,美联储维持不降息的立场。在此情形下,全球经济增长预期持续走弱,消费者的消费信心亦遭受重创,进而对市场需求产生极大冲击,最终必然会反映为国际贸易规模的缩减。


“对等关税”实质为“讹诈关税”

中国经济时报:征收“对等关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主要有哪些方面?

张建平:当前美国对中国所施加的关税已非对等性质,无论是关税额度,还是贸易规模层面,均早已超出对等范畴。现阶段,可将其界定为“讹诈关税”。

此关税水平已实质性导致外贸企业难以正常开展交易。由于中国外贸企业身处高度竞争的市场环境,各行业平均利润率有限(当前普遍仅为百分之几),50%以上的关税税率已使国际贸易举步维艰,更遑论超100%以上的极端税率——这已然丧失贸易政策的合理意义,对中美双边贸易形成了显著阻碍。

商务部已明确表态,若美国继续以“数字游戏”加码关税,此类举措不仅毫无意义,更将沦为国际笑柄。中国将坚决持续反对美方此类无理行径。

在中美贸易中,机电产品将首当其冲受到影响。不过据最新消息,美国对原产于中国的部分商品不再征收125%的“对等关税”,其中主要包括部分机电产品。其他主要受影响的出口品类有以下几大类:一是纺织服装类,2024年出口额4686亿元,占比12.5%,含服装、鞋靴、假发等;二是家具玩具类,出口额4594.6亿元,占比12.3%,涉及家具、游戏及运动用品;三是金属及制品,出口额2150亿元,占比5.76%;四是运输设备类,出口额1800亿元,占比4.82%,包括集装箱、车辆、无人机等;五是个人电脑及低值商品,出口额1631亿元,占比4.37%;六是化学品及化工品,出口额1283亿元,占比3.44%;另有精密仪器、陶瓷玻璃、皮革制品等品类亦受波及。

在极端高关税壁垒冲击下,预计2025年二至三季度,中美货物贸易将受到较大影响,相关行业生产、贸易链条亦将承压,并可能进一步对就业及经济增长产生负面影响。

以政策“组合拳”进行反制

中国经济时报:中国如何应对美国此次加征关税?

张建平:特朗普政府以其所谓“交易的艺术”试图制造谈判筹码,无端加征关税。然而,这一策略在中国遭遇挫败,未能达到预期效果。中方始终秉持明确态度,主张以平等互惠原则开展磋商谈判。在谈判进展受阻背景下,中方通过“提高关税+需求限制+政策协同”的“组合拳”对美国采取了反制措施,目前取得了一定效果。

一是需求限制反制。基于中美货物贸易5∶1的顺逆差结构,单纯提高货物关税反制难以形成对等威慑,应以需求侧限制进行反制。鉴于美国在华服务贸易存在巨额顺差(如影视、教育、旅游),因此可以在服务贸易领域突破。目前中方已针对性采取“需求限制”策略,在文化领域缩减美国电影进口配额;发布赴美留学、旅游风险预警,这些针对服务贸易的措施能够对美国形成反制。

二是政策协同与长期布局。通过构建“清单管制+资质审查+市场准入限制”的政策矩阵,中方实现对美反制的精准性与持续性。中方可聚焦能源(如石油、天然气、煤炭)和农产品(如大豆、牛肉)等大宗商品,对部分美国企业实施出口资质限制及清单管制,精准打击其核心产业与市场份额。

未来应进一步强化内需驱动,深化区域经济合作,降低对美贸易依赖,从根本上增强抗风险韧性。

图片来源:摄图网授权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陈 波 王 彧 杨玉洋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曹 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经济时报 incentive-icons
中国经济时报
国研中心主办的综合性经济日报
40550文章数 63744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