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为什么东风-41从来没参加过阅兵?洲际导弹真正的实力,不靠摆拍

0
分享至

说个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事情,其实,东风-41根本就没有参加过阅兵

那么会有很多人问——这不是东风-41?又是什么?



这一点就很反常识了,对吧?但对于国庆阅兵从历史起源上来说,阅兵本身是一种国家力量集中展示的行为,最早可追溯到古代帝王出征前的点将、检阅,到了现代国家体系中,它的意义变成了三层:

第一、对外——展示国家的军事实力和战略意图:让“潜在敌对国家”看到你有没有家底,有多大底;向世界释放战略信号:我不是纸老虎,有胆你就试;通过新式装备公开亮相,向全球释放“我拥有XX能力”的威慑警告。

第二、对内——稳定军心、民心和政权合法性:向国内军队传达“核心掌控在手”,稳定军心;向老百姓传达“祖国强大、国防可靠”,提升国家认。

第三、对军工——加压与交卷:阅兵不是你想上就能上。上阅兵,是军工单位的“毕业设计”。武器要“可控”、“可量产”、“可调度”,这是对军工科研、装配、调度、保密、机动、维护系统的全链路检阅。

简单的说——国庆阅兵,是“讲给世界听的战争语言”、“讲给人民看的国家故事”、“讲给军工系统的期末考试”。



阅兵,更多的是一种仪式,而且,阅兵现场是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各国外宾通常都会到场的场合,安全实际上比枪中是不是有子弹更为重要。

枪中没弹药,难道车上也不载导弹吗?

这就得从导弹的设计来说了。一枚弹道导弹,内部装的最多的并不是那几百公斤的炸药,而是大量的推进剂。以一枚东风17导弹为例,全弹的战斗重量是15吨,而内部的推进剂则重达12吨。



我们可以把固体火箭发动机的推进剂叫做“药柱”、“推进剂”而实际上这些东西的主要成分都是炸药。一台固体火箭发动机如果在设计工况内点燃工作,是可以按照需求推动弹道导弹飞行的,但如果不按照工况,在破裂、爆损的情况下工作,这些“发动机”也就和炸弹没有什么两样了。



所以这东西如果出状况也就不是闹着玩的了。而且和实战不同,在阅兵的时候导弹发射车的密度过高,基本上是没有任何安全间隔的。



如果某一辆车中的实弹出问题,那么会立刻波及到其他车辆中的弹药,这样后果就是不堪设想的了。

以我们的东风-5B为例子来说,这是一种以液氢、液氧为燃料的液体动力导弹,其实也很难在展示期间加注燃料。原因很简单、液氢、液氧都需要低温存储,即便是在正式作战的导弹中也需要临战加注,并不可能长时间的储存在。因此你在看有些导弹或者运载火箭在发射前加注燃料后都有“仙气飘飘”的感觉。



其实,我们在国庆阅兵中的东风5导弹一直是“大车拉个壳”,我们能看到弹体的形状,但是除了外壳之外这个等比1:1的模型其实并不会加注任何燃料和携带任何设备。而且从2015年阅兵开始,这几个壳差不多是次次都有它、次次都是它,基本上没有任何替换。

对于东风21、31、41这样的依靠陆基移动发射平台的弹道导弹,由于发射车本身装备有导弹的发射管舱,因此也就没有什么露出的必要了,基本上就是导弹发射车在参与阅兵,而在发射管内是不会装有任何导弹的。

所以……你在国庆阅兵的时候其实真的是没有看到什么导弹,只能看到一些导弹发射车。



另外,如果你仔细看的话,你会发现在阅兵式上出现的导弹发射车和在演习训练场上可以发射导弹的导弹发射车其实是不一样的。



仔细看,有一根管道接入了弹道导弹发射筒中,这是为了让导弹保持最佳存储状态,在发射管中冲入氮气的管道,在弹道导弹装入发射管后,无论是停车还是运输过程中,都会通过一个管道向弹道导弹的发射管中吹入干燥的氮气,让发射管形成正压环境。这样导弹的稳定性和耐久性都可以得到有效的加强,同时也不会因为在运输路途或者停放期间被外界的水分干扰,以确保导弹的最佳精度。

大家仔细对照两张照片,会发现国庆阅兵的时候并没有接入这根相当重要的氮气加压管道,所以里面有没有导弹呢?

#头条精选##中国洲际导弹的实力究竟如何#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军武数据库
军武数据库
军事类兴趣频道,介绍各国武备
1097文章数 636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洞天福地 花海毕节 山水馈赠里的“诗与远方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