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老人捕蛇为生十余载,60大寿那天夜里,门外却传来奇怪敲门声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黑夜中,老屋里的灯光忽明忽暗。

“咚……咚……咚……”门外的敲击声越来越响。

李大山握紧手中的捕蛇钩,汗水浸湿了他的手掌。

“这么晚了,谁会来拜访?”老人心中忐忑不安。

他慢慢靠近门口,手抖得几乎拿不稳工具。

“是哪位?”他用尽全身力气高喊,声音却如蚊蝇般微弱。

没有回应,只有那奇怪的敲门声依旧在夜色中回荡。

他终于鼓起勇气,猛地拉开了那扇木门。

“不可能!你……你怎么可能找到这里……”



01

湖南省的西南部,群山连绵,溪流纵横,这里不仅风景如画,更有许多奇特的生物在此繁衍生息。

李大山的家就位于大泉山脚下的一个小村庄里,他是村里有名的“蛇王”。

六十年的风霜在他脸上刻下了岁月的痕迹,但他的眼神依然锐利,身手也不输年轻人。

十多年来,李大山靠着捕蛇杀蛇为生,不仅养活了自己,还供儿女读书,在村里小有名气。

他手上的老茧厚得像树皮,那是常年拿捕蛇工具留下的印记。

每当有人问起他的职业,李大山总是挺起胸膛,骄傲地说:“我是捕蛇的,十里八乡找不出第二个像我这样的高手。”

李大山的屋子不大,但收拾得很干净,墙上挂着各种捕蛇工具:捕蛇钩、蛇袋、皮靴、手套,无一不是他引以为傲的“武器”。

他的儿子李小强已经在县城有了稳定的工作,女儿李丽也在城里当了老师,他们常劝父亲放弃危险的捕蛇工作,但李大山总是笑着摇头。

“我这把老骨头除了抓蛇,什么也不会,再说了,我抓了这么多年,哪条蛇敢咬我?”李大山常常这样回答儿女的关心。

村里的老人们对李大山的职业颇有微词,他们认为蛇是有灵性的生物,杀多了会招来报应。

“大山啊,蛇可是通灵的东西,你杀了这么多,小心它们找你算账呀!”村里的张老汉常这样劝他。

李大山却不以为然,每次都嗤之以鼻:“张老哥,你太迷信了,蛇不过是畜生,杀了这么多年,我不也活得好好的?”

在李大山看来,所谓的灵性、报应都是无稽之谈,他一直坚信自己靠的是技术和经验,而不是什么狗屁运气。

每天清晨,当村子里的大部分人还在睡梦中,李大山就已经背上工具,踏入深山。

他对山里的每一条小路、每一处凹陷都了如指掌,知道什么地方最容易找到蛇。

李大山捕蛇的技术在方圆百里内都是一绝,无论是普通的水蛇,还是剧毒的五步蛇,在他手中都逃不脱。

他捕蛇时的动作如行云流水般流畅,仿佛蛇与他之间有某种默契,让他总能在最恰当的时机出手制服它们。

村里的年轻人有时会跟着他进山学习捕蛇技术,但没有一个人能学到李大山的十分之一。

“这不是能教出来的,”李大山常说,“得靠悟性和胆量,还有日积月累的经验。”

李大山的名声渐渐在周边几个县城里传开,有时甚至会有饭店老板专程来找他买蛇。

蛇肉、蛇血、蛇胆,每一样都能卖个好价钱,尤其是蛇胆,据说有很高的药用价值,能卖到上百元一个。

靠着这门手艺,李大山不仅还清了多年前盖房子欠下的债,还攒了一笔不小的存款。

村里的人都说李大山是个有福气的人,年过半百还能靠自己的双手过上好日子,不用依靠儿女。

李大山的日子过得充实而规律,每天与山水为伴,与蛇为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唯一让他偶尔感到不适的,是村里一些老人异样的目光,仿佛在说:“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家伙,迟早会有报应。”

但李大山从不在意这些,在他看来,只要自己凭本事吃饭,问心无愧,就没什么好怕的。

就这样,时光流逝,李大山已在山间捕蛇十余载,俨然成了村里的“蛇王”。

十年前的一个夏日,正是蛇最为活跃的季节,李大山如往常一样进山捕蛇。

那天天气格外闷热,山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一般,连鸟叫声都少了许多。

李大山走到一处人迹罕至的山谷,那里溪流潺潺,树荫浓密,是蛇最喜欢栖息的地方。

他小心翼翼地拨开灌木丛,眼睛紧盯着地面的每一处动静。

忽然,一股奇特的气息钻入他的鼻孔,李大山立刻警觉起来——这是大蛇的味道。

循着气味,他来到一块巨石旁边,只见石缝中隐约有黑色的鳞片闪烁着冷光。

“好家伙,今天有收获了!”李大山心中暗喜,悄悄地拿出捕蛇钩,准备出手。

就在他即将下钩的一瞬间,那团黑影突然动了,一条巨大的黑蟒从石缝中窜了出来。

这条黑蟒通体乌黑发亮,眼神锐利如刀,足有成人手臂粗细,长度更是惊人,目测至少有三米长。

李大山从未见过如此巨大的蛇,一时间竟有些愣神。

黑蟒盯着李大山,眼中似乎闪烁着人性化的光芒,仿佛在思考,在判断。

回过神来的李大山迅速调整姿势,经验告诉他,眼前这条蛇价值连城。

“今天真是走运,这么大的蛇,卖了能顶半年收入!”李大山心中盘算着。

黑蟒似乎察觉到了危险,身体迅速蜷缩,做出防御姿态。

李大山与黑蟒对峙了足足十分钟,双方都在寻找最佳的时机。

终于,黑蟒稍微放松了警惕,转身欲逃,李大山抓住机会,猛地一钩,准确地钩住了黑蟒的七寸。

黑蟒被钩住后疯狂挣扎,力量之大超出李大山的预料,一度差点将捕蛇钩从他手中挣脱。

“好家伙,有劲儿!”李大山咬紧牙关,双手握紧捕蛇钩,与黑蟒展开了一场力量的较量。

这场搏斗持续了近半小时,李大山的手已经磨出了血,但他依然不肯松手。

最终,黑蟒的力量渐渐减弱,李大山抓住机会,用准备好的麻袋将其装了进去。

02

回到村子时,天已经黑了,李大山浑身是汗,手上的伤口隐隐作痛,但他的脸上却挂着胜利的喜悦。

村里的人看到他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麻袋,都好奇地围了上来。

“大山,今天抓到什么好东西了?”张老汉凑近问道。

李大山得意地拍了拍麻袋:“一条前所未见的大黑蟒,足有三米长,粗得像我的手臂!”

众人惊叹不已,纷纷要求李大山展示一下他的战利品。

李大山小心地打开麻袋一角,黑蟒的头部露了出来,幽绿的眼睛在黑暗中闪烁着冷光。

“我的天,这蛇看起来不一般哪!”张老汉后退了一步,脸上露出惊惧的表情。

李大山哈哈大笑:“什么不一般,不过是条大点的蛇罢了!”

张老汉摇了摇头,低声说道:“大山,这蛇眼神不对,像是有灵性的,你还是放了它吧。”

李大山不屑一顾:“放了?开什么玩笑,这条蛇至少值三千块!”

当晚,李大山没有急着处理黑蟒,而是将其放在一个特制的铁笼中,准备第二天一早带到县城卖个好价钱。

夜深人静,李大山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的收获,心情格外舒畅。

就在他即将入睡时,黑蟒的眼神突然浮现在脑海中,那种似乎含着某种情感的目光让他感到一丝不安。

“胡思乱想什么,不过是条蛇罢了。”李大山嘟囔着,翻了个身,很快进入了梦乡。

在梦中,李大山置身于一片漆黑的空间,四周静谧得可怕。

突然,一双幽绿的眼睛在黑暗中亮起,直勾勾地盯着他。

那是黑蟒的眼睛,但此时的黑蟒仿佛拥有了人的意识,它开口说话了:“你杀我,后果自负。”

声音低沉而沙哑,如同从地狱深处传来,让李大山浑身发冷。

李大山猛地从梦中惊醒,额头上布满了冷汗,心脏狂跳不止。

“该死,都怪那些老头子,把我也搞得迷信起来了。”李大山擦了擦冷汗,自嘲地笑了笑。

天刚蒙蒙亮,李大山就起床了,他迫不及待地想看看昨天捕获的黑蟒。

当他来到放置铁笼的院子时,黑蟒依然安静地盘踞在笼中,但那双眼睛似乎更加明亮了,仿佛在看穿他的灵魂。

“看什么看,今天就是你的末日!”李大山嘟囔着,开始准备工具。

他熟练地取出刀具,点燃了院子里的火堆,开始了处理黑蟒的工作。

黑蟒在被取出笼子的那一刻剧烈挣扎,但李大山经验丰富,很快就制服了它。

他先用刀割开黑蟒的喉咙,鲜血喷涌而出,然后迅速剥下蛇皮,取出蛇胆。



这条黑蟒的蛇胆格外大,呈现出罕见的翠绿色,一看就知道价值不菲。

李大山将蛇胆小心翼翼地放入事先准备好的酒精中保存,然后开始处理蛇肉。

整个过程行云流水,李大山的动作干净利落,不带一丝犹豫。

当他将最后一块蛇肉放入盆中时,忽然感觉背后一阵凉意,仿佛有双眼睛在注视着他。

他警觉地回头,却发现院子里空无一人,只有早晨的阳光洒在地上,映出他忙碌的身影。

“真是见鬼了,怎么这么多奇怪的感觉。”李大山甩甩头,继续他的工作。

当天下午,李大山带着处理好的蛇肉、蛇胆和蛇皮去了县城,如他所料,这些东西卖了个好价钱。

县城里的药材商看到那个罕见的翠绿色蛇胆,眼睛都亮了,二话不说就出了一千五百元的高价。

蛇肉和蛇皮也分别卖给了餐馆和皮具店,总共下来,李大山一天就赚了将近四千元。

回村的路上,李大山心情大好,他决定给儿女们各买一件礼物,表示自己的心意。

第二天醒来,李大山却发现自己浑身无力,头晕目眩,仿佛被抽走了全身的力气。

“可能是昨天太累了。”他自我安慰道,强撑着起床准备早饭。

吃过早饭,他感觉好了一些,便又拿起工具准备进山。

就在他即将出门的那一刻,黑蟒的眼神再次浮现在脑海中,伴随着梦中那句低沉的警告:“你杀我,后果自负。”

李大山被这突如其来的记忆惊得一震,手中的捕蛇钩差点掉到地上。

“胡思乱想,都是那些老家伙们的迷信害的!”李大山甩甩头,坚定地迈出了家门。

从那天起,李大山的捕蛇生意越做越大,他开始与更多的商贩建立联系,甚至有了固定的客户。

他的技术也越发纯熟,捕蛇的效率比以前提高了不少,收入自然也水涨船高。

李大山用赚来的钱给家里添置了不少新家具,还换了一台彩电,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了。

但是,随着他捕杀的蛇越来越多,村民们对他的态度也变得越来越复杂。

有人羡慕他的收入,有人钦佩他的技术,但更多的是对他职业的不认同和隐隐的担忧。

“大山现在越来越不像话了,杀蛇杀得太多,迟早要出事。”村里的老人们常常这样私下议论。

李大山对这些议论充耳不闻,他只知道自己的生活越来越好,儿女也不用为学费发愁。

他变得越发自信,甚至有些狂妄,常常在村里人面前炫耀自己的捕蛇技术和收入。

“我李大山靠着两只手和这把捕蛇钩,哪里用得着别人可怜?”这是他常挂在嘴边的话。

随着时间的推移,村民们渐渐疏远了李大山,认为他杀生太多,已经失去了敬畏之心。

03

李大山也越发冷漠,很少与村民们交流,整日只顾着进山捕蛇,回来数钱。

他的儿女偶尔回来看望他,也会劝他注意身体,少进山,但李大山总是一笑置之。

“我这把老骨头硬着呢,再干十年都没问题!”他总是这样回答,语气中满是自信和倔强。

就这样,十年过去了,当年那个梦境和黑蟒的警告,早已被李大山抛到了脑后。

时光如梭,转眼间,李大山已经六十岁了。

在中国传统中,六十大寿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意味着一个甲子的轮回,是值得隆重庆祝的日子。

李大山的儿子李小强和女儿李丽早早就开始为父亲的大寿做准备。

“爸,您想要什么礼物?”李小强在电话里问道。

李大山笑呵呵地回答:“不用那么麻烦,你们能回来就是最好的礼物了。”

虽然嘴上这么说,但李大山心里还是很期待儿女们的归来,毕竟平日里他们工作忙,很少有机会团聚。

李丽提议在村里摆几桌,请邻居们一起来热闹热闹。

“爸,您在村里生活了这么多年,大家都认识您,应该热闹一下。”李丽在电话里说。

李大山本不愿张扬,但想到儿女们的心意,又觉得似乎应该办得隆重些。

“那就按你们说的办吧,不过别太铺张,简单点就好。”李大山最终同意了。

李小强和李丽提前两天回到了村里,开始张罗寿宴的事宜。

他们在村口的空地上搭起了帐篷,请了村里最好的厨师来掌勺,准备了丰盛的菜肴。

李小强还特意从县城带回来几瓶好酒,准备在寿宴上招待来宾。

寿宴定在李大山六十岁生日当天,也就是农历九月初九。

这一天,天气格外晴朗,阳光明媚,仿佛老天也在为李大山庆贺。

一大早,村民们就陆续来到李大山家,带着礼物前来道贺。

虽然平日里对李大山有些看法,但在这样的日子里,村民们还是放下了芥蒂,表达着对长辈的尊重。

李大山穿着儿子给他买的新衣服,坐在家门口,笑容满面地接待着前来道贺的村民。

“李大哥,祝您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张老汉带着一瓶自家酿的米酒来道贺。

李大山笑着接过酒:“张老弟,多谢你的吉言,一会儿咱们一起喝几杯!”

随着时间的推移,前来道贺的人越来越多,李大山家的院子里已经站满了人。

李小强和李丽忙前忙后,招待着客人,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中午时分,寿宴正式开始,十几桌酒席摆在院子里,香气四溢,热闹非凡。

李大山坐在主位上,儿女们敬茶行礼,场面温馨感人。

“爸,祝您寿比南山,福如东海!”李小强双手捧着茶杯,恭敬地递给父亲。

李大山接过茶杯,眼角有些湿润:“好孩子,爸爸为你们骄傲!”

接着是李丽上前敬茶:“爸,希望您健康长寿,天天开心!”

李大山点点头,轻轻抿了一口茶:“有你们这样的好儿女,我已经很满足了。”

礼毕,宾客们开始入席,觥筹交错,欢声笑语。

席间最引人注目的,是一锅热气腾腾的蛇汤——这是李大山最喜欢的菜。

这锅蛇汤是李小强特意安排的,他知道父亲嗜好蛇肉,尤其喜欢喝蛇汤。

“来,各位尝尝这蛇汤,是我儿子专门为我准备的!”李大山得意地向周围的宾客介绍。

村民们纷纷称赞蛇汤鲜美,但也有一些老人低声议论,认为在寿宴上喝蛇汤不太吉利。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李大山的兴致越来越高,脸上已经泛起了红晕。

他端起酒杯,站起身来,环视四周:“感谢各位乡亲今天来给我贺寿,大家能来,我李大山很高兴!”

众人纷纷举杯回应:“祝李大哥福寿安康!”

酒意上涌,李大山开始滔滔不绝地讲起了自己的捕蛇经历。

“我李大山捕蛇十余年,从未出过差错,那些毒蛇猛兽在我面前,都乖得很!”李大山吹嘘道。

村民们勉强笑着附和,但场面却显得有些尴尬。

李大山似乎没有察觉到气氛的变化,继续高声说道:“有人说蛇通灵,杀多了会遭报应,我看都是胡说八道!”

张老汉忍不住插嘴:“大山,话可不能这么说,天地万物皆有灵性,还是要心存敬畏啊。”

李大山不以为然地摆摆手:“张老弟,你还是这么迷信!我杀蛇无数,不也活得好好的?蛇不过是畜生,我抓它,它能奈我何?”

这话一出,席间顿时冷了下来,村民们面面相觑,不知该如何接话。

李小强见状,赶紧转移话题:“各位叔伯,来,尝尝这道红烧肉,可是我们村最好的厨师做的!”

气氛这才稍微缓和了一些,但村民们看向李大山的眼神中,多了几分担忧和不安。

寿宴持续到了傍晚,随着天色渐暗,客人们纷纷告辞离去。

李小强和李丽帮着收拾残局,李大山则坐在院子里的藤椅上,满足地喝着茶,回味着今天的热闹场面。

“爸,您今天高兴吗?”李丽走过来,轻轻按摩着父亲的肩膀。

李大山点点头,笑容满面:“高兴,当然高兴!有你们这样的好儿女,还有这么多人来给我贺寿,我怎么会不高兴?”

李小强走过来,坐在父亲身边:“爸,我和姐姐商量了,想接您去城里住,您看怎么样?”

04

李大山摇摇头,语气坚定:“不用了,我习惯了在村里的生活,城里太闹腾,不适合我。”

李小强还想再劝,但看到父亲坚决的眼神,只好作罢。

夜幕降临,李小强和李丽收拾好了一切,准备休息。

“爸,明天我们还有事,得回城里,您要不要和我们一起去玩几天?”李丽问道。

李大山微笑着拒绝了:“不用了,你们忙你们的,我在家里挺好的。”

兄妹俩见父亲执意要留在村里,也不好强求,只好叮嘱他注意身体,有事及时联系。

李大山送走了儿女,回到自己的房间,身体有些疲惫,但心情格外舒畅。

他躺在床上,回想着今天的种种,嘴角不自觉地上扬。

“六十岁了,还能过得这么好,真是福气。”李大山自言自语道。

窗外的月光透过窗户,洒在床边,屋内一片宁静。

李大山慢慢闭上眼睛,准备进入梦乡,却不知这个夜晚将会发生怎样的变故。

正当李大山半梦半醒之际,一阵奇怪的敲门声突然传来。

“咚……咚……咚……”声音低沉而缓慢,像是有人用力敲击木门,又像是指甲刮过门板的声音。

李大山皱了皱眉,强撑着睁开眼睛:“这么晚了,谁会来?”

他以为是儿女忘了拿什么东西回来取,于是挣扎着坐起身,隔着门喊了一句:“谁啊?”

门外没有任何回应,只有那奇怪的敲门声依旧继续,甚至变得更加急促。

李大山这下完全清醒了,心里升起一丝不安:“难道是小偷?”

他摸黑下床,拿起放在床头的手电筒,又顺手从墙上取下了他的捕蛇钩。

“谁在外面?”李大山又喊了一声,声音中带着警惕。

依旧没有回应,只有敲门声越来越响,仿佛在催促他开门。

李大山心里有些发毛,但他毕竟是常年进山的硬汉,自认为什么场面没见过。

“管他是谁,先开门看看再说。”李大山握紧捕蛇钩,壮着胆子走到门口。

门外的敲击声越发急促,似乎带着某种不耐烦的情绪。

李大山深吸一口气,猛地拉开了门。门外的场景让李大山瞬间僵住了...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