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去年超半数上市银行员工人均薪酬上涨

0
分享至

2025.04.07

本文字数:3354,阅读时长大约5分钟

导读:2024年已公布薪酬信息的23家A股上市银行中,总报酬支出为8976亿元,银行业人均收入为37.55万元。

作者 |第一财经 王方然

随着银行年报陆续披露,银行员工人均薪酬、人力成本等情况也陆续浮出水面。

第一财经据Choice数据、财报梳理,已有23家A股上市银行披露薪酬信息。除2家因部分数据缺失无法计算外,剩余21家银行中,共有13家银行的员工人均薪酬上涨,8家银行的员工人均薪酬下跌。部分银行兼具“高薪酬”“高人均产能”,2024年不仅人均创收超过350万元,员工的人均薪酬还达60万元以上。

近年,市场变局下,银行的人力策略也正在悄然转向。2022年至2024年,在20余家银行中,有15家银行的人力成本有一定增加。其中,许多银行将人力开支的重心转向金融科技领域。多家银行近一年来金融科技员工人数出现大幅增长,例如,2024年末,交通银行金融科技人员数量较2023年末增长约15.70%。

与此同时,银行的人力成本、薪酬体系也在逐渐完善。记者注意到,随着银行绩效追索扣回制度逐渐完善,2024年银行“反向讨薪”涉及人次与金额显著增加。

超半数银行员工人均薪酬上涨

记者根据Choice数据统计,2024年已公布薪酬信息的23家A股上市银行中,总报酬支出为8976亿元,总人数为239.18万人,银行业人均收入为37.55万元。

各家银行薪酬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根据Choice数据,按照员工人均薪酬=应付职工薪酬(本期增加)/总人数计算(总人数优先取领薪人数,若空,则取员工总数),已披露银行中,薪酬最高的为中信银行,员工人均薪酬为60.61万元,最低为邮储银行,员工人均薪酬为33.12万元,两者相差27万元。

具体来看,在已披露银行中,2024年员工人均薪酬还在50万元以上“阵营”的银行仅有4家。

中信银行以60.61万元的员工人均薪酬暂列榜首,较2023年的56.93万元增长约6.46%。其余3家均为股份行,分别是招商银行、兴业银行、浙商银行。

剩余大多银行的薪酬在35万元~50万元区间。

分类型看,国有大行的人均薪酬普遍在30万元~40万元。其中,交通银行的员工人均薪酬为44.75万元。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工商银行、邮储银行的人均薪酬分别为36.92万元、35.89万元、35.86万元、35.45万元、33.11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相较于2023年,2024年已披露薪酬数据的银行中,仅有8家银行的员工人均薪酬出现下滑。

13家银行的员工人均薪酬上涨。其中,涨幅最高的为常熟银行、青岛银行,2024年员工人均薪酬分别为34.37万元、47.52万元,同比分别增长10.8%、8.22%。中信银行、农业银行的同比涨幅也在5%以上,分别为6.47%、5.11%。

与高薪酬相匹配的,是较高的人均产能。记者注意到,上述员工人均薪酬较高、增速较快的银行,往往人均创收能力也较强。例如,员工人均薪酬规模与增速都靠前的中信银行,2024年的营业收入为1466.95亿元,员工数量为4.1万人,人均创收为357.70万元。此外,兴业银行、交通银行等员工薪酬表现相对突出的银行,人均创收也普遍在270万元以上。

一名银行业分析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一些银行薪酬较高除与人均创收高度相关外,也与网点所在城市、人员结构构成等因素有关。例如,一些上市股份行员工相对集中于经济发达城市,员工学历、素质整体较高,因此用工成本也相对较高。

近三年人力成本变化趋势如何

近年来,金融科技浪潮势不可当,银行业也正面临诸多挑战与改变。在此背景下,银行的用人策略发生了哪些调整,人力成本又有哪些新变化?

银行的人力成本一般主要体现在利润表中的“业务及管理费”栏中的“员工费用”,也有银行称之为“员工成本”“员工薪酬”等。

2022年至2024年,银行的人力成本从快速增加到逐步进入稳定区间。记者据Choice梳理,已披露财报的23家上市银行中,2022年至2024年的人力成本分别为353.50亿元、392.81亿元、390.26亿元。

2022年至2024年,在20余家银行中,只有7家银行的人力成本出现下滑,其余15家的人力成本都有一定增加。例如,建设银行的工资薪酬从2022年的843.61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1280.23亿元,再到2024年的1057.73亿元,两年增幅超25%;青岛银行的人力成本从2022年的17.31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22亿元,增幅超27%;浙商银行、常熟银行、张家港行、中国银行的增幅均在10%以上。

记者注意到,银行人力成本的增加,多集中在业务营销和信息科技领域,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银行业在数字化转型和业务拓展方面的投入。

多数银行科技人员的数量出现大幅增长。以交通银行为例,2024年末,交通银行金融科技人员共有9041人,较2023年末增长15.70%,占集团员工总人数比例9.44%,较2023年上升1.15个百分点。中国银行、邮储银行科技人员也较2023年末分别增长2.74%、2.86%。

股份行中,金融科技人员数量也在快速增长。以光大银行为例,2024年末光大银行科技人员数量为3986人,比2023年增加301人,占全行员工的8.31%。

同时,银行也在逐渐推进员工结构的调整。一名国有行网点负责人告诉记者,近两年来,大堂经理、柜员、保安、现金清收等一些可替代性较强的岗位正在逐渐减少,或减少岗位或改为“派遣”,银行正将人力成本开支倾向一些更有竞争力的业务营销岗和金融科技岗。

“反向讨薪”队伍进一步“拉长”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年报披露,近年来被热议的银行“反向讨薪”情况也逐渐浮出水面。记者注意到,今年A股上市银行中,中国银行、浙商银行、重庆农商行已披露去年的薪酬追索数据。此外,渤海银行、天津银行、哈尔滨银行、甘肃银行、中原银行等多家在港上市银行也披露了2024年反向讨薪的具体情况。

2022年仅有招商银行、渤海银行、九江银行等少数银行公布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的具体情况。2024年,据第一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已有中国银行等9家银行披露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情况,累计反向讨薪金额接近1.2亿元,较往年出现明显增长。

截至目前披露情况,去年“反向讨薪”规模最大的为中国银行。财报显示,2024年中行共计对2469人次执行追索扣回,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达3250万元,与上年相比同比增长超42%。

浙商银行的“反向讨薪”规模紧随其后。2024年,浙商银行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1424人次,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3033.78万元。

此外,“反向讨薪”规模在2000万元以上的还有渤海银行、中原银行,追索扣回绩效薪酬分别为2403万元、2010.76万元。

也有银行连续多年披露追索扣回绩效薪酬具体金额。例如,渤海银行2022年~2024年分别“反向讨薪”1760万元、2344万元、2403万元,逐年递增。

部分上市银行虽然暂未在年报中披露“反向讨薪”的具体金额,但也提及了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相关信息。

例如,工商银行在年报中披露称,该行按照相关办法对因违规违纪行为或出现职责内风险损失超常暴露等情形受到纪律处分或其他处理的员工,均进行了相应绩效薪酬的扣减、止付或追索。

建设银行在年报中提及,2024年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执行情况待向监管部门报告后按规定披露。

交通银行在年报中称,已制定完善了《交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绩效工资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管理办法》,建立集团内高级管理人员和关键岗位人员绩效工资延期支付和追索扣回制度,对其绩效工资的40%以上实行延期支付,递延期限不少于三年,以后年度根据风险超常暴露,以及违法、违规、违纪等情形实施止付和追索扣回。

多家银行“反向讨薪”的背后,是绩效薪酬延期支付、追索扣回制度的逐渐完善。“建立健全薪酬分配递延支付和追索扣回机制对于金融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未来银行‘反向讨薪’会形成常态化机制。”金乐函数分析师廖鹤凯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上述机制可以避免因为短期利益损失公司长期利益的行为发生,是提升公司治理和风险控制的重要手段。

微信编辑| 雨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将回家,神二十二确定1人驻留超1年,为何?

神舟二十号3名航天员将回家,神二十二确定1人驻留超1年,为何?

林子说事
2025-11-02 14:59:56
戏子误国!国家出手后,人民日报点名的这3位明星永无出头之日

戏子误国!国家出手后,人民日报点名的这3位明星永无出头之日

不八卦掌门人
2025-07-25 21:56:46
9中1!NBA又一水货状元!弗拉格改造实验失败了

9中1!NBA又一水货状元!弗拉格改造实验失败了

篮球教学论坛
2025-11-03 14:28:55
BLG商K影响日益加剧,LPL官方亲自下场处理!IG有S15决赛活动

BLG商K影响日益加剧,LPL官方亲自下场处理!IG有S15决赛活动

仟游电竞
2025-11-03 13:31:34
北京“穆斯林大厦”更名为“环新大厦”

北京“穆斯林大厦”更名为“环新大厦”

老友科普
2025-11-03 14:56:59
港星冯淬帆去世,无儿无女无人送终!晚年因一个举动口碑暴跌

港星冯淬帆去世,无儿无女无人送终!晚年因一个举动口碑暴跌

史行途
2025-11-01 12:26:21
马筱梅一家在成都,两姐弟露脸菻菻抗拒张兰,重男轻女评论区翻车

马筱梅一家在成都,两姐弟露脸菻菻抗拒张兰,重男轻女评论区翻车

冷紫葉
2025-11-02 21:41:08
验货之战!男篮顶级中锋正式到位,能打爆广东内线群?

验货之战!男篮顶级中锋正式到位,能打爆广东内线群?

绯雨儿
2025-11-03 14:23:31
什么样的高血压最危险?提醒:3种高血压要多留意,看看你是哪种

什么样的高血压最危险?提醒:3种高血压要多留意,看看你是哪种

肿瘤的真相与误区
2025-10-06 19:03:48
辽宁省委:坚决杜绝“带病提拔”

辽宁省委:坚决杜绝“带病提拔”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3 14:08:52
与何穗官宣生子未满两周,40岁陈伟霆现状曝光,这结果不意外!

与何穗官宣生子未满两周,40岁陈伟霆现状曝光,这结果不意外!

智凌纵横
2025-11-03 14:05:01
美最高法院将听取关税合法性辩论!特朗普:美国史上最重要案件之一,不会出席

美最高法院将听取关税合法性辩论!特朗普:美国史上最重要案件之一,不会出席

极目新闻
2025-11-03 14:45:34
正式退出,肖战发声,做出决定,去向曝光,国乒批准

正式退出,肖战发声,做出决定,去向曝光,国乒批准

乐聊球
2025-11-02 13:29:06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中国正在上演的诡异经济

难得君
2025-10-29 19:26:55
“焦虑阿姨”火了:广州五套房,儿子啃老不结婚!没收手机去下乡

“焦虑阿姨”火了:广州五套房,儿子啃老不结婚!没收手机去下乡

菁妈育儿
2025-11-02 22:19:48
白云山老和尚,为何对毛主席说:别人能游黄河,唯独主席不行?

白云山老和尚,为何对毛主席说:别人能游黄河,唯独主席不行?

大运河时空
2025-11-02 15:20:02
1955 年,16 万基层军官无衔可授,我军开创性地设置一个特殊军衔

1955 年,16 万基层军官无衔可授,我军开创性地设置一个特殊军衔

小豫讲故事
2025-10-27 11:50:08
仅6集,热度破8900,终于有跟《漫长的季节》一较高下的悬疑剧了

仅6集,热度破8900,终于有跟《漫长的季节》一较高下的悬疑剧了

糊咖娱乐
2025-11-03 11:52:46
潘石屹362亿抄底

潘石屹362亿抄底

新浪财经
2025-11-01 00:08:30
专家:流感不是普通感冒,症状出现后48小时是治疗黄金期

专家:流感不是普通感冒,症状出现后48小时是治疗黄金期

澎湃新闻
2025-11-01 22:08:26
2025-11-03 15:48:49
第一财经资讯 incentive-icons
第一财经资讯
第一财经官方账号
234694文章数 620498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马斯克:未来5-6年传统手机与App将消失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头条要闻

中纪委"三连发" 三"虎"同日被开除党籍

体育要闻

开拓者官宣召回杨瀚森 队记解析核心原因

娱乐要闻

录音彻底揭露知名导演王家卫的体面

科技要闻

余承东内部信:鸿蒙下一步要实现上亿覆盖

汽车要闻

超跑同款磁流变减振 深蓝L06包你开得爽

态度原创

旅游
家居
手机
数码
公开课

旅游要闻

“这一站,济南!文物研学游”在商河感知文明温度

家居要闻

岁月柔情 现代品质轻奢

手机要闻

华为 Mate 70 Air 真机曝光:居中单孔等深四曲屏、居中大圆镜头

数码要闻

2025 年 10 月 Steam 软硬件调查:RTX3060 桌面版显卡最受欢迎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