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清明上坟6不做,祖宗庇佑无灾祸”:这6件事千万别做,不是迷信!

0
分享至

关注诗词世界,共享诗意人生

作者 :儒风君

作者:儒风大家(ID:rufengdajia)

4月4日,又到一年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清明节,是我国当今最隆重的祭祀节日之一。

每到这天,人们纷纷归乡祭扫,于墓前焚香烧纸,慎终追远,祈求祖宗保佑。

俗话说:“清明上坟6不做,祖宗庇佑无灾祸。”

清明出门祭祀扫墓时,以下这6件事千万别做,以免冒犯先祖,不是迷信!

1

不带儿童

《礼记》中说:“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祭祀祖先是头等大事,当庄严以对,缅怀先人,以彰显孝道。

每到清明,很多人会带上孩子一同扫墓,让后人不忘祖宗恩德。

但是出门扫墓时,最好不要带十岁以下的儿童。

小孩心智不成熟,不懂得上坟扫墓的规矩,倘若在坟前嬉笑打闹、胡说八道,则是对先人的不敬。

古人还认为,小孩阳气旺,而墓地阴气重,容易看到不干净的东西,甚至邪气入体。

再加上清明时节往往春雨绵绵,虽然气温上升,天气也是忽冷忽热,小孩也容易着凉感冒,损害健康。

所以,清明祭祀的时候不要轻易带小孩一同前往,等到了一定年纪,再去也不迟。

2

不带老人

农村有句老话:“七十不上坟,八十不扫墓。”

过了古稀之年的老人长者,不宜再出门上坟扫墓。

尤其是农村,墓地一般都是在半山腰上,离家较远,路途艰辛。

老人上了岁数,腿脚不便、体力有限,对身体可能有所损伤。

而且七八十岁的老人,父母长辈大多离世,到了墓地,容易触景生情,难免悲伤难过。

情绪波动大起大落,也容易诱发心脑血管疾病,重则危及生命,那就得不偿失。

故而最好是青壮年的儿孙们前往墓地主持祭扫,让老人留在家中上香,这也是“孝”的一种表现。

3

不穿新鞋

民间谚语有云:“新鞋不踩旧人坟。”

古人认为,穿着新鞋子上坟,是对先人的大不敬。

因为“鞋”与“邪”同音,而“邪”多指邪气、邪祟等不吉之物。

清明这天最好是避开这些东西,无论是买鞋,还是穿新鞋上坟。

否则,可能会容易给先人和自己招惹不祥,影响家庭的风水。

虽然这种说法并无任何科学依据,但心存敬畏,图个好兆头,方是迎福纳祥之道。

4

不穿艳衣

古诗有云:“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

清明节,寄哀思,人们纷纷洒扫坟茕,为逝者悼念祈福。

这是一件庄严肃穆且哀伤惆怅的事,当慎之重之,以表尊敬。

不仅要穿戴端庄整齐,还要尽量避免穿颜色鲜艳、花里胡哨的衣服。

最好是穿黑色、灰色等朴素的衣服,表示对先人的敬重和礼貌,才是自己的修养和孝心。

5

不等傍晚

农村清明扫墓,讲究的是“赶早不赶晚”。

清明祭奠先人,越早越好,时间最好在早上七点后,下午一点前。

此时段阳气较为旺盛,倘若超过午时,阳气渐衰,墓地阴气渐重,不利于阴阳平衡,可能损及身体。

更何况,清明上坟是祖宗先人最期盼的时刻,想着能早点见到子孙后代,早点享用供奉。

如果因为自己的懒惰懈怠,让先人久候,亦是不尊敬的行为。

而且大多数坟墓都在山上,太晚出发的话,尚未归家,天色已晚。

回来的路上崎岖坑洼,行走时需倍加小心,稍有不慎,就可能跌倒摔伤。

6

不说坏话

中国有句成语,叫做“一语成谶”。

意思是,一个人说出的话,往往好的不灵坏的灵。

很多人在清明祭扫的时候,会和祖宗或是同行的亲友说说近况和心里话。

好话可以说,但以下这两种坏话,千万不要说:

一是祖宗的坏话。死者为大,逝者生前有再大的过错,一切都烟消云散。

倘若上坟扫墓时还要念叨祖宗的不对,既是忘祖背德,惹先祖不满,也会成为外人的笑话。

二是后人的坏话。扫墓倾诉的是对祖宗恩德的感念,希望祖宗保佑后人平安幸福。

如果上坟说后人的缺点不足,先祖在天之灵也会忧心忡忡,无法安息,而且也不利于家庭的和谐齐心。

修好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嘴,怀着虔诚敬仰,对逝者尊重有加,切记不能口无遮拦,肆意妄言。

多说些好话和喜事,让先人安心放心,才是为人子孙的孝道和关怀。

常在后台收到粉丝留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来源于儒风大家 。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诗意文化出品图书《哈哈哈!如果大宋词人也有朋友圈》《特级教师的爆笑诗词课》全网热销中,欢迎购买。加入诗词世界粉丝群,可以添加诗意君微信shicishijie01。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70岁陈道明被嫉妒,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原来是这个意思

70岁陈道明被嫉妒,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原来是这个意思

包饺子ai剪辑
2025-11-02 15:59:22
赵鸿刚出战“世界耳光大赛”惨遭KO,本人最新回应: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赵鸿刚出战“世界耳光大赛”惨遭KO,本人最新回应: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极目新闻
2025-11-02 08:11:51
澎湃江苏公众号发文:抱歉,确实没提前准备泰州夺冠的稿子

澎湃江苏公众号发文:抱歉,确实没提前准备泰州夺冠的稿子

懂球帝
2025-11-01 23:30:56
马英九哽咽,韩国瑜拥抱,朱立伦服气,郑丽文的漂亮起手式

马英九哽咽,韩国瑜拥抱,朱立伦服气,郑丽文的漂亮起手式

探源历史
2025-11-01 17:30:39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花哥扒娱乐
2025-11-01 20:51:32
费哈主帅:如果这联赛只是为了取悦C罗,那踢34轮有何用?

费哈主帅:如果这联赛只是为了取悦C罗,那踢34轮有何用?

雷速体育
2025-11-02 11:45:29
千万“接口费”拦路 郑州荥阳一小区六百户居民三年供难暖

千万“接口费”拦路 郑州荥阳一小区六百户居民三年供难暖

大象新闻
2025-11-02 09:46:08
村民众筹30万元欲硬化通村路,10年间10人去世都未等来动工,街道办称尚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村民众筹30万元欲硬化通村路,10年间10人去世都未等来动工,街道办称尚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大风新闻
2025-11-02 10:04:07
57万元/平方米!深圳一别墅被神秘富豪3.65亿元“捡漏”拍下,刷新全国纪录

57万元/平方米!深圳一别墅被神秘富豪3.65亿元“捡漏”拍下,刷新全国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9:13:03
湖南怀化警方通报疑似贩卖婴儿: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成功解救3名婴儿

湖南怀化警方通报疑似贩卖婴儿: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成功解救3名婴儿

界面新闻
2025-11-02 14:14:43
英国火车行凶案9人危殆:袭击者挥舞大刀,目击者最初以为是万圣节恶作剧

英国火车行凶案9人危殆:袭击者挥舞大刀,目击者最初以为是万圣节恶作剧

澎湃新闻
2025-11-02 13:00:30
痛心!徐州3名孩子失联后遗体在河中找到,其中包括一对姐弟

痛心!徐州3名孩子失联后遗体在河中找到,其中包括一对姐弟

极目新闻
2025-11-02 13:25:07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易纲同志不再担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易纲同志不再担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鲁中晨报
2025-11-01 22:15:05
许绍雄离世,83版《射雕英雄传》“落幕”演员已达20位!

许绍雄离世,83版《射雕英雄传》“落幕”演员已达20位!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2025-11-02 07:46:10
县委书记、县委统战部部长,3天内接连被查

县委书记、县委统战部部长,3天内接连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6:17:55
秦雯袭警事件升级!官媒要求尽快调查,“瑞金二所”评论区沦陷

秦雯袭警事件升级!官媒要求尽快调查,“瑞金二所”评论区沦陷

小海娱计
2025-11-01 20:17:47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桂系007
2025-11-01 21:30:11
订婚未按时给女方送36万彩礼,男子与家人争执后轻生溺亡 父母索赔20万一审判了

订婚未按时给女方送36万彩礼,男子与家人争执后轻生溺亡 父母索赔20万一审判了

红星新闻
2025-11-02 11:08:20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1 14:59:52
2025-11-02 16:52:49
诗词世界 incentive-icons
诗词世界
中国最大的诗词平台
6921文章数 11999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他是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者,拒绝宋美龄求婚,被誉为“民国颜真卿”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手机
亲子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手机要闻

iQOO 15 手机“均衡器”功能测试中,后续版本上线

亲子要闻

好奇少年儿童百科,有意思的百科全书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艺术要闻

他是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者,拒绝宋美龄求婚,被誉为“民国颜真卿”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