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考研英语刘晓艳:在逃避与拥抱间重新认识自由

0
分享至

「如果自由已经是你生活中唯一的可选项了。那么,你能为你的生活、你的自由尽什么义务?」

“老师,我没有学习的动力了,能骂我一句狗屎吗?”

“再不学习你就是一滩狗屎!”

“谢谢老师!”

在一众考研英语老师中,刘晓艳可能不是学历最高的、专业水平最强的,但一定有机会成为出圈方式最独特的。

刘晓艳屡次冲上热搜,不仅得益于她通俗易懂的讲课方式,更归功于她为了“骂醒”浑浑噩噩的考研人们而频频爆出的金句。

网友们可能没听过她的英语课,但大概率刷到过她的激将法“劝学”名场面:

(回家吧孩子,回家吧)

对小学生、中学生过于严厉的批评,却让不少大学生惊呼“天哪这简直就是我”。许多人主动接受了这种鞭策,将其作为自己奋发应考的动力,甚至特地跑到她的私信中“求骂醒”。

而刘晓艳老师本人,也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学生们的精神图腾,所到之处常常被索要签名的学生挤得水泄不通。

(网友们将刘晓艳参加活动的照片P成专辑封面)

刘晓艳之所以受到热捧,或许是因为她不只关注知识的传授,还看到了许多学生补齐基础短板的需要、在自由和规制间的纠结心态。

即使在不再有那么多人热衷于考研的时代,她的鞭策也可能有着独特意义:她口中的“像疯狗一样努力”,或许正是处理人与自由关系的良方。

“土法”学英语:看见被忽视的差距

在刘晓艳独特的语言风格之外,真正为她稳定地吸引受众的,其实是她接地气的授课方式。

单词难记,就把它拆分成几个音节,用对应的汉字拼凑出一个故事;语法难理解,就在拆解句子的同时,穿插自己的八卦,在枯燥的语法汪洋上布下几个记忆锚点。

(“故事记单词”实例)

“记故事学英语”的“土法”引发了不少争议。也许在一些人眼中,学生们本该像学母语一样,“自然平缓”地学英语:要用BBC、CNN录音塑造语境,用英文原版图书慢慢理解语法,以习得足够地道的英语。如此一来,应试自然不成问题。

而刘晓艳的教学方法则“难登大雅之堂”:学生过去没能理解英语的使用法则,只好以应试为目的,用死记硬背的“哑巴英语”临时抱佛脚,语言水平恐怕得不到根本提升。

(批评刘晓艳教学方法的评论)

如果单纯从语言学习的角度来看,这种批评或许有一定道理;但若将其置于不同个体的具象语境下,则不难从中察觉到一种“何不食肉糜”的隐秘傲慢。

要实现上述那种“自然”的语言学习,需要的是外教、录音、原版图书、规范的语法教学……换言之,是大量的资源投入,与合适的学习环境。

但可能并非所有学生都有机会接触这种资源。大学教师黄灯在自己的书中曾提及,自己有学生“五六年级才接触英语”,初中阶段总在英语考试时排倒数第一。

而即使学生在学校、家庭、互联网的帮助下,可能获得足够的学习资源,也不一定处在合适的学习氛围中——让学校、家长同意给英语学习划分更多时间,通过英文歌曲、美剧等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有时也并非易事。

(来源《十三邀》)

资源与环境上的初始差距,可能使学生们的英语学习节律各不相同。

当在这方面稍显落后的学生来到考研的关口前,问题便暴露出来:过去时间足够,但自己可能并没有学通英语的资源与环境;现在的自己可能有机会调用更多资源,却不可能在短时间内通过“自然”的方式,弥补自己与应试要求的差距。

此时再质疑他们为什么没能“自然”地达到更高的英语水平,实际上无视了他们的资源、时间困境,是将自己在资源分配上的幸运,错认成一种认知上的优越。

而刘晓艳的“土法”教学,反而是对这种困境的承认与接受,向学生展示出这样的姿态:我看见了你的困境,并愿意以更实际的方法,助你从中脱身。

“骂醒”式的鞭策:逃避自由的良方

当然,因注重基础而闻名的考研讲师,恐怕不止刘晓艳一人。真正推动她在互联网上破圈的,是她深厚的“嘴炮”功力。

即使是在录播课中,她似乎也对学生的一举一动洞若观火。无论开小差的形式是偷吃零食还是跟读偷懒没出声,都能被她隔空预判、精准打击。

而她试图“骂醒”学生时,更是“零帧起手”、妙语连珠,能在幽默性、冒犯性、教育性之间找到微妙的平衡。

(刘晓艳“精准敦促”学生不要开小差)

尽管形式风趣,但这样的批评仍是一种“要求学生必须达成某一目标”的规制。

而大学生们对这种规制的接受,可能是出于缓解焦虑、逃避自由的需求。

对尚未进入社会的大学生们而言,未来在理论上有近乎无限的可能。他们可以选择按照社会的惯例,在毕业后考研、考公、求职;也可以选择脱离主流社会的规制,选择更自由、更合心意的生活方式,比如Gap Year或自主创业。

然而,他们逐渐在对现实的体察中发现,自己可能有选择自由的权利,但也要承担自由的代价。

当然可以选择自主创业,但有可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损失惨重;当然也可以选择用Gap Year周游世界,但有可能在求职时更多地碰壁。

(来源@凤凰WEEKLY)

诚如克尔凯郭尔所言,焦虑是自由的眩晕。旷野是无规制的、自由的,但更是因无人开路而危机四伏的。更多的自由,也许就意味着更多的焦虑,意味着要时刻预备着与潜伏的生存压力作斗争,意味着没有他人和成规可依靠。

在这个视角下,而选择社会规制中的道路似乎则显得轻松不少。无论是读书还是打工,都有着几乎固定的前景、固定的流程。人们在其中按部就班地前进,不常有人遇到肉眼可见的高风险。

于是,尽管许多人并非无法应对更自由的选择中那些潜藏的风险,也并非真正喜欢主流路径,但因为无法忍受焦虑与未知,便可能从自由中逃避开,回到更有确定感的、主流规制的路径上。对不少人而言,臣服于考研这一主流路径,或许就是出于这种动机。

但弗洛姆指出,在这种臣服关系中,主体总会“认识到其代价便是放弃力量与自我完整”。在理性上,他可能希望通过跟随主流,来逃避焦虑与自由;但感性上,他还是希望能实现自己的自由。开小差、缺乏动力,都可能是理性与感性冲突的表现。

(网友被视频里的刘晓艳“抓现行”的经历)

此时,刘晓艳的“劝学”努力对不少学生相当关键。也许在他们看来,多亏了她的及时鞭策,他们才能及时恢复理性,不至于因开小差错失读研的机会,而被掷出轨道外,回到无止境的焦虑中。

而这种“劝学”也构成了主流路径确定感的一部分——即使学生短暂地受困于迷失的危险中,也可能会有人将他们“打捞”回来。

“像疯狗一样努力”:拥抱自由的可能

并非所有人都能忍受自由带来的焦虑。所以通过回归主流来逃避自由的行为,似乎也可以被理解。

但问题是,越来越多的人发现:考研读研,可能并不能帮助自己在真正意义上摆脱焦虑与风险。

近年来,硕士学历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似乎日渐衰微,让位于本科出身、实习经历等因素的趋势愈发明显。读研,恐怕不再必然意味着更好的生活、更低的风险。自2023年以来,考研人数的下跌,可能就是这种变化造成的结果。

(来源@智谷趋势Trend)

但跳出读研的轨道,情况似乎也没有太多改善。轨道外的旷野上依旧“危机四伏”,促使人们“逃避自由”的困境依旧存在。

无论是“逃避自由”,还是“拥抱自由”,似乎都换不来一个令人满意的结局。

但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刘晓艳的鞭策也有着巨大的市场。

或许并不应当把她的受众简单理解为“仍对读研带来的保障心存幻想的人”。喜爱她的网友之中,似乎有不少人都对读研的局限心知肚明。

(网友们关于读研感受的不同意见)

如果仅仅关注刘晓艳让学生“像疯狗一样努力”的那些视频切片,我们可能确实会将她视作规制的代言人——毕竟,她总是强调考研的重要性,似乎是把考研视作人生道路上为数不多的选择之一。

但在回望她的经历后,我们或许反而能从她对考研的执着中,看到她对自由的追求。

刘晓艳在自述中说,她少时丧母、寄人篱下,“上研究生之前,我的人生并没有成功过一次。”构成她生活底色的,是一种打压式的规制:总有人指责她胖、学习差、没有母亲,希望她一直在困境中沉沦。

但她不甘心被埋没在别人的恶评中,而是希望通过学习、考研,在十几年的学习中,屡败屡战、拼命求胜,以守护定义自己、珍视自己的自由。

这样的信念,也通过她在讲课过程中穿插的自我叙述,传达给了学生们。

(刘晓艳在《瘦晓艳和胖美华》中的自述)

而她的学生们所面对的,也许是一个对自由的态度亟需重塑的时代。读研、读博……曾经被公认为坦途的那些路径,可能已不再意味着牢固的保障。因此,那些指引人们不假思索踏上路径的规制,或许也将慢慢消失。

轨道融进了旷野,成为了旷野里无数条小路中的一条,兼具自由与风险。逃避自由,似乎变得越来越不可能。

无处可逃之时,刘晓艳的鞭策像是一种发问,既朝向当下的我们,也朝向几十年前的她自己:“如果自由已经是你生活中唯一的可选项了。那么,你能为你的生活、你的自由尽什么义务?”

或许大家喜爱刘晓艳,不仅是因为她的教学技巧或语言风格,也是因为能在她的话语中,看到一种理想生活的模板——

在拥抱自由后,“像疯狗一样”和潜藏的困难作斗争,自己来保卫自己的幸福、探索自己的人生。

(图片素材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Vista看天下,《从抽象表情包火成“世纪名师”,考研大学生最近排队等着挨她骂》.

[2][美]艾里希·弗洛姆,《逃避自由》.

[3]黄灯,《我的二本学生》.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70岁陈道明被嫉妒,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原来是这个意思

70岁陈道明被嫉妒,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原来是这个意思

包饺子ai剪辑
2025-11-02 15:59:22
赵鸿刚出战“世界耳光大赛”惨遭KO,本人最新回应: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赵鸿刚出战“世界耳光大赛”惨遭KO,本人最新回应:眉骨处伤口已缝5针,摘墨镜眼睛肿得睁不开

极目新闻
2025-11-02 08:11:51
澎湃江苏公众号发文:抱歉,确实没提前准备泰州夺冠的稿子

澎湃江苏公众号发文:抱歉,确实没提前准备泰州夺冠的稿子

懂球帝
2025-11-01 23:30:56
马英九哽咽,韩国瑜拥抱,朱立伦服气,郑丽文的漂亮起手式

马英九哽咽,韩国瑜拥抱,朱立伦服气,郑丽文的漂亮起手式

探源历史
2025-11-01 17:30:39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王家卫录音门事件不断发酵,大导演其实挺恶心,众多明星卷入其中

花哥扒娱乐
2025-11-01 20:51:32
费哈主帅:如果这联赛只是为了取悦C罗,那踢34轮有何用?

费哈主帅:如果这联赛只是为了取悦C罗,那踢34轮有何用?

雷速体育
2025-11-02 11:45:29
千万“接口费”拦路 郑州荥阳一小区六百户居民三年供难暖

千万“接口费”拦路 郑州荥阳一小区六百户居民三年供难暖

大象新闻
2025-11-02 09:46:08
村民众筹30万元欲硬化通村路,10年间10人去世都未等来动工,街道办称尚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村民众筹30万元欲硬化通村路,10年间10人去世都未等来动工,街道办称尚在争取上级补助资金

大风新闻
2025-11-02 10:04:07
57万元/平方米!深圳一别墅被神秘富豪3.65亿元“捡漏”拍下,刷新全国纪录

57万元/平方米!深圳一别墅被神秘富豪3.65亿元“捡漏”拍下,刷新全国纪录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09:13:03
湖南怀化警方通报疑似贩卖婴儿: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成功解救3名婴儿

湖南怀化警方通报疑似贩卖婴儿:抓获4名犯罪嫌疑人,成功解救3名婴儿

界面新闻
2025-11-02 14:14:43
英国火车行凶案9人危殆:袭击者挥舞大刀,目击者最初以为是万圣节恶作剧

英国火车行凶案9人危殆:袭击者挥舞大刀,目击者最初以为是万圣节恶作剧

澎湃新闻
2025-11-02 13:00:30
痛心!徐州3名孩子失联后遗体在河中找到,其中包括一对姐弟

痛心!徐州3名孩子失联后遗体在河中找到,其中包括一对姐弟

极目新闻
2025-11-02 13:25:07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工信部突然鼓励燃油车?给燃油车补贴,释放什么信号?

大道微言
2025-11-01 08:58:16
易纲同志不再担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易纲同志不再担任经济委员会副主任

鲁中晨报
2025-11-01 22:15:05
许绍雄离世,83版《射雕英雄传》“落幕”演员已达20位!

许绍雄离世,83版《射雕英雄传》“落幕”演员已达20位!

青岛城市档案论坛
2025-11-02 07:46:10
县委书记、县委统战部部长,3天内接连被查

县委书记、县委统战部部长,3天内接连被查

新京报政事儿
2025-11-02 16:17:55
秦雯袭警事件升级!官媒要求尽快调查,“瑞金二所”评论区沦陷

秦雯袭警事件升级!官媒要求尽快调查,“瑞金二所”评论区沦陷

小海娱计
2025-11-01 20:17:47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桂系007
2025-11-01 21:30:11
订婚未按时给女方送36万彩礼,男子与家人争执后轻生溺亡 父母索赔20万一审判了

订婚未按时给女方送36万彩礼,男子与家人争执后轻生溺亡 父母索赔20万一审判了

红星新闻
2025-11-02 11:08:20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中国芯片重大突破!比英伟达GPU快1000倍,或另辟一条新赛道

徐德文科学频道
2025-11-01 14:59:52
2025-11-02 16:52:49
知著网 incentive-icons
知著网
中国网络视频研究中心官方平台
2282文章数 10294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三角形的斜边AC和DE分别是6和8,求阴影部分的面积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头条要闻

小区因千万接口费欠款致600户居民3年未供暖 多方回应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教育
本地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初中竞赛题:同学们以为简单,答对的寥寥无几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艺术要闻

他是清华大学校名题写者,拒绝宋美龄求婚,被誉为“民国颜真卿”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俄在日本海演习击沉假想敌潜艇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