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眉大眼的世界首富,马斯克,最近过得并不顺利。
因为深度参与全球政治,导致特斯拉在美国和欧洲的声誉,全面受损,遭遇大规模抵制。
意大利首都罗马市郊的特斯拉汽车展厅,甚至被抗议者公开纵火,至少17辆电动车被烧毁。而在美国大街上,时而还爆发游行,抗议马斯克下台。
有句话讲得好,“无限的权力会毁掉它的占有者。”
追求权力,就会被权力反噬,马斯克也感受到了风险,最近接受采访时承认:
“在美国政府任职对我来说不利……因为我在政府任职,我的公司正在遭受损失。”
而后,白宫方面确定消息,马斯克将辞去效率部部长职务,这意味着马斯克为期71天的政治生涯,正式结束。对于美国来说,四舍五入,也算得上是一次“百日维新”。
其实我曾经在星球里写过专题,预言过这一幕的发生。
马斯克可以帮特朗普上位,但从政,无疑刀口舔血,他的原始生态位很差劲,干着最脏最累的活儿,还容易得罪人,而只要完成任务,随时都可能被赶走。
特朗普内阁,堪称职场版的三国杀,作为科技新贵,是无法跟以万斯为主的嫡系部队,以及鲁比奥带队的旧官僚派,相抗衡的。
当初我还预演过三个版本,分别是沈万三、范蠡和吕不韦,觉得马斯克最好的结果是范蠡,落得个功成身退。
结果却比想象中更糟糕,干了一半,踉跄离开白宫。
事实证明,马斯克是一个成功的商人,但并不是一个有经验的政客,这次回归商业,可能是最好的结局。
但特斯拉汽车销量下滑,似乎是一个非常致命的问题。
数据显示,特斯拉2025年Q1汽车交付量为336,681辆,为2022年Q3以来的最低水平,较2024年Q1的交付量下降了13%,市场原先预估为390,343辆。
Q1交付量暴跌创2年半最低,这是一个非常值得警惕的数据。
马斯克认为,是从政影响了销量。
的确这在欧洲表现很明显,比如特斯拉在欧洲15个国家的市场份额已从去年Q1的17.9%降至9.3%。在德国,特斯拉的市场份额从16%左右暴跌至不到4%。
但在中国呢?
数据显示,国内市场,特斯拉Q1交付了13.72万辆,同比+3.6%,占特斯拉全球销量约40.75%,比去年同期30.57%增长超10个百分点。
看似很不错。
但其实,我们再来看一组同行业横向对比数据:
其实特斯拉3.5%的同比增速,在中国国产新能源汽车的面前,根本不够看。而这还是在特斯拉不断降价和5年0息政策的刺激下,达成的。
那么这就反映出两个事实:
1、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份额大涨10%,并不是因为在中国卖得有多好,而是源于其他国家卖得不好。
2、在未出现的负面舆论的基础上,特斯拉在中国市场出现了颓势。
到底为什么?
答案很简单,产品力优势不在。
如果放在3年前,可以说,特斯拉在中国,举目四望无对手,绝对称得上“遥遥领先”,国产新能源车只有在后面排队吃土的份。
但三年后的今天,反倒是国内新能源车一直在拼命努力,更新换代,把产品力卷出了新高度,而特斯拉的产品力,几乎未曾变过。
一来未曾推出新品,只有在老款中不断修修改改,相比于国产新能源汽车来说,依旧是交付即“毛坯房”的原始形态。
其次之前最能拿得出手的智驾系统(FSD),被各大测试机构证伪,前段时间售价6.4 万元人民币,无人问津。结果迫不得已,特斯拉官方推出1个月的免费试用。
马斯克曾天真地认为,给汽车装一个AI,让AI看100万个视频,就能让特斯拉汽车中国的道路上驰骋,但万万没想到,这套最强方案,突然被一个从小巷子里突然窜出的电驴小伙所粉碎。
中国和美国是不一样的,如果你经常在晚上夜路开车,你会看到有尾灯坏了的大货车,甚至尾灯坏了的大货车直接停在主路上。
在这种情况下,摄像头只能看到100米的距离,但是激光雷达,在没有任何光线的情况下,是可以看到200米的,这就可以帮助驾驶者实现130公里时速的自动紧急制动(AEB)。
这对于家庭驾车安全来说,至关重要。
对于汽车来说,安全永远是第一位,其次才是设计、性能、空间、驾驶体验等等。
马斯克当初选择纯视觉解决方案,是因为雷达方案成本太高,但他万万没想到,几年时间,中国产业链可以靠规模效应,把雷达价格彻底打了下来。
相信如果让他现在继续造车,他一定会选择雷达方案,因为马斯克对安全的诉求,也会摆在造车的第一位。
但现在再去改变可能有些晚了。而马斯克是一个非常有独立思维的人,他当初承诺了纯视觉方案,那么就会践行到底。
而这个方案,如果无法出现跨时代的科技变革,那么就会跟雷达方案背后的事实,产生强烈的矛盾。
换句话说,中国消费者并不会为“假设”买单,而是真正落到实处的“价值”。
教员曾说过,“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
其实应用到商战中,就是要充分接触消费者,到他们的生活中找到他们的核心诉求,这才能做出真正的好产品。
这方面,马斯克还要花更多的时间去理解。
接下来,特斯拉还要持续面对中国新能源车的挑战,包括比亚迪、吉利、理想、小米、蔚来、小鹏,虎视眈眈都要瓜分特斯拉的市场份额。目前来看,特斯拉似乎还没有拿出真正的解决方案。
当然马斯克可能志不在此,或许看得更远,比如载人火箭、机器人、AI、脑机等等,这也是特斯拉股票138倍PE的来源。
但如果失去新能源汽车这台“造血机器”,如何支撑短期内还无法实现盈利的其他业务,这是马斯克需要思考的命题。
这方面,谁都看不清楚。毕竟马斯克用过往的经历,打爆了无数空头以及多头,特斯拉的“妖性”,让无数超级投资者折戟沉沙。
马斯克,是一个可能为人类带来的惊喜的人物,算得上是一代枭雄。
希望未来能从他身上看到更多的可能性,起码在平庸的世界里,多一些吃瓜新闻也是不错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