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朱啸虎们越成功,中国AI就越难成功

0
分享至

经济观察报 马飘/文 投资有一个悖论:最受追捧的创新赛道往往埋藏着最危险的共识陷阱。以至很多投资人始终痴迷于在认知泡沫中寻找逆向思维的艺术——试图成为率先预言行业崩塌的“末日先知”。

知名投资人朱啸虎的言论并不是一个例外,其近日退出人形机器人项目的言论引发了诸多讨论。他给出的理由是:看不到商业化路径,共识又高度聚焦,一般就是退出的时候了;现在共识度高度集中,是有退出机会的。

这样的言论短期看往往会备受嘲讽,然后又会获得某种迟来的历史正确性。创业创新九死一生,强调泡沫破灭、价值崩塌,看上去有更大概率能证明一个人的洞察力。就像过去10年,喊空房地产的人并未能阻止行业的繁荣,但无碍其预测的兑现:如今房地产行业遭遇重创。

只是这种预言的兑现,难言有什么价值。长期预测近乎神话,当人工智能算法、量子计算、脑科学并行迭代突破时,任何一条技术路线的胜利都可能颠覆既有商业图景。这些技术路线就好比同时发射的烟花,你刚觉得某个方向已经稳赢了,突然另一个方向炸出更亮的火花,直接改写整片夜空。

朱啸虎管理基金的退出,不等于某个被退出的项目的失败,项目只是换了个股东。并且,退出是一个交易:有进就有退。被投资的创业者无论输赢,都不能证明投资人是否明智。

但值得讨论的是做出判断的背后逻辑。我们要注意到:同样是“看不到商业化路径”,在不同的情景下,含义是不一样的。“看不到”需要反复的进行辨析,这样才能避免误导。

“看不到”的含义

如果没有学会用火,我们就无法想象何为炒菜。创新是由各种技术叠加而来,当某个技术没有出现的时候,我们是不可能“看到”的。汽车没发明前,谁会在马路边画停车位?10年前,一个人若判断“手机短视频能抢走电视台观众”,绝大多数人会觉得这个人疯了。现实是,现在看电视的人可能还没看抖音的零头多。

“看不到”还与技术周期有关。如果技术处于能见度非常高的稳定状态,这时的“看不到”显然是非常危险的事情。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基础设施框架、信息技术成熟度非常明确,技术演进路线非常清晰,投资人将注意力放到应用和商业模式上无疑是正确的选择。在成熟技术的应用阶段,看不到技术革命的可能性,“共识又高度聚焦”,显然是值得投资人警惕的风险。

这其实是以朱啸虎为代表的投资人在过去20年经历的事情:他们的经验和成就是基于特定底层技术、基于应用与模式创新取得的。只不过当下这个“底层”正在被替换为大模型等新的基础设施。

如果技术前景处于混沌状态,这时的“看不见”其实潜藏着巨大机遇。如今的AI革命就像19世纪的汽车业——有人还在改良马车,优化现有技术;有人在造发动机,这是突破性创新。这时的“看不见”是技术约束了人们的视野。

“IPhone时刻”就是一个旁证:2007年乔布斯掏出那个“玻璃板”,重新定义了手机,瞬间让全世界明白:原来手机还能这么玩。前年开始流行“OpenAI时刻”:2022年前,普通人觉得AI就是电影里的机器人,如今小学生都能用AI写作业。最近又开始流行“DeepSeek时刻”:当这个国产开源模型冒出来时,很多人“连夜改PPT”。

当这些技术出现时,人们的想象力在一夜之间被打开,市场格局也迎来疾风骤雨式的调整。这些“开天眼”的瞬间就像有人突然打开屋里的灯,原先你只觉得屋里有桌椅板凳,开灯后才发现居然藏着一套沙发。这时的市场就像被捅了的蚂蚁窝,所有人都开始重新找活路。当这样的故事频繁密集地发生,谁也无法断言未来这样的事就不再会频繁密集地出现。

过期的“成功方程式”

对此,朱啸虎应该深有体会。上述言论发表没几天,在2025中关村论坛上,他又发表了《应用为王,AI赋能千行百业》主题演讲。这次,朱啸虎提到了预测的错误:DeepSeek风行之前,行业预测是“闭源会领先,然后开源追上来”。

在DeepSeek开源生态异军突起之前,朱啸虎投在屏幕上的这张PPT是出不来的——这张PPT展示了腾讯利用DeepSeek开源崛起的机会,坐在了人工智能赛道的前排。DeepSeek崛起前,行业普遍看好闭源模型。这种“后见之明”暴露出投资人们对技术演化非线性特征的认知局限。

遗憾的是,DeepSeek预测的失误并没有改变朱啸虎的思维惯性,他进行了“理所当然”的推理。作为大模型底层模型能力突飞猛进的结果,他关注到了基于这些底层模型能力的应用收入开始爆发式增长。目前的大模型已经成为很多商业化应用的支撑。基于这些现实,朱啸虎推导出的结论是:技术路线不重要,客户的需求如何、是否付费很重要。创业者需要更懂用户、更懂产品,要在非AI的能力上,建立能力。

这是以朱啸虎为代表的投资人为创业者谋划的未来:拥抱AI,但不投入底层技术,聚焦于垂直应用,获得独特优势。

这个思维框架正好回到了朱啸虎们熟悉的模式上,基于移动互联网的模式创新,成就了一批高市值企业。在那个时代,科技投资的成功模式似乎固化为一套标准流程:寻找热门应用场景,快速扩张,用投资换市场,最终迅速实现IPO。

但问题是,朱啸虎忽略了目前正在发生的重要事件:从OpenAI到DeepSeek,几乎每隔几个月就会出现一个颠覆认知、颠覆市场格局的事件。这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开始启动的明显的征兆。

在这个时间点上,很多严格按照商业计划书行事的公司都会倒闭。朱啸虎给创业者的建议同样会面临这样的命运。在当下的时间节点上,创业者要做的事情是:不要预测,而是按照既定的战略意图去奋斗。

以ChatGPT为例,其爆发不仅依赖Transformer架构的突破,更需要巨量数据堆叠、计算成本下降等多重条件的耦合。这种非线性演进特征对投资人提出了新要求。掌握话语权的投资管理人,如果思维还停留在上一个时代,这对于中国的创新并不是一个好消息。

两个时代的投资逻辑

朱啸虎对人工智能的认知,难说是有洞察力的:他在低估中国创业者的同时,又高估了目前人工智能底层模型的能力。

人工智能底层模型的能力远远没有达到成熟期。客观地说,目前的人工智能更像电影:电影不是复现世界,而是通过迅速展示一张张图片,让人脑展现出故事。目前的大模型看上去拥有智力,但并不真正理解何为智力。

人工智能底层模型研发是巨大的价值来源,DeepSeek的案例也说明,这并不是最具有资源、资金的企业必然成功的游戏。开源模型的崛起推翻了此前闭源模型主导的预测,从光子芯片、量子计算的发展到脑科学对人脑智能的深入认知,人工智能各个部分的大图景仍在加速演进,技术迭代远未到终局。

全力拥抱开源生态看上去是一个很好的博弈策略,但我们也要意识到,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开源生态本身也在迭代。面对这些潜在机遇,作为投资人不期望在这方面获得超额收益,还要在何处寻求回报?

底层技术的每一轮进步都将带来巨大的商业变革。移动互联网的爆发是基于智能手机硬件的普及,在此之前,抖音、拼多多等平台是不可想象的存在。基于底层大模型的应用确实正在创造价值,应用场景的挖掘投资机会不可忽视,但“应用为王”的时代真就到来了吗?

在笔者看来,朱啸虎投资逻辑的背后,不过是用过去20年投资经验——处在上一轮康德拉季耶夫周期(下称“康波周期”)后半段的成功经验,试图在新康波周期开始阶段刻舟求剑式地复制成功。

作为经历移动互联网黄金期的投资圈老江湖,滴滴、饿了么等这些明星项目让朱啸虎封神。秘诀很简单:看技术成熟度;抄成功作业(比如美国有Uber,我就投滴滴);快进快出。这套打法在过去移动互联网时代确实好使。当基础设施成熟时,应用层创新却能快速创造价值。

但AI革命正处在新康波周期的起点阶段,朱啸虎的策略,恰如用内燃机时代的交通法规指导太空探索——两者的底层规则已发生维度跃迁。

底层技术都是硬科技、黑科技,一般而言,这是着眼10年以上的技术突破。突破到过程中,有很多人注定会在路上倒下,但最后立起来的将是新时代的巨人。朱啸虎的投资策略表明,他的选择是不与巨人同行。实际上,他的生意也无法与新巨人同行。其短至半年的投资周期,与技术投资动辄10年的时间尺度是不兼容的。

类似朱啸虎的观点还体现出风投机构在技术浪潮中的实用主义:通过退出高泡沫赛道、聚焦可验证的商业模式,降低不确定性风险。正如朱啸虎所言,星辰大海终成红海,脏活累活才是护城河。这一论断既是经验之谈,也是当前AI投资生态的缩影。在这个意义上看,如果中国的投资管理者不在AI的底层下苦功、下大注,那么,朱啸虎们越成功,中国就越难抓住AI革命的重大机遇。

给投资人的真心话

在人工智能发展远未成熟之时,投资人就号召聚焦于应用端,用手头资本推动创业者去“卷”应用,可能是一个不错的生意,但可能与“伟大”相距甚远。

AI行业的复杂性在于,技术突破与应用落地往往交替驱动,既需要短期的商业敏锐度,也需要对长期趋势的洞察力。中国的投资人需要意识到,如果过去20年的创业与创新是在上一个技术革命周期的高峰中攀登,面对当下的创业创新,我们其实还在山脚下行走,准备找到山门的入口。

技术是资本的函数,作为驱动创新的核心资源,投资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个意义上看,分配资本的投资管理人不仅是资本的提供者,更是技术创新的引导者和社会进步的推动者。

资金是个人资源,也是社会资源,作为投资管理者应该谨慎处之。我们不能低估或小看投资配置所产生的创造力和破坏力。伟大的诞生往往充满偶然和不可预测。不经意间,我们或许就会“成就”或“扼杀”一个可能的“伟大”。

我们应该追问:什么是投资管理行业领军者应有的格局?

如果投资管理只是一门生意,这将是一个让富人更富、加剧两极分化的游戏。而技术革命时代呼唤的是有追求、有理想的新投资行为准则,呼唤的是新一代、能够陪伴创业者“走夜路”的投资人。后者需要接受必要的失败。

面对新周期的游戏规则,投资的老前辈们是时候放下经验包袱,不要再把“以前投某某就是这么成的”挂在嘴边,而是要扪心自问:作为一个职业,投资管理为何能够存在?选择当“种树的人”还是“砍柴的人”,决定了你到底是投资人,还是倒卖机会的生意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律师行业崩了,近七成同行活得像行尸走肉

麦小柒
2025-10-31 20:53:15
美方:若中国不偿还100年前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8500亿美元

美方:若中国不偿还100年前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8500亿美元

福建平子
2025-11-02 13:57:36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广东:女子给男性剪发,穿着难以想象,网友:正经吗?

心轩专栏
2025-11-02 21:59:42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国民党主席位置坐稳,郑丽文摊牌了:两岸不回归和平,其他是侈谈

董董历史烩
2025-11-01 14:13:05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莫斯科大规模停电,地铁停运、交通瘫痪

桂系007
2025-11-01 21:30:11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不出意外的话!苏林会成为第二个黎笋

近史谈
2025-11-02 18:54:35
马英九哽咽,韩国瑜拥抱,朱立伦服气,郑丽文的漂亮起手式

马英九哽咽,韩国瑜拥抱,朱立伦服气,郑丽文的漂亮起手式

探源历史
2025-11-01 17:30:39
专家批评《白毛女》逻辑不清,杨白劳欠钱,为何反而枪毙黄世仁?

专家批评《白毛女》逻辑不清,杨白劳欠钱,为何反而枪毙黄世仁?

普陀动物世界
2025-11-02 15:15:45
难以置信!催收太丧心病狂了,重庆一公司把巡特警大队催停摆…

难以置信!催收太丧心病狂了,重庆一公司把巡特警大队催停摆…

火山诗话
2025-11-01 14:30:06
449平方米,1.17亿元!马来西亚首富之子郭孔华,买下上海大平层,该楼盘曾3小时售出158套房

449平方米,1.17亿元!马来西亚首富之子郭孔华,买下上海大平层,该楼盘曾3小时售出158套房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1-02 23:32:08
太艰难了!王艺迪苦战七局逆转击败温特,获胜后激动地高举双臂

太艰难了!王艺迪苦战七局逆转击败温特,获胜后激动地高举双臂

杨哥乒乓
2025-11-03 00:31:06
白宫公布美中协议详情

白宫公布美中协议详情

半导体圈
2025-11-02 20:09:27
“初三女生在校被同学殴打13次,后确诊精神分裂”新进展:额尔古纳市启动全面复查

“初三女生在校被同学殴打13次,后确诊精神分裂”新进展:额尔古纳市启动全面复查

大风新闻
2025-11-02 14:45:02
王家卫拍《东邪西毒》集体PC被抓!

王家卫拍《东邪西毒》集体PC被抓!

八卦疯叔
2025-11-02 09:10:03
凌晨!安世中国,强烈反对,郑重声明!

凌晨!安世中国,强烈反对,郑重声明!

证券时报e公司
2025-11-02 09:22:01
黄金要征税了,两部门发布新政,博主:更要去买黄金,晚了就买不到了

黄金要征税了,两部门发布新政,博主:更要去买黄金,晚了就买不到了

回旋镖
2025-11-02 17:18:39
1斤豆芽卖28.8元?网友直呼“吃不起”,知名餐饮品牌回应

1斤豆芽卖28.8元?网友直呼“吃不起”,知名餐饮品牌回应

都市快报橙柿互动
2025-11-02 16:20:16
赖清德称“台湾不属于中国”,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反对两岸统一

赖清德称“台湾不属于中国”,蒋万安再次亮明立场,反对两岸统一

寻途
2025-11-02 16:31:10
奇袭:布达洛夫亲抵波克罗夫斯克,指挥特种作战行动

奇袭:布达洛夫亲抵波克罗夫斯克,指挥特种作战行动

近距离
2025-11-02 13:12:21
木村拓哉现身东京电影节,老得惨不忍睹,擦粉底抹口红,像个女生

木村拓哉现身东京电影节,老得惨不忍睹,擦粉底抹口红,像个女生

心静物娱
2025-11-01 15:21:26
2025-11-03 02:43:00
经济观察报 incentive-icons
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是专注于财经新闻与经济分析的全国性综合财经类媒体。聚焦商道、商技和商机。
111449文章数 160598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科技要闻

10月零跑突破7万辆,小鹏、蔚来超4万辆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头条要闻

马来西亚首富之子买上海大平层 449平米1.17亿元

体育要闻

这个日本人,凭啥值3.25亿美元?

娱乐要闻

陈道明被王家卫说他是阴阳同体的极品

财经要闻

段永平捐了1500万元茅台股票!本人回应

汽车要闻

神龙汽车推出“发动机终身质保”政策

态度原创

家居
本地
手机
艺术
公开课

家居要闻

吸睛艺术 富有传奇色彩

本地新闻

全网围观,到底多少人被这个野人大学生笑疯了

手机要闻

华为Mate80风扇版确认:五款机型同台竞技,18号见!

艺术要闻

陈丹青 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