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筑宜文宜业宜游宜居
的魅力园区
羊城创意产业园俯瞰图
记者从大会了解到,广东将推出“五项举措”支持数字创意产业发展,除了政策、文化、人才、技术等四个方面的举措外,“支持培育产业生态集群”这一举措同样获得广泛关注。
大会提出,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所在的羊城创意产业园西侧的科韵路,被称为“中国游戏第一街”,11公里的道路上汇聚有近150家规上游戏企业,创造了千亿产值的产业生态,孕育出网易、三七互娱等知名企业。他们的成功离不开产业集群的托举。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将高标准建设数字创意产业园,吸引更多优质文化企业和科技企业,构建以头部企业为引领、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的产业生态,推动园区提档升级,完善服务体系,构筑宜文、宜业、宜游、宜居的魅力园区。
作为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载体,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总建筑面积约11.6万平方米,高达149.95米,地上32层、地下2层,计划于2025年底完工交付,2026年正式投入运营使用。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在设计上独具创意。大厦四周绿地环绕,岭南特色式公共空间与6万平方米绿地公园共同形成金融城独有的“人文绿心”。建筑外立面以“羊”字为脉络,顶部塔冠宛若一张“打开的报纸”,寓意“从纸开始,向云出发”的媒体融合和产业孵化之路,以及“媒体+文化+产业+数据”四位一体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之新策。此外,大厦在设计时采用平面数字化手法,在融合岭南建筑特有骑楼和翘角飞檐元素的同时,突出城市文化新地标的数字科技感,彰显大厦建成“竖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特色定位。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尤其注重安全质量的把控,并借助科技手段为项目安全管理保驾护航。项目成立后便立即搭建了专业齐全的安全管理组织架构,建立完善的安全制度及体系,成立涵盖全专业的“安全联合办公室”,施工现场按照网格化进行分区,落实具体的安全生产职责,实施精益管理。项目还利用安全风控管理平台及智慧工地管理平台,围绕工程全生命周期,打造信息化、数字化、可视化的多类终端,实现安全数据统一汇集、分析和管理,以信息化提高项目整体安全管理效能。
据悉,岭南数字创意大厦项目曾被评为“2023年广州市管项目安全文明示范工地”“2024年广州市智慧工地试点”,还作为2024年广州市房屋建筑工程“安全生产月”和“安全生产广州行”现场观摩交流会会场,接受省市领导及业界人士的观摩,展示其安全制度建设、现场精益管理、智慧安全等方面的安全生产管理亮点。
助力数字创意产业
集群化发展
羊城创意产业园3号门
那么,作为大会的关注焦点,正在建设中的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在未来将如何肩负起助力数字创意产业集群化发展的使命,成为未来数字创意现象级产品的“摇篮”?
在大会致辞中,任天阳着重介绍了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六个方面的特点:
——文化底座厚重。羊城晚报作为文化大报的资源禀赋丰厚,拥有一批文化IP,一批文化采编人才,沉淀68载的岭南文化大报数据资源。有正在建设的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岭南文化大模型技术底座。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是打造全国领先的区域文化大数据体系,岭南文化大模型为国内首个文化领域的多模态推理大模型。
——跨界融合发展。羊城晚报将推动“媒体+产业”“文化+科技”“思想+技术+艺术+美学”融合,推动文化、科技、数据、金融等要素流动碰撞融合,形成跨界产业融合,以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岭南文化大模型为数据底座平台,重点引进数字创意、智能科技等有垂直优势和辐射能力的企业,构建数字创意产业的“热带雨林”产业生态,形成大湾区千亿元产值数字创意产业集聚地。
——产业基础扎实。羊城创意产业园年产值超400亿元,有1万人在此就业,200家企业入驻,员工平均年龄26岁,形成数字音乐、数字广告、游戏动漫、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集群。园区连续7年每年诞生一家上市企业,走出了酷狗音乐、荔枝等9家上市企业。
——位置得天独厚。岭南数字创意大厦位于广州国际金融城北区核心区和广州人工智能与数字经济试验区枢纽地位,南承金融城起步区,西接科韵路软件园,是广州实现老城市新活力和“四个出新出彩”的关键支撑区,三条地铁交会于此,网红天桥金羊桥贯通金融城南北。
——自然环境稀缺。羊城创意产业园东地块绿地率达35%,拥有6万平方米的羊城创意公园,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楼下还有1.2万平方米大草坪,古树摇曳,绿草如茵,极具岭南风韵。
——服务配套成熟。羊城创意产业园设有立体公共服务平台,包含产业宣传、政策辅导、知识产权、投融资等五大平台,与天河区携手,助力企业在创业孵化、税收减免、金融服务、技术支持、人才招聘等方面获得体系化支持。
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党委委员、副社长、副总编辑胡泉介绍,岭南数字创意大厦是广州国际金融城北区的第一栋超高层甲级写字楼,“我们将以羊城晚报文化软实力、羊城创意产业园产业基础、广州国际金融城的资源聚合,再造一个创意园,形成岭南数字创意大厦与羊城创意产业园错位发展、梯次开发的新格局。”胡泉说。
广东岭创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华介绍,作为根植岭南的文化大报,羊城晚报报业集团将以岭南数字创意大厦为物理载体,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创新技术驱动,建设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打造全国领先的区域文化大数据体系,通过整合文脉、非遗、历史、民俗等文化资源,开发岭南方言语料库、岭南文化基因库等特色数据库,推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活化利用。
据悉,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将以文化与科技、金融融合为核心,依托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区块链等技术在文化产业领域的集成应用和创新,提升动漫、音乐、游戏、电子竞技等新兴文化产业发展水平,建设一批文化产业数字化应用场景,推动文化新业态和新模式的形成。
同时,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将通过落地岭南文化大数据中心,搭建岭南文化大模型,建立文化产业创投基金,进行政策信息咨询、税收减免引导、人才公寓供应等多元举措,为企业成长赋能。借助产学研合作机制,引入第三方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在技术、资本、人才、数据等方面对接资源,提供数字解决方案,赋能企业创新发展。
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战略合作企业、爱莎国际教育集团董事王浩波告诉记者,岭南数字创意大厦作为一个多功能复合型空间,对于学生教育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对学生的教育形式已不只是考试,需要接触更多文化创意,岭南文化大模型可以帮助我们的老师更加适应未来教育的发展。”
目前,与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签约的战略合作企业包括北京文创板发展有限公司、腾讯云、美团、美的集团、酷狗音乐、映宇宙集团有限公司、东超科技、米粿AI、广东程视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爱莎国际教育集团、招商银行、广州越秀物业等,俨然初具岭南“数创产业航母”的雏形。“我们将集聚各方资源要素,全力做好岭南数字创意大厦的建设招商运营。”任天阳在大会上向国内国际企业发出诚挚邀约,“这里培育了9家上市公司,这里还将诞生新的独角兽企业!我们期待与有志之士相遇,共同建设‘竖起来’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共同创造新的奇迹。”
壮大岭南文化数字
产业版图
为何要建设好数字创意产业园?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支庭荣表示,广东数字文化产业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其主要标志就是大规模的产业聚集,数字娱乐产业、媒体创意产业等能在一个园区里得到汇聚、碰撞、发展。“岭南数字创意大厦就是一个‘竖起来’的产业园,多个企业在这里能实现价值共创,得到更多的政策及媒体资源的支持,从而壮大岭南文化数字产业的版图。”
事实上,产业园对数字创意产业发展的助推已有许多鲜活案例。
去年8月,中国首款3A角色扮演游戏《黑神话:悟空》上线,成为一款“让外国人学中文”的现象级作品;今年春节期间,电影巨作《哪吒2》同样火遍世界,累计票房已超154亿,冲击全球票房Top4,深受各国影迷的喜爱。
值得一提的是,《黑神话:悟空》《哪吒2》这两个“爆款”产品均在文化创意产业园中孕育而生。《黑神话:悟空》的创作公司游戏科学,位于杭州西湖区的艺创小镇,是浙江唯一一家文化创意特色小镇。而主创《哪吒2》的公司可可豆动画,则在成都高新区的天府长岛数字文创园办公,这里聚集着腾讯新文创总部、AG电竞、葡萄腾动漫、完美天智游等知名项目。
为何产业园区会成为数字创意产业现象及产品的“摇篮”?产业园区带来的产业集群化发展或成为其中的关键因素。
广东程视视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CEO程豪表示,数字创意企业在产业园区的聚集会产生“化学反应”,“羊城创意产业园这边有许多游戏的明星企业,我们可以和它们产生链接,去做一些衍生的开发,此外园区里还有做IP版权运营的企业,对于我们开发影视动漫剧的企业来讲,可以直接从它们那里进行版权交易采购,共同开发一些新的IP。”
米粿AI创始人丁黎告诉记者,国内的文化、动漫产业分布较为零散,岭南数字创意大厦若把相关企业聚集起来,企业间可以有更多的交流,实现互帮互助。“如果能把相关人才和公司都聚集在一个产业园,大家就能够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实现更好的结合,从而使得整个行业更加蓬勃发展。”
广东建设报记者 唐培峰
本文图源:羊城晚报报业集团
◎ 编审:左国兰
◎ 美编:杨榆洁
◎ 出品:广东建设报全媒体内容运营中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