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最后七天的时间,长和集团预计就会和美国贝莱德财团完成巴拿马两个港口在内的交易,就在这紧要关头,中方出手了,面对泰山压顶,李嘉诚诚实地弯下了腰。
4月2日,就是巴拿马等港口的交割之期,尽管港澳办、香港特区两任特首及香港《大公报》已几度表达不满,质疑李嘉诚不顾国家利益,劝其三思而后行,长江和记却依旧充耳不闻,按照原计划推动着交易的进行。近日,事情出现了转机,香港《南华早报》27日报道称,长和正与香港特区政府合作,配合港府寻求合理的解决方案。换句话说,李嘉诚认怂了,不再一意孤行,非要将航运要道拱手交给美国。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促使他前后反差如此之大?这或许与中国政府的行动有关。
彭博社27日引述知情人士的话报道称,自得知李嘉诚计划出售巴拿马两座港口之后,中国政府就要求国有企业暂缓跟与李嘉诚及其家族有关联的企业开展任何新合作。这一措施打到了李氏家族的大动脉。
港口风波之前,李嘉诚家族与国企在多个内地基建项目上均有合作,在能源、医药等国家战略性行业也多有涉猎,仅吉林电力和中药股权这两项交易规模就高达70亿元人民币。日前,李嘉诚次子李泽楷还参加了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有意进一步布局数字经济和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
近年来,中国新能源、人工智能、电动汽车等科技产业的飞速发展全世界有目共睹,中国市场目前是一片蓝海,拥有着无穷的潜力,相关产业还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资本自然都想搭上这班顺风车,李氏家族也不例外。
另一方面,2023年有传闻称,英国政府可能使公共资产国有化,李嘉诚在海外高达4000亿的投资多数在公共投资领域,一旦英国实行国有化,李氏庞大的商业帝国将遭遇毁灭般的打击,所以为了避险,最近几年李氏正加速将海外资产转移回内地。
如果没有巴拿马港口风波,李氏家族还能悄无声息地顺利分散投资风险,调整整个家族产业的结构,甚至跟着内地的政策再创资产辉煌。但事情既然发生了,李嘉诚不把国家利益放在心上,国家也就只能把机会留给真正的爱国企业。
李嘉诚也不愧是标准的商人,收到中方的通牒之后,长和立马就与港府联起了手。之后这桩交易可能的结局有两个,第一,长和是香港上市公司,想要达成交易得经过香港证券交易所的批准,港区特首李家超日前表示,“任何交易必须符合法律和规则要求,特区会依法依规处理”,暗示不用中央政府出手,港交所自己就可以不批。
第二, 在中国发展高层论坛上,具有国资背景的港口物流服务商——中远海运港口董事会主席、董事总经理朱涛亲口证实,有可能收购长和旗下港口,称“对一切符合战略需要、能够提升客户服务的资源都感兴趣”,并表示未来有对海外码头的外延并购计划,将加大南美洲、非洲和东南亚的投资布局。
长和选择出售港口的原因之一,是意识到在中美博弈的背景下,巴拿马港口将面临很大的政治风险,并非有意为虎作伥,助纣为虐,从这一角度看,这桩交易还有很大的转机,至于最终结果如何,还需静观其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