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透视2024银行业绩会|迈过35万亿资产大关后,中行高管们最关心什么?

0
分享至

财联社3月26日讯(记者彭科峰)继交通银行后,第二家国有大行—中国银行于今日晚间正式交出2024年成绩单。

中国银行年报显示,截至2024年末,集团资产总额35.06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11%;负债总额32.11万亿元,较上年末增长8.20%。实现营业收入6,328亿元,同比增长1.38%;实现税后利润2,527亿元,同比增长2.58%。

中国银行正式跨过35万亿资产大关。那么,作为国有大行,如何看待行业的净息差压力?如何面对房地产不良问题?如何看待人工智能对银行业的影响?今日晚间业绩发布会上,中国银行高管们对上述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面对银行业普遍面临的净息差问题,中国银行行长张辉坦言,去年该行数据为1.40%,基本和同业持平。而在早几年,中国银行净息差相比一些大行有明显差距,“一度差了几十个BP“,如今的并驾齐驱,颇为不易。

张辉表示,2025年中国银行将把净息差管理作为低息环境下的重中之重。展望2025年,中国银行清醒地认识到经营发展所面临的挑战,但与此同时,国内经济运行长期向好的支撑条件和基本趋势是没有变的,有需求升级、结构优化、动能转换等一系列的增量空间。

张辉进一步表示,2025年中国银行将重点做好以下多个方面的工作:首先,在资产业务方面重在优化结构,推动资产规模稳步增长。积极把握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市场机遇,保持信贷业务的平稳健康发展,认真落实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国债地方债的投资力度,适度的增加信用债的投资,抓住境外利率相对高位的市场机会,合理的优化外币债券投资的布局。同时进一步有效控制票据同业资产等低收益的资产。

其次,在负债业务方面,重在量价协同,着力提升存款市场的竞争力;把握好市场流动性充裕的有利时机,适时的通过债券发行同业存单等渠道来丰富该行的资金来源。在客户管理方面,加快推进客户结构的转型,将做优做强中型授信客群,作为改善客户基础,提升定价水平,推动转型发展的重要方向。

此外,中国银行将进一步巩固国际结算、结售汇等传统业务的优势,做大财富管理、资产托管、养老金融等业务,坚决防止各种铺张浪费的行为,着力提升全集团的投入产出比。

面对关于不良率的提问,中国银行副行长张剑现场表示,2024年,该行进一步强化信用资产的风险管理,提高了清收的处置质效。整体来看,全年不良保持稳定,境外新发生不良有所下降,而房地产依然是新发不良的第一大行业,但同比呈现下降趋势。个人经营带、按揭贷是增加的,资产质量压力依然存在。

展望2025年,张剑认为,不良的压力依旧来自“房地产的深度调整期”。预计该行开发贷有望延续24年边际改善的趋势,但是个人按揭、经营贷预计会继续承压。“预计2025年全年资产质量继续保持稳定。”

对于人工智能的冲击,中国银行副行长张小东表示,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深刻重塑中国银行业务布局与服务模式。今年1月,中国银行推出支持人工智能产业链专项支持计划,覆盖上游算力基础设施,中游技术创新及下游场景应用,这一布局将纵深推进中国银行科技金融发展的新格局。未来,将加速“未来5年人工智能产业链万亿信贷计划”的落地。

张小东还表示,过去一年,中行将发展新质生产力作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抓手,通过“支持发展新质生产力三十条”,优化金融供给结构,在产业升级、科技赋能、机制创新等方面取得积极成效。中国银行将以服务人工智能产业链为切入点,推动科技金融产品服务创新和体制机制升级,支持卡脖子关键领域核心技术攻关,持续提升对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服务能力,发挥国有大行的平台优势,打造好“商投行一体化”服务体系。

(财联社记者 彭科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财联社 incentive-icons
财联社
以“准确、快速、权威、专业”为新闻准则,为投资者提供专业的投资资讯。
574102文章数 100888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