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少康,这位在台湾政坛和媒体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将,最近抛出了一句重磅话:“若我是马英九,我会告诉大陆,两岸无论如何都不能打仗。”
这话一出,立马在台湾岛内和两岸关系圈子里炸开了锅。有人觉得他说的在理,毕竟谁也不想看到战火烧到自家门口;也有人觉得这不过是老调重弹,解决不了啥实际问题。
赵少康是谁?从政坛到媒体的跨界人生
要聊赵少康的这番话,先得搞清楚他是个啥样的人。赵少康1950年5月6日生在台湾基隆,小时候在宜兰罗东长大。
他老爹赵延民是个有故事的人,1922年出生在河北,当过国民党革命军的兵,打过内战和抗日战争,1949年跟着国民党跑到台湾。
这家庭背景对赵少康影响不小,尤其是对两岸关系的看法,可能从小就种下了点种子。
赵少康念书挺厉害,考上台湾大学农业工程系,后来还跑去美国密苏里大学拿了个农业经济学硕士。
学成归来后,他没干啥跟农业特别沾边的事儿,而是1981年以国民党身份当上台北市议员,正式踏进政坛。
到了1987年,他又选上立法委员,算是站稳了脚跟。1991到1993年,他干过一阵环保署署长,管过环保政策。
1993年是个转折点,赵少康跟几个亲统派的政治家一块儿搞了个新党,自己当首任召集人。
新党那会儿主打两岸统一,反对“台独”,跟国民党主流的温和派有点不一样。可惜,新党没火起来,1994年他竞选台北市长也没赢,1996年干脆退出政坛,转行去做媒体。
他接手飞碟电台,当上董事长兼总经理,还主持节目,像《中广新闻》啥的,靠着犀利的评论和接地气的风格,攒了不少人气。
沉寂了二十多年后,2021年赵少康重回国民党,2023年还被推出来跟侯友宜搭档,竞选2024年台湾地区副领导人。
不过,选举结果不太理想,国民党没赢,他也没当成副手。2024年11月,他在家摔了一跤,肝脏破裂,住了趟医院,好在恢复得不错,现在还在媒体和政治圈里活跃着。
赵少康为啥说这话?从个人经历到现实担忧
赵少康这句“两岸不能打仗”不是随便说的。
2024年,他在青雁基金会一个面向年轻人的讲座上讲了这话,背景是当时两岸关系正紧绷得不行。
比如2月14日金门撞船事件,两名大陆渔民死了,赵少康在节目里批评台湾海巡队的处理方式,觉得这种事儿容易火上浇油。
他还拿乌克兰举例子,说:“战场会在台湾,看看乌克兰现在啥样。”这话听着挺直白,就是提醒大家,战争一旦打起来,台湾跑不了当主战场的命。
他为啥这么怕打仗?可能跟他家里的经历有关。他老爹赵延民当年在内战里被俘过两次,这事儿赵少康提过,说不定从小听多了战争的惨状,心里就有了阴影。
再加上他这些年在媒体上见多了国际局势的起伏,像俄乌冲突这种事儿,肯定让他更觉得和平来之不易。
赵少康这话还提到马英九,意思是希望马英九能当个中间人,去跟大陆说说情。他为啥挑马英九?
因为马英九在两岸关系上有点分量,当过台湾地区领导人,还推动过两岸和平交流。赵少康可能是觉得,马英九的资历和人脉,能让大陆听进去几句。
马英九在两岸关系里啥角色?
说到马英九,他在两岸关系上确实是个绕不开的人物。他2008到2016年当台湾地区领导人那会儿,主打一个“和平发展”。
最出名的就是签了《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ECFA),让两岸贸易和投资热火朝天。那时候,两岸关系算是几十年来最缓和的阶段,直航开了,游客多了,经济上你来我往,日子过得挺融洽。
不过,马英九下台后,风向变了。2016年民进党上台,蔡英文不承认“九二共识”,大陆那边态度也硬起来,两岸关系一步步冷下去。
ECFA虽然还在,但执行起来磕磕绊绊,经济交流没以前那么顺畅了。马英九卸任后也没闲着,跑去大陆访问过几次,每次都喊话要和平、要对话。
比如2023年他去大陆祭祖,顺便跟那边聊了聊,但效果有限,民进党这边压根不买账。
赵少康想让马英九出面,估计是看中了他跟大陆的这份“老交情”。但现实是,马英九现在影响力不如当年,他自己也说过:“我尽力了,未来看年轻人。”
这话听着有点无奈,意思是两岸的事儿,不是他一个人能扭转的。
两岸关系咋走到今天这步?
要弄懂赵少康这话的分量,还得看看两岸关系这些年的起伏。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两岸就分开了。之后几十年,冷战打得热闹,两边互相敌视,谁也不服谁。
改革开放后,大陆经济起来,两岸开始有点接触。1992年有个“九二共识”,虽然没白纸黑字写下来,但双方都默认一个中国,算是给交流开了个口子。
马英九那会儿靠这个共识,把关系拉近了不少。可民进党上台后不认这个账,大陆觉得台湾在搞分裂,态度就硬了。
尤其是这几年,大陆军机军舰绕台成了常态,台湾这边呢,拉着美国、日本撑腰,国际上小动作不断。
2024年初的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赖清德当选,他延续民进党路线,两岸关系更没缓和的迹象。
再加上金门撞船这种突发事件,民间情绪也被点燃了。赵少康站出来喊“不能打仗”,其实是想给这股紧张劲儿降降温。
他拿乌克兰比喻,挺形象——乌克兰挨着俄罗斯,打起来满地疮痍,台湾离大陆这么近,真打起来也好不到哪儿去。
赵少康这话听着简单,但背后有几层意思。第一,他是真担心战争。台湾地方小,人口密,经济靠外贸,真打起来,啥都得崩。
第二,他想通过马英九这条线,间接跟大陆喊话,试着缓和气氛。第三,他这话也说给台湾人听,尤其是年轻人,让大家想想和平值多少钱。
这话有没有用?不好说。支持他的人觉得,这至少是个态度,提醒大家别光顾着吵架,得想想后果。反对的人可能觉得,他这想法太天真,两岸的事儿不是喊几句口号就能摆平的。
大陆那边咋看?目前没啥官方回应,但从过去的态度看,大陆更在乎实际行动,比如台湾当局认不认“九二共识”,而不是光听几句和平宣言。
眼下,两岸关系还是冷冰冰的。大陆这边,军事压力没减,军演照常搞,摆明了告诉台湾别越线。台湾这边,民进党当局继续靠拢美国,买武器、拉盟友,摆出一副硬抗到底的架势。
老百姓呢?其实大部分人不想打仗,日子过得好好的,谁乐意提心吊胆?
赵少康的呼吁,算是在这僵局里扔了块石头,激起点涟漪。但要真解决问题,光靠他喊不行。大陆这边得看到台湾有诚意,台湾这边也得觉得大陆不是光用拳头说话。
说白了,互信没了,咋谈都没用。
未来咋走?不好预测。短期看,两边还得僵着,军事对峙、经济脱钩估计还得持续一阵。中长期呢,取决于国际局势和两岸内部的变化。
要是美国和中国关系缓和点,两岸可能跟着喘口气;要是大国博弈加剧,台湾夹中间就更难受了。
赵少康这人,政治上起起伏伏,媒体上风生水起,不管你喜不喜欢他,起码他敢说敢做。重回国民党后,他没选上副领导人,但也没消停,继续在媒体上发声。
他的和平主张,可能改变不了大局,但至少让更多人开始想:两岸真打起来,赢的是谁?输的又是谁?
他这句“两岸不能打仗”,听着有点理想主义,但也不完全是空话。
台湾的地理位置摆在那儿,离大陆近得没法跑,打仗肯定是两败俱伤。
他拿乌克兰举例子,也不是吓唬人,战争的代价谁都算得清。问题在于,光他一个人喊没用,得有更多人站出来,还得有实际的行动。
赵少康的这番话,抛开政治立场不说,核心是想让大家冷静下来想想。两岸关系走到今天这步不容易,冷也好热也好,总比兵戎相见强。
他借马英九的嘴喊和平,也许是想给两岸留点余地。现实是残酷的,但希望总得有吧?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