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力的终点是电力,AI的快速发展已经点燃了新的能源革命:
当“可控核聚变”从科幻走向现实,核电成为了最优解。
当 ChatGPT 单次查询能耗相当于谷歌搜索 的10 倍时,大家才猛然发现:算力竞赛的终点就是能源战争。
2024 年全球数据中心耗电量已突破 3000 亿度,相当于整个英国的用电量。
面对可再生能源的波动性,谷歌、亚马逊等巨头企业不约而同将目光投向核电 ——这个容量系数高达 92.5% 的 "稳定电源"。
2023 年中国环流三号突破 150 万安培等离子体电流,2025 年 EAST(人造太阳) 装置创下 1 亿摄氏度等离子体持续 1000 秒的世界纪录。
这些突破让可控核聚变从 "永远 50 年" 的调侃,逐渐走向产业化倒计时。
作为终极能源,核聚变具有三大颠覆性优势:
1、燃料储量够人类使用 10 亿年
2、单位能量是化石能源的 400 万倍
3、零碳排放且无核废料难题
因此,那些深度布局核电、可控核聚变,以及核心超导技术领域的公司,也可能在这轮AI浪潮的带动下迎来新的腾飞机遇。
本期我们通过梳理所有核电领域公司在核电、可控核聚变方向的布局,筛选了5家技术积淀深厚、业务占比突出的优质公司,方便参考研究。
第一家 中国核建
核电主业:全球最大核电工程承包商,承建华龙一号等三代核电项目,设备国产化率超 90%
核聚变突破:承担 ITER 核心安装工程,掌握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建造技术
核心优势:深度参与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积累 12 项国家专利,具备从实验堆到商用堆的全链条建设能力
第二家 中国核电
核电主业:运营 26 台核电机组,控股福清核电、三门核电等标杆项目
核聚变布局:斥资 10 亿元入股中国聚变能源公司,牵头组建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
技术亮点:自主研发 "核智・龙灵" 大模型,实现核电站运维效率提升 40%,正在开发聚变堆数字化孪生系统
第三家 联创光电
核电配套:提供核级电缆、高压开关柜等关键设备,市占率超 35%
核聚变突破:超导磁体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应用于中国环流三号等装置
市场潜力:与中科院合肥物质研究院共建实验室,开发高温超导磁体在聚变堆的商业化应用
第四家 国光电气
核电装备:国内唯一具备全系列核电真空灭弧室研发能力的企业
核聚变核心:为 EAST 装置提供 105GHz 回旋管,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技术储备:正在开发的兆瓦级微波加热系统,将应用于下一代聚变实验堆
第五家 西部超导
材料供应:全球第二大铌钛超导材料生产商,占据国内 70% 市场份额
核聚变应用: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提供超导线材,性能指标达到 ITER 标准
产能优势:在建年产 500 吨超导线材生产线,将满足未来聚变堆规模化需求
值得关注的是,核聚变商业化时间表正在加速:
ITER 计划 2035 年启动实验,中国规划 2045 年建成示范堆,2050 年实现商业化发电。
正如科学家所言:"我们不是在建造核电站,而是在复制太阳的能量。"
当 AI 算力需求与能源革命形成共振,这些同时掌控核电与核聚变双赛道的企业,可能将会引领这一场新的能源浪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