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英国官宣正式加入CPTPP。此消息一出,很多人又把关注点转移到中国。英国是2021年2月申请加入的,我国是同年的9月,仅相差7个月。如今英国已经成为正式成员国,而我国还被“卡”在门外。
英国都加入了,为啥中国还没有好消息?是不是没有诚意要吸纳中国?既然加不了CPTPP,那中国单独建特色自贸区是否可行?下面就来分析一下。
一 中国加入CPTPP的进程
CPTPP最初是由智利、新西兰、新加坡和文莱协商成立的区域贸易协议,当时叫TPSEP,中文翻译是“跨太平洋经济伙伴协议”。2008年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表达加入意愿,然后开始谈判。
2015年美国完成加入谈判,TPSEP更名为TPP,此时成员国增加到12个。不过特朗普上台后,在2017年又退出了TPP。美国退出后,由日本主导,剩下的11个成员国重新达成协议,TPP更名为CPTPP,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议”。
该协议于2018年底正式生效。一年多之后,我国就表达了对加入CPTPP的意愿。当时我国正参加另一个区域协定RCEP,全称“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谈判。2020年11月,RCEP签字落地。紧接着,我国就公开表态会积极考虑加入CPTPP,并于几个月后向新西兰提交了申请。
简单说一下CPTPP的加入流程。申请国一般要提前跟成员国接触,提交申请之后,还要跟成员国进行双边谈判,争取成员国同意启动加入程序,最后由CPTPP委员会决定是否启动正式加入程序。一旦决定启动,CPTPP委员会组织成立加入工作组,进行加入谈判。
从程序上看,英国的加入在速度上属于特例。2021年2月申请,之后CPTPP委员会就举行多次会议,并在同年6月做出决定:启动加入程序并成立加入工作组。之后的谈判进展也很快,2023年3月就完成谈判,同年7月就正式签字。
签完字后,两边都要走后续流程:申请国有1年多的时间走完国内审批流程,同时其他CPTPP成员也要履行各自国内的批准程序。各方履行完程序,交存加入文件或通知CPTPP协定保存国新西兰后60天,加入议定书才会正式生效。英国是2024年12月协定正式生效,审批流程历时15个月。
那么中国走到哪一步了呢?目前,CPTPP委员会还没有决定正式开启中国加入程序,也就是说,还没有到谈判阶段。但这也不意味着毫无进展。
2023年7月,CPTPP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发布声明,称CPTPP正在收集信息以了解各申请国是否能达到该协定的高标准。除中国外,申请国还有厄瓜多尔、哥斯达黎加、乌拉圭、乌克兰。
我国在该会议召开前提交了交流文件,介绍我国为达到CPTPP高标准所做的工作及其效果。我国主动对接高标准,具体措施是在相关领域内进行试点试验,条件成熟后进行大规模推广。也就说,我国跟各方一直在往前推动,并不像外界传的CPTPP拒绝我国加入。
当然,从英国的案例可以看到,申请国加入程序快速推进的关键,是获得CPTPP所有成员国的一致支持。其中有两方面因素很重要,一是申请国是否达到CPTPP高标准,二是CPTPP成员国是否还有其他顾虑。
就我国来说,加入进展相对较慢,这两方面因素都有。
二 中国面临的挑战
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加入CPTPP,无论是对中国,还是对各成员国来说都是大工程,这其中牵涉协定规则和条款的问题,但又不仅仅是协定本身的问题。
先说协定规则方面的挑战。业内公认的世界三大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一个是日欧经济伙伴关系协定,另一个是美墨加协定,第三个就是CPTPP。CPTPP的规则的基本框架,是零关税、零壁垒、零补贴。
零关税主要是指,成员国之间的货物贸易基本实施零关税。零壁垒主要是指,基本取消服务贸易、数字贸易、投资领域的各种限制性壁垒。零补贴主要是指,取消妨碍市场健康发展的补贴规则。
这里面每一条都需要具体调整,而且不是一次完成的,因为达到CPTPP高标准之后,还要进行深入的谈判。整个过程会非常艰难,因为任何国家包括CPTPP成员国都有不能实行零关税的保留产品,以及不能完全开放的服务贸易和投资领域。如何兼顾本国利益同时让CPTPP接受,达成一个权利义务总体平衡的协定,需要时间和耐心进行协商。
另外,还有地缘政治方面的挑战。这就是前面提到的CPTPP成员是否有顾虑的问题。根据已有的信息,对中国申请加入CPTPP,新加坡、智利、新西兰、马来西亚、越南等国表示欢迎,而澳大利亚、加拿大、日本、墨西哥还有顾虑。当然,他们的顾虑很大程度是来自美国的施压。尽管美国已经退出,但它对CPTPP成员的影响力还在。
早在我国表达加入CPTPP的意愿时,日本的态度就出现反复,最初是表示欢迎而后又表示难度很大。不过总体看,日本的反应并不是坚决反对。
从目前情况看,日本和澳大利亚支持中国加入的理由更多,中国同这两个国家的经贸合作很密切,而且大家都是RCEP签署国。CPTPP规则比RCEP更严格,中国加入并接受更严的约束,对两国无疑是利好。
相比较来说,加拿大和墨西哥这边阻力会更大,因为跟日澳情况不同,他们的经济严重依赖《美墨加协定》,而这个协定是美国主导的。这个协定里有一条霸王条款,规定如果一方与美国认定的“非市场经济国家”签署自由贸易协定,那么其他成员国有权退出协定,选择重新进行双边谈判以签署新协定。所以,如果美国以此威胁,他们大概率会被迫跟随美国态度。
基于以上两方面因素,中国加入CPTPP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和挑战。那既然如此,中国是不是可以考虑单独建特色自贸区,比如“共产主义特区”,简称CCCP?目前看,此举困难同样不小,而且也没有必要。
三 中国为何不“另起炉灶”
对于目前的中国来说,无论是自己组织建立自贸区,还是申请加入已有区域自贸组织,都回避不了两个挑战,一个是对接贸易规则高标准,另一个是应对地缘政治的负面冲击。
既然怎样都回避不了,那自然选择代价最小、效率更高的了。很显然,跟另起炉灶从头做相比,直接申请加入现有的成熟的组织更划算。
另外,有一点我们必须认识到,那就是贸易规则高标准是未来的大趋势,除了区域经贸组织,WTO也在朝这个方向改进,啃下“加入CPTPP”这块硬骨头,我国应对后续像WTO升级谈判就会从容。
而且我国已经参与了很多区域自贸区以及经贸组织,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国-海合会自贸区、东盟10+3经济组织、APEC、RCEP、东亚经济组织联盟、上海合作组织等。此外,我国还以观察员身份加入非洲贸易联盟。其中,有很多区域经贸组织以及自贸区是重合的,把这些串联起来,我国就能打造区域经贸网,没必要再单独建群拉人重新谈判。
而就加入CPTPP本身来说,尽管困难重重,但我国仍坚持主动对接CPTPP高标准,毫不动摇地推动此事,是因为这对我们极具战略意义。一是利用经贸协定高标准倒逼国内深层改革、持续创新,走高质量、高水平发展路线。目前我国处于产业转型升级关键期,越向深水区前进,越需要强大的驱动力,除了自身内驱力,外在驱动力也很重要。
二是通过深度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引进优势资本、技术、产品,有助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和消费质量,进而强化内外市场双循环。三是有利于同世界发达经济体之间形成优势互补的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体系。作为全球制造业大国,我国有比较完备的产业链优势,在CPTPP框架下参与优势分工,取长补短,有助于经济行稳致远。
四是彰显我国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和倡导多边主义的责任担当。当下,孤立主义逐渐抬头,经济逆全球化越演越烈,国际规则遭到破坏,这个时候,我国毅然站出来,以开放包容的态度积极加入区域经贸组织,坚持合作共赢、互惠互利,为亚太地区经济繁荣发展做出贡献。
另外,作为新一轮国际经贸规则制定的起点,加入CPTPP有助于我国在未来国际贸易规则制定方面具有主动权和话语权,进而有助于我国提升全球治理的能力,树立大国典范,提高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对自己有信心。CPTPP成员国一多半都是亚太地区的,并且都跟我国有密切的经贸联系,我国的加入有助于增强成员国的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和稳定,提高其市场竞争力,还能提升CPTPP的全球影响力。这些都是我们的加分项。
参考文献
观察者网.丁一凡:中国加入CPTPP最大的谈判难点可能不在日澳,而是加墨
清华金融评论.加入CPTPP被称为第二次“入世”,中国申请进展如何?|宏观经济
澎湃新闻.加入CPTPP:战略意义、现实差距与政策建议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