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父母最大的成功:就是在这3件事上不干涉孩子,越不管,越有出息

0
分享至

作者:主创团·向阳

一档真人秀节目里有个帅气男孩,父母是高知,家境优越。

按理,这样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应该非常优秀。

没想到,这男孩小小年纪就辍学、抽烟,对人没礼貌,还经常跟父母吵架。

原来,男孩曾经对自己的未来很有想法:考上心仪的学校、读喜欢的专业、发展兴趣爱好、跟朋友交往、去远方冒险……

然而,每当他向父母提出自己想法时,得到的都是父母的否定。

因为,父母已经为他规划好了一切。

为此男孩一直很压抑,为了跟父母对抗,最后只能选择愤怒和叛逆。

现实有很多父母,自以为是地为孩子决定一切,想象着孩子长成理想中的模样。

通常,结果都事与愿违。父母管得越多,孩子越不领情。

要培养出独立成功的孩子,父母最应该做的就是放手。

特别是这3件事不干涉孩子,越不管,孩子越有出息。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不多管

作家付小平有一次参加女儿幼儿园的亲子活动,参观孩子们吃午饭。

午餐比较丰盛,有一道菜是很多小朋友都喜欢吃的虾,这些虾没去壳,需要孩子自己用手剥。

很多父母担心孩子不会剥,甚至有的开始准备动手帮助。

老师却阻止了这些父母,说:“请放心,每个小朋友都会剥虾,你们只要看着就可以了,让他们自己剥。”

付小平一开始也担心,但他发现女儿很快就剥好了虾,动作还非常熟练。

令他惊讶的是,班上三十多个小朋友居然人人都会剥虾。

回家路上,他问女儿:“在家为什么要我们帮你剥虾呀?你不是自己会吗?”

“爸爸,你知道吗,剥虾是很累的,而且手也要弄脏。在幼儿园,老师不会帮我们,所以只好自己剥啦!”说完,女儿还冲他做了一个大大的鬼脸。

其实对孩子来说,很多日常的事情都可以自理,或者父母稍加协助,他们也能自己解决。

但是父母总喜欢事无巨细地亲自代劳,根本不让孩子自己动手,孩子就难以养成独立生活的能力。

心理学上有个“贝勃定律”:如果父母为孩子包办一切,会让他习以为常,最后成为事事都依靠父母的巨婴。

孩子自己能干的事,父母不多管。孩子才能在做事中慢慢培养出自主性和独立性。

如果不知道哪些可以放手让孩子做,可以参考《人民日报》提供的不同孩子年龄段该具备能力的自查表:

2岁:让孩子自己拿汤匙吃饭;
2-3岁:把垃圾扔进垃圾桶,睡前整理自己的玩具;
3-4岁:学会刷牙,帮忙铺床,把叠好的衣服放进衣柜;
4-6岁:自己穿衣服,洗小件衣服,收拾好书包;
6-12岁:慢慢独立完成家务,清洁、整理、煮饭做菜;
13岁以上:孩子已经能帮忙父母做很多力所能及的事。

爱孩子,就要舍得用孩子。

很多看似琐碎的小事,都能教会孩子责任与独立。

给孩子尝试、经历、体验的机会,让他在生活的细节中,在自己做事的过程中,发现价值,收获成就感。





孩子遇到的挫折,不乱管

有对母女找心理导师尚致胜咨询。

这个女孩很胆小,有严重的焦虑症,不敢交男朋友,工作也是换来换去。

一番咨询后,尚致胜发现问题的根源在妈妈身上。

从小到大,她妈妈就像母鸡护小鸡一样,一直张开翅膀把她护住。

从学校求学到交朋友、谈恋爱、找工作,但凡遇到一点困难,妈妈就帮她解决,不让孩子经历一点点挫折。

如今女孩26岁了,依旧害怕失败,不能接受犯错,什么都不敢尝试。

如果父母一直管着、护着孩子,孩子只能接受快乐,不能承受一点点痛苦,以后生活会很艰难。

教育孩子,要让他们明白,挫折和失败是人生路上的常态,关键是如何勇敢面对。

孩子成长路上难免磕磕碰碰,父母要给孩子独自承受挫折的能力,面对困难的勇气和智慧。

在孩子遇到问题时,父母既不能不管,也不能多管。可以试试这2种方法。

1.放手,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

常常看到一些孩子,遇事自己还没弄清,就急着找妈妈:“妈妈,怎么办?”

当孩子说“我不会”,父母可以说“试一试”。

如果孩子一时做不好,父母也不要急着插手帮忙。

让孩子多尝试,自己去探索解决问题的各种可能性。

2.不干涉,让孩子承担必要的责任,在错误中成长。

比如孩子上学忘带课本、作业等学习用品,父母不能一边数落孩子丢三落四,一边又担心他们被老师批评,第一时间将物品送到学校。

正确的做法是,由孩子自己承担后果:或被老师批评,或自己想办法和同学共用一本书。

父母培养孩子受挫后的恢复能力和自信心,让孩子在将来的生活中,独自面对困难时,也能泰然处之,永远乐观。





孩子的学习和爱好,不急管

有些父母会将自己未完成的愿望强加在孩子身上,如自己小时候没好好读书,就希望孩子学习好;小时候没有条件学的兴趣爱好,就想孩子替自己完成。

打着“为你好”的旗号,安排孩子的一切,不让孩子有一点自主性。

在这种环境下成长的孩子,内心会不断积累不满,然后在某个点爆发。

在亲友聚会中,有个亲戚向我哭诉。

她儿子从小读当地名校,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小时候非常乖巧懂事,钢琴、画画、跳舞都很好。

但是,考上大学后,儿子就像变了一个人,天天晚上泡酒吧,不跟父母交流。

我还记得,在那个孩子很小的时候,不管什么时候,只要跟亲戚朋友见面,他的父母就喜欢把孩子的成绩挂在嘴边,无论孩子是否愿意,总是乐此不疲地让他展示各种才艺。

像亲戚这样的父母,把孩子的学习和兴趣当成炫耀的资本,孩子学习好、兴趣多,就能为自己长脸。

父母为了自己的面子,自作主张帮孩子安排一切,很少了解他们内心的真正想法,喜欢和想做的又是什么。

《父母的觉醒》一书中,有一对父母的做法让我印象深刻。

他们的儿子与其他男孩不同,喜好安静,不爱喧闹,与运动和游戏相比,更偏爱艺术和舞蹈。

他们虽然也很希望儿子能像其他男孩子一样,表现得更活泼好动一些,但是他们控制住了自己的焦虑,耐心培养他对音乐和舞蹈的兴趣。

儿子最终长成了一个善良、自信、健康的人。

他们没有用儿子成全自己的梦想或实现憧憬,也没有利用儿子去满足自己的虚荣心,只是让孩子能勇敢做自己。

心理学的“瓦拉赫效应”: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长处,只要找准自己的舞台,就能发挥潜能,取得惊人的成绩。

奥数、钢琴、舞蹈、画画不一定适合每个孩子,也不是成绩好、特长多才是好孩子。

在孩子的学习和兴趣上,父母要放弃那种“应该怎样”的想法,不要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孩子,接受他本来的样子,善于发现孩子的独一无二之处。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

“父母应该给孩子足够的自由,让他们在探索中成长。过度的保护只会让孩子失去独立的能力,真正的爱是放手,让孩子学会面对生活的风雨。”

养孩子要糙一点,父母要学会享福和“偷懒”。

把孩子穿衣、做饭、学习、择友这些事的主动权交回给孩子。

温室里的花朵承受不了狂风暴雨的侵袭,让孩子适当磕磕碰碰,学会承受失败,孩子人生的路只能靠自己。

从今天起,当个“少管事”的智慧父母,培养一个内核强大的孩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北京一家8口去吃席,海鲜茅台吃到撑,回家发现忘记随礼了

北京一家8口去吃席,海鲜茅台吃到撑,回家发现忘记随礼了

涛哥美食汇
2025-04-23 08:45:43
印度用了5天建3.2万个厕所,看到现场天塌了!卧擦,完全想不到

印度用了5天建3.2万个厕所,看到现场天塌了!卧擦,完全想不到

有趣的火烈鸟
2025-04-20 16:44:59
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拒绝华为201万年薪,选择离开,如今怎样?

华为天才少年彭志辉:拒绝华为201万年薪,选择离开,如今怎样?

君好伴读
2025-04-24 16:10:03
最高加税3500%,特朗普对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出手,越南率先回应

最高加税3500%,特朗普对中国最大贸易伙伴出手,越南率先回应

猎火照狼山
2025-04-22 20:21:57
前恒大中场成中超最佳后腰!有望入选国足,明年或自由身加盟国安

前恒大中场成中超最佳后腰!有望入选国足,明年或自由身加盟国安

体坛鉴春秋
2025-04-24 02:59:54
云南富豪12亿拆寺庙佛像盖温泉酒店,3年离奇身亡,方丈准确预言

云南富豪12亿拆寺庙佛像盖温泉酒店,3年离奇身亡,方丈准确预言

毓麟讲故事
2024-01-27 19:32:41
复旦大学校友夫妇一次性捐赠10亿元,成立学敏高等研究院

复旦大学校友夫妇一次性捐赠10亿元,成立学敏高等研究院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4-23 14:11:16
终于来了?外交部官宣,我外长有重大行动,特朗普彻底坐不住了

终于来了?外交部官宣,我外长有重大行动,特朗普彻底坐不住了

傲气经说
2025-04-24 09:42:24
为何以前五一放7天,现在却改成五天还得调休,原来都是他的建议

为何以前五一放7天,现在却改成五天还得调休,原来都是他的建议

访史
2025-04-23 14:03:22
赌王千金背着赘婿养小鲜肉

赌王千金背着赘婿养小鲜肉

毒舌扒姨太
2025-04-23 22:44:55
妻子驾车逃避持刀家暴引命案:丈夫趴车机盖甩落致死,妻子被控故意杀人一审获刑11年

妻子驾车逃避持刀家暴引命案:丈夫趴车机盖甩落致死,妻子被控故意杀人一审获刑11年

大风新闻
2025-04-23 23:16:56
世界上唯一的JJ博物馆,每个雄性都想被收藏

世界上唯一的JJ博物馆,每个雄性都想被收藏

beebee
2025-02-26 15:05:35
曝张子宇缺席世青赛!宫鲁鸣选择让她打亚洲杯 这到底是好是坏?

曝张子宇缺席世青赛!宫鲁鸣选择让她打亚洲杯 这到底是好是坏?

大嘴爵爷侃球
2025-04-24 16:22:41
荷兰科技专家:中国当初囤积了大量来自于ASML的进口光刻机,为的就是与美国在芯片技术上面打持久战

荷兰科技专家:中国当初囤积了大量来自于ASML的进口光刻机,为的就是与美国在芯片技术上面打持久战

逍遥漠
2025-04-22 20:04:10
新一代雷克萨斯ES发布,外形愈发丰田化,明年或将国产

新一代雷克萨斯ES发布,外形愈发丰田化,明年或将国产

优视汽车
2025-04-23 11:27:35
7.13亿元,彭永东一年拿走了一个贝壳经纪人约8674年的收入

7.13亿元,彭永东一年拿走了一个贝壳经纪人约8674年的收入

文轩观察
2025-04-23 11:42:09
葡媒:C罗曾将两块特殊定制手表忘在塞尔维亚的酒店里,总价值达350万欧元

葡媒:C罗曾将两块特殊定制手表忘在塞尔维亚的酒店里,总价值达350万欧元

雷速体育
2025-04-24 16:02:21
美媒都看出来了,中方不相信特朗普,已经准备3套战略应对贸易战

美媒都看出来了,中方不相信特朗普,已经准备3套战略应对贸易战

阿浇说历史
2025-04-24 14:12:38
在医院妇科,那些尴尬的瞬间,看完分享,社死巅峰!一个比一个尴尬

在医院妇科,那些尴尬的瞬间,看完分享,社死巅峰!一个比一个尴尬

墙头草
2025-04-24 09:39:36
“一丝不挂”新舞蹈?惹争议,被摸下体更不害臊,金星质疑是对的

“一丝不挂”新舞蹈?惹争议,被摸下体更不害臊,金星质疑是对的

吃鱼思故渊
2024-05-16 21:48:21
2025-04-24 22:27:00
新东方家庭教育 incentive-icons
新东方家庭教育
让持续的学习成为家庭的习惯。
5233文章数 2620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教育要闻

“1+3”项目凭啥出圈?这所双一流附属实验学校这样做到了Next Level

头条要闻

成都兰博基尼中心31套公寓打包转让 最大面积超500平

头条要闻

成都兰博基尼中心31套公寓打包转让 最大面积超500平

体育要闻

拒当黑八倒霉蛋!广厦又站到了辽宁面前

娱乐要闻

黄晓明生二胎!叶柯产女住上海高级医院

财经要闻

特朗普考虑对华关税分级方案

科技要闻

3.99万"白菜价",人形机器人半马亚军爆单

汽车要闻

纯电CLA L及Vision V概念车 奔驰这次玩大了

态度原创

教育
家居
本地
手机
军事航空

教育要闻

英国发布中国大学50强!天津大学位居第13名,深圳大学表现抢眼

家居要闻

开放空间 满足功能需求

本地新闻

云游湖北 | 汉川文旅新体验:千年陶艺邂逅湖光

手机要闻

REDMI携手天猫品牌超级会员日丨开启关于Turbo 4 Pro的无限想象

军事要闻

绍伊古:不排除俄罗斯恢复核试验的可能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