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和系市值蒸发323亿,李嘉诚终于坐不住了,次子李泽楷现身北京。在对美出口港口引发舆论争议后,长和公司最新情况如何?李泽楷这一次前往北京,是否与长和争议事件有关?
日前,李嘉诚家族旗下长和集团计划以228亿美元的价格,向美国贝莱德牵头的财团出售其在全球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业务,引发了巨大的舆论争议。据统计,港媒《大公报》已经连发了10多篇文章,对长和本次交易的决策提出质疑和批评,并多次获得了国务院港澳办及香港中联办的转载,可见官方对于本次交易,同样是存在不满的。
如今,李嘉诚家族终于为自己所谓的“在商言商”,实则“为虎作伥”的行为吞下苦果。
仅3月21日,李嘉诚旗下的多家公司股价纷纷大幅下跌,短短11天内,长和的市值便蒸发了323亿港元(约合人民币301亿)。此前还有人鼓吹长和集团以228亿美元价格出售港口是一笔划算的买卖,如今也纷纷闭嘴了。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深陷中美博弈的漩涡后,长和的股价暴跌是必然的。一方面,长和公司在本次交易中没有民族责任感、缺乏担当的表现,让市场信心动摇;另一方面,特朗普曾威胁要对中国船只增收入港服务费,长和对美大量出售港口,也会引发市场对美国财团垄断航运的担忧。
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李嘉诚终于坐不住了。在3月23日,李嘉诚次子、盈科拓展集团创办人李泽楷现身北京,参加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25年年会。
虽然李泽楷在长和集团中并无职位,其角色独立于家族核心业务,但是这样的安排,只是为了避免家族内的兄弟竞争,并不意味着李泽楷会在家族危难时对父兄弃之不顾。
相反,本次年会原本就是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办,带着很强的官方性质,李泽楷本次北京之行,借此机会与中央详细沟通本次交易事件的可能性是很大的。
同时,李泽楷积极参加大陆发展论坛,这也是李嘉诚家族在对官方释放信号,那就是李家将加强与内地的合作,而不是一门心思只想往外跑。恰好本次论坛的核心议题,就包括了宏观政策与经济增长、提振消费与扩大内需等等,可见其目标就是要吸引各方企业加大对内投资建设的,因此李家很可能也会抓住这个机会提出一系列投资项目,亮明自己的立场,以此来平息质疑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