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温馨提示:本文基于真实背景改编,请理性阅读,与君分享旨在弘扬正义和先辈大无畏精神,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前1/2免费阅读。
2025年3月17日,美国国防部长罗伯特铁青着脸坐在办公桌前,双拳紧握砸在桌上,冲着空军技术主管部门的一众官员一通输出,发泄着心中的愤怒。因为就在刚刚,中国第六代战斗机歼-36在成都进行了第二次试飞。
秘书阿黛尔拿着文件夹站在一侧,噤若寒蝉。阿黛尔面容俏丽,典型的拉丁美女,一袭长发披肩,一身职业装包裹着她一米七四的身材,前凸后翘。
如果放在在平时,遇到这种情况,阿黛尔会娇嗔着说上一些什么来化解眼前的尴尬或窘境,作为五角大楼的一道亮丽风景,罗伯特对她一向很包容和关爱,但现在的阿黛尔真不敢,因为这是她第一次看到罗伯特像一头雄狮般愤怒。
发怒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罗伯特告诫自己,深吸一口气平复心情后,转向阿黛尔问道:“技术分析出来了吗?”
阿黛尔点点头,赶紧打开文件夹,一边将复印的资料分发给在场的官员,一边解释说:“中国歼-36首次试飞的时间是2024年12月26日,与今天第二次试飞间隔约80天,不到3个月,比当年歼-20首飞与第二次试飞的间隔要快上一个月,刷新了全球战斗机研发和试飞的记录。”
“这说明中国的铸锻铣一体化3D打印数控机床已经完全成熟,而且歼-36的设计非常出色,首飞的检测数据与目标接近,需要改动和修正的地方少。”罗伯特摇着头,不安地说,“还有什么?全部讲出来,不怕坏消息再多几个。”
阿黛尔轻咳了一下,说:“这次歼-36试飞是单飞,没有军机伴飞,整个飞行过程中起落架收进了机腹,更加贴近正式的飞行姿态,进行了高空飞行测试,这是首次试飞没有的项目。”
国内外军机试飞时都会有上一代军机伴飞,以前这么做的主要目的是数据收集,提供安全保障,一旦发生意外可以立刻提醒试飞员。现在随着传感器、通讯技术和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的发展,设计人员只需坐在电脑面前就能看到飞机的所有参数和数据。所以现在伴飞的目的更多的是避免公众恐慌,像歼-36这种造型前卫的新一代战斗机,如果没有伴飞,八成会被人当作UFO,引发不必要的恐慌。
“我们动用了卫星系统对歼-36跟踪,中国军方那边没有对试飞区域进行任何干扰,看得出来他们非常自信。”阿黛尔停顿了一下,接着说,“从我们获得的歼-36高空飞行照片上来看,非常清楚,中国技术人员把无附面层隔道超音速进气道(DSI)史无前例地放在了战机背部,与当前五代战机的设计理念截然不同;大型分裂式舵翼设置在两侧翼尖上,也与现有设计理念不同,还有三发布局……”
分裂式舵翼是一种特殊的飞控设计,分为襟翼和副翼,它们位于机翼的后缘和前缘。襟翼的主要作用是增加升力,而副翼用于控制飞机高速飞行中的滚转。
罗伯特等了几秒钟,不见阿黛尔说话,抬头看去,阿黛尔一脸踌躇状,欲言又止。罗伯特说:“你什么时候变成这样了,有话直说,我已经被气够了。”
“技术部的总结是歼-36的气动布局几乎全是颠覆性设计,在加速性能上表现出色,观察到3条尾焰同时喷射时,能在8秒内从静止加速到1.5马赫,比我们现役最快的F-35A整整缩短了12秒4。”阿黛尔越说越小声。
罗伯特用手指敲着桌子,语气严厉地对以一众官员说道:“我们没有时间了,必须在三天内确认方案和供应商。”这话听着好像六代机对美国来说像买菜一样简单,其实美国还真没吹牛,世界各国的军机都是投产一代,预研一代,技术储备都有提前量的。
早在2016年中国空军列装歼-20隐身战斗机,打破美国空军对于隐身战斗机的垄断地位后,美军当年便启动下一代战斗机项目NGAD的研发。按照美国空军当时的设想,NGAD在2025年首飞,2030年形成作战能力。
洛克希德·马丁、波音、诺斯罗普·格鲁曼斗这三家公司都在第一时间对第六代机进行了预研,并提供了设计方案,只是因为定价都超过3亿美元一架,加上当时歼-36未出世,美国政府单纯因感觉肉痛,暂停了这个项目的实施,但在技术研发方面一直在稳步拨款和推进。不要忘了,美国是一个以技术和创新立国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