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无德之家,必有余殃。
李嘉诚家族积累一生的财富,很可能会因这一次的无德之举打了水漂。
20多年前的一件事就已给李家敲响了警钟。当时李嘉诚做了应对,保住了长和。这次港口交易引发的风波,外人看来,不过是舆论汹涌,对李家的长和集团来讲,那是如海啸一般,一个不慎,整个家族都要被拖入万丈深渊。
生意分大小。
做小生意,叫生计。卖个菜,摆个摊,这种生意,最重要的是赚钱,一家老小都靠着这点生计活下去呢,不赚钱怎么能行呢。
生意做大了,叫事业。引领一个行业,甚至创造一个行业,这种生意,赚钱就是其次了,重要的是福荫子孙。
钱多到一定程度,就是数字,花是花不完的,却可能被子孙一朝败尽。
《易经》中所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并非神神道道的迷信之言。对生意人来说,老祖宗总结千年的智慧,尽在这八个字中。
李嘉诚有两个儿子,长子李泽钜,次子李泽楷。2018年李嘉诚退休时,将家族的生意全部交给了长子李泽钜。只给了李泽楷相应的现金,让他脱离家族,独立发展。不参与长和集团的任何决策。说好听了,这叫给他自由发挥的空间,说不好听了,这就是“驱逐出家门”。
李嘉诚在多个公共场合谈起这次分家,都一再强调“公平合理,让兄弟二人有手足可做”。可是,如果真的公平合理,需要一再强调吗?
越没有什么,才越强调什么,这是普通人都懂的道理。
李嘉诚做出这种选择的原因是什么呢?要从发生在二兄弟身上最有代表性的事讲起。
1996年,李泽钜被张子强绑架,李嘉诚花了10.38亿赎回了儿子,这是大家所熟知的。
李嘉诚在这件案子中展现的冷静和谈判技巧被大肆宣扬;绑匪张子强因“迷信”退回200万的细节刻画的也足够传神。绑架案的另一个主角——李泽钜,却被刻意的忽略了。
因为在这起绑架案中,用一个词就能把李泽钜讲完了——配合。配合绑匪行动,配合绑匪给家里打电话,配合绑匪告诉家里不要报警。
这是媒体美化后的说法。
实际上就是,他怕了,绑匪让他干啥他就干啥。
从事后传出他得了幽闭恐惧症也可以知道,当时的他,确实被吓破胆了。
但长远来看,这次的绑架对李泽钜来说并不是坏事。
话分两头,再说李泽楷。
1999年,李泽楷投资110万美元,获得了腾讯20%的股份。持有两年后,以1260万美元的价格卖给了南非MIH集团。盈利超10倍。为此,李泽楷一度沾沾自喜。
可当把眼光放长远时才知道,当时卖出的股票放到现在,比整个李家的总资产也不遑多让。
腾讯当前的市值逼近5万亿港币,20%的腾讯股份,那是足足一万亿港币。整个长和系现在的市值也就1.1万亿港币。李泽楷亲手葬送了让李家资产翻倍的机会。
这件事彻底断绝了他继承家族产业的机会。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李嘉诚笃信风水命理之道。
小到办公室布置,给儿子起名,大到为亡妻所建的“庄明月楼”,李嘉诚都融入了风水命理元素。
前面说,李泽钜被绑架不是坏事,李泽楷投资赚了十倍却葬送了继承家产的机会,就是因为李嘉诚对命理的深信不疑。
李泽楷没有守住那份足以让家族资产翻倍的福运。
李泽钜却是“大难不死,必有后福。”
这就是李嘉诚分家时,让有“后福”的李泽钜守住长和,让握不住资产的李泽楷出去闯荡的原因。
这一次,李家再次站在了十字路口。而把李家送到风口浪尖上的,是李嘉诚自己还是如今掌管长和集团的李泽钜,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如何保住长和,如何保住李家。不要因为一次的无德之举,葬送了李家几十年积累的家业。
在“大国博弈”的背景下,一句“普通的商业行为”是解释不了这次的港口交易的。
一条道走到黑?和贝莱德交易后远走美国?
币安创始人赵长鹏在美国多次被勒索,最后锒铛入狱的例子已经证明,放弃国籍,去了美国,千亿身价也不过是砧板上的肉,任人宰割。
停止交割!将港口交于国家管理,是当前李家唯一的出路。
霍英东灵柩覆盖国旗,极尽哀荣,子孙得国家庇佑。任正非女儿孟晚舟被加拿大拘押,经国家全力交涉,终被接回国内。这些例子也已证明,中国会善待所有和国家站在一起的企业家。
这样的两条路摆在面前,并不难选择。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