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喽,我是K叔。
都说“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最近我不仅书买得多,还疯狂入手了一台新的电子阅读器——微信读书。
这已然是我人生中的第七台阅读器了……
大家肯定好奇:
K叔,你为啥又要再买一台,钱烧的?
K叔,你眼睛都成这样了,怎么还要选择电子阅读器呢?脑子烧的?
K叔,你不是得到电子书用户吗?怎么也叛变革命啦?
K叔,微信读书阅读器的体验究竟怎么样,我要不要也剁手?
别着急,接下来的文章,就一一为大家分享:
我买电子阅读器的3个阶段
我的7台电子阅读器,历经了十几次搬家,依旧陪伴在我身边。
每一台背后都有着独特的故事,但主要可以分成三个阶段。
1、Kindle阶段
2009年读研的时候,拥有一台Kindle的想法在我心中种下了种子。那时,Kindle在中国没有销售,海淘价格也比较贵,作为穷学生的我实在舍不得买。
直到2012年,我毕业有了工资,终于买了人生当中的第一台Kindle,型号是Kindle 5。
那个时候,我热衷于下载盗版电子书传到Kindle上,还研究Kindle的一些自制软件来整理读书笔记,在豆瓣上也十分活跃。
那是我开始大量阅读的初期阶段,Kindle陪伴我度过了许多美好的阅读时光。
后来,我逐步升级Kindle设备,像当时的KPW(Paperwhite),还有最高阶的Oasis。
记得那会儿冯唐代言的全金属机身的Oasis推出时,我第一时间就下单了,拿到手后感觉超爽。
但说实话,它并没有真正发挥出最大价值,相比之下,我拿着较小机型读书的机会反而更多,Oasis更多时候像是用来“装逼”了。哈哈。
2、得到阅读器阶段
我是「得到」的重度用户,购买了很多付费产品,包括电子书和听书,也是几年的老会员了。
当我发现得到的电子书里有大量免费书籍可供阅读,并且得到支持全文搜索,直接就下单了一台7.8英寸的。
作为一个知识博主,当我在寻求知识观点辅助、查询数据时,用得到的电子书在全网、全平台搜索同样的关键词,就能找到对应的相关知识点,对我的内容创作帮助极大。
后来,我还入手了一台迷你版的得到阅读器,得到Mini5.2英寸的。因为其他6英寸的电子阅读器,读着读着经常会砸到自己的脸。
而这个小小的阅读器陪伴了我许多个夜晚,因为它只有手机大小,刚好适合我睡前阅读,我也从此养成了不带手机进卧室的习惯。(但现在回想,晚上还太久的书,对我眼睛也造成了不小的伤害,哎)
3、微信读书阶段
第三个阶段,就是微信读书了。
微信读书阅读器在几年前就推出了第一台,但当时我没有购买,主要那会儿还是在得到平台阅读。
我在得到平台上已经积累了大量的阅读数据,而且从书籍数量来看,他们之间差别不大,为啥还要转投微信读书这个生态呢?
为什么要换微信读书生态?
说实话,我的得到电子书会员还没到期呢,可我却迫不及待地更换平台,主要有三个原因。
1、读书社群「Kris进化圈」的会员需求
我们有万人读书社群——Kris进化圈社群,我在筛选每期的共读书单时,都会在微信读书上进行查找。
因为我发现大多数的学员还是以微信读书为主要阅读平台,而且微信读书提供了非常丰厚的免费读书服务,通过分享、抽奖等方式可以让大家免费读到好书,所以它的用户基础更大。
尽管我眼睛生病后,共读活动停滞了一段时间,但我依然希望能持续维护好用户,和大家一起在进化圈读好书,共同进步。
我们最近还启动了「100天读33本书」的社群挑战:
2、AI问书功能吸引
微信推出了AI问书这个功能,虽然我自己还没有大量测试,但使用了一下,感觉它可以很好地让我与一本书产生交互,就如同和这本书的作者面对面交流一般。
它能很好地解决我们在阅读过程中的很多障碍和困惑,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书籍内容,这个功能非常强大。
腾讯是第一个接入DeepseekAI功能的,我很期待腾讯在AI方面的整体布局,而微信读书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生态产品,我自然也想体验一番。
3、方便阅读微信收藏文章
虽然我现在读公众号文章已经少很多了,但一些不错的文章还是喜欢收藏,有时间再读和研究.
但是,如果有了阅读器,那么我在看到一些好的公众号文章,就可以直接收藏,然后同步的电子阅读器完成相对比较舒服的墨水屏阅读,这对于我的眼睛来说,也是一个保护。
4、收藏和纪念意义
我把每一台电子阅读器都当成是一种纪念和收藏,而非单纯的消费。
尽管我已经拥有这么多电子阅读器了,但每一台背后都有故事,我都会好好珍藏。
就像我们旅行时购买的冰箱贴,买的时候觉得贵,但回到家看着冰箱上的那些纪念品,就能回忆起当时的场景,那是非常美好的回忆。
微信读书使用体验
我算是第一批下单这款最新的微信读书阅读器的,下单时微信小店上已购买才200多台。
大家看到这篇文章,应该算是全网较早分享使用体验的。但我并 不是测评博主,不会堆也不懂所谓参数,只是作为一个读书爱好者、电子阅读器爱好者分享真实感受。
微信读书阅读器尺寸是6英寸,这是常见的型号,无功无过。
它的屏幕重影情况优于我之前的得到MINI,与Kindle Paperwhite相差不大,但是速度明显较快,完全符合我的使用需求和预期。
当然,如果要说可能存在的问题,尤其是对于一些阅读器小白朋友来说,它是封闭生态,只能使用微信读书,没办法像其他一些阅读器那样在不同平台完成阅读,比如无法使用得到软件或其他读书软件。
这一点和Kindle很像,是独立生态。
一方面,这看上去不太开放;但另一方面,我觉得这体现了张小龙对微信读书这个产品的执念。
在张小龙对微信整体各个生态的布局中,文化是一个特别重要的主题,而微信读书承载着文艺青年对于阅读的热爱甚至执念。
整体体验下来,感觉很好,我自己也快速读了半本书,阅读过程完全没有障碍,眼睛也比较舒服。
价格的话,999元/台,顺风包邮两天就到了。
关于微信读书会员,微信读书设置了很多方式,来免费获得会员,比如组队抽体验卡,每周阅读奖励的兑换等等,几乎可以不用花钱,就能获得大量的免费阅读机会,真的是一个大众文化传播在做贡献的一个好产品。
为啥我视力下滑,还依然购买电子阅读器?
自从去年我眼睛生病后,左眼视力下滑到了0.4,确实阅读时间没以前长了。尤其是下滑阶段,我根本也不敢看书,太糟心了。
但,作为一个真的是喜欢读书的人,忍不住啊朋友们!
我只能尽量从以前的电脑、手机电子书,转为纸质书。然而,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个问题:
有些纸质书我也看不清了……
因为纸质书的字体大小是固定的,光线不太好的时候,我看起来就非常费劲。
这让我有点担心——读书是我重要的爱好,是我与世界产生链接的方式,如果失去这个爱好,我会有很大的遗憾。虽然我可以听书,但捧书而读进入心流的状态,是人生非常重要的体验。
直到前几天我突然意识到,电子阅读器是可以调字体大小的!
我赶紧把那些电子阅读器拿出来看了一下,调完字体大小之后,看起来舒服很多,对我的眼睛视力情况也有正向帮助。
而且,我读书花的时间其实不会因为买了电子阅读器有特别大的变化,我一天的阅读时间基本是固定的,哪怕眼睛生病了,也忍不住翻翻书、看看手机。
既然如此,我就不再纠结,让自己看得更舒服一些,不看手机,看阅读器呗!这比看手机轻松很多,对眼睛健康更有利,算是寻找一种平衡状态。
写在最后:感谢微信读书
最后,我特别想感慨一下微信读书的英文名——Weread。
之前我没太注意到这个英文名,当我这次拿着它的包装盒,看到“weread”这六个字母的时候,觉得这个名字太妙了!!!
微信读书,它真的有一种我们(We)一起来阅读(read)的感觉,是一个阅读社区,是热爱读书的一群书友们交流的地方。
在每一本书里都有画线和分享想法的功能,你可以看到不同的微信读书用户分享自己的书评、想法。
在同一本书的画线处,你会感觉到好像一群人在跟你一起阅读,就像我们在「Kris进化圈」读书社群里面,大家一起共读的那种感觉。
为什么要一起读呢?
因为当有一群人做着同样一件热爱的、美好而有意义的事情——阅读,你能够发自内心地感受到那一束光投射进来的温暖,以及彼此加持互助的力量。
最后的最后,如果你也想加入我们的「Kris进化圈」社群,欢迎点击这篇文章了解社群更多的内容:
作者介绍:
我是K叔,中央财经大学博士(创业休学),世界500强央企7年,辞职创业6年,百万粉丝个人成长知识博主,一行DoMore创始人,OKR目标管理专家,豆瓣8.0《引爆自律力》作者。
Kris进化圈社群已有11000+人加入,带领会员从读书、日课、运动三个维度进行提升;108自律行动营、写作变现营、教练特训营等高阶训练营学员突破40000人。
目前在更新的平台有:
#视频号:Kris进化笔记
#视频号:K叔K嫂夫妻创业日常
#公众号:Kris在路上
#公众号:Kris进化笔记
关注我的,不是粉丝,而是朋友!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
点一个免费的赞再走哈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