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山东某医院肿瘤科一名副主任医师发文,透露他们医院的最新规定。
说是接到医院最新通知:以后住院病人没有明确症状的,不得做头部、胸部CT。
一件事情,被曝出来,大家的看法,往往冰火两重天。
普通人,叫好连天,认为这是不准医生过度检查过度治疗,是好事。
医疗圈,叫苦连天,认为这样容易导致误诊漏诊,为医疗纠纷埋下巨大隐患,是坏事。
就拿我上班的这些年,晚期肺癌现在已经越来越少见了,基本都是很早的磨玻璃结节那种,手术效果非常好。
谁的功劳?
胸部CT的功劳。
还有,胃肠镜普及后,胃肠道晚期肿瘤患者,也很少了。
早发现,早治疗。挽救了一大批患者的生命。
如果误诊和漏诊的话,法律,会不会为医生兜底?
又或者,保险公司,会不会为医生兜底?
如果有的话,就可以这么干。
如果有的话。我想医生不会吃饱了撑的去干这种无相关症状去扫CT的事。
关键是,没有谁,给医生去兜底啊。
因此,医生恐惧误诊漏诊的后果。
你不能有了事情怪医生。没有事情就怪医生过度医疗。
这,不地道。
很多理论,听起来都是对的,但做起来,都是让损害你自身利益,让你牺牲,为对方服务的。
可不可以?
可以。但能不能说一下回报。
利益深度绑定,对方自然就会听话。利益绑定的不够深,自然就会多站在自己角度考虑一些。别扯那些虚头巴脑的。
老叶我不客气的说,治病救人,不能只对医保的钱负责,也要对医疗风险负责,对患者生命健康负责,对医学负责。
洗个牙,要先查艾滋病毒;胃疼,要查心电图和心肌酶谱,这是不是过渡?
内行的,都认为是必不可少的。
外行的,要骂骂咧咧的。非得自己感染了艾滋病,又或心梗了,才后悔莫及。
多做一点检查,就会降低一点误诊漏诊率,从而减少医院高昂医疗赔偿和法律诉讼。
对于病人而言,减少误诊,必然要多检查,要省钱,误诊率肯定要上升。这是辩证的矛盾。
想既省钱,又不误诊,那最好的的办法,就是去庙里求菩萨,菩萨说什么,就是什么。
医学的谨慎,从来不是错误。
错的是,将生命置于成本核算中的傲慢。使医疗变得简单和草率,和敷衍。
老叶我可以明确告诉大家。或许中国不是医疗最发达的国家,但中国医生一定是最谨慎的医生。中国医生最擅长争取一切可能,为病人生命健康负责。
不过,谨慎是要付出代价的。
这个代价,医生付出的是“过度医疗”的名声,患者付出的是真金白银医疗费用。
过度医疗的争议,本质是一场关于“生命定价权”的博弈。
但问题是,在死神面前,怎么计算性价比?
我就不明白,所有的工程学,机械设计,自动化,都会讲一个安全冗余,设计冗余。为什么放到医疗这儿,就死活不行?
人命关天的事,多点冗余保障,不好吗?
医客说
为什么,要这么双标?
【责编】医客君
【文章来源】老叶说医,作者叶正松
【图片来源】网络
【免责声明】我们尊重原创,版权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联系微信:xxxfff0518 我们会在24小时内删除,感谢您对医客的支持!
【投稿邮箱】yike@touchealth.com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