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的旅程,越往后走,越能体会健康的珍贵。
在过去一直都说,60岁就是人生的一道坎,毕竟古人把六十岁当作是“花甲之年”。而且60刚好是一甲子,所以古人也把60岁当作是人生进入老年了。
可是如今生活水平提高了,人的寿命更长了,就连退休都要延迟了。所以一般都认为65岁才算是老年人。
当我们跨过65岁这道坎,岁月的沉淀不仅带来生活的智慧,也让我们对生命的长度和质量有了更深切的关注。
有一种说法,过了65岁后,若能不沾这4种“病”,基本具备活到90岁的潜力。那到底是哪四种“病”呢?
实际上,这4种“病”,并非传统意义上的身体疾病,而是关乎生活习惯与心态的“隐疾”。
首当其冲的是“贪病”,这里指的是贪吃。
随着年龄增长,身体的各项机能逐渐衰退,消化能力大不如前。然而,一些老人却管不住自己的嘴巴,偏爱高油、高糖、高盐的食物。
炸鸡、蛋糕、咸菜等,这些食物虽能满足一时的口腹之欲,却给身体带来沉重负担。
而过量的油脂会堵塞血管,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糖饮食容易引发糖尿病;过多的盐分则会加重肾脏代谢压力。
若是能在饮食上有所节制,合理搭配膳食,多吃蔬菜水果、粗粮谷物,让身体得到均衡营养,自然为长寿打下坚实基础。
所以到了这个年纪,一定要懂得管住自己的嘴巴,什么该吃,什么不该吃要心里有数。就算是爱吃的东西,也不能贪吃。
其次是“懒病”,即不爱运动,也严重阻碍着老年人的健康。
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对老人来说尤为重要。65岁后,骨骼钙质流失,肌肉力量减弱,适当运动能有效延缓这一过程。可千万不能因为年纪大了,就整天躺着,坐着,啥都不干。
实际上,对于年纪大的人,适当的运动更不能少。可以每天散散步、打打太极拳,能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的柔韧性和平衡力。
可一旦犯了“懒病”,整日久坐不动,身体的新陈代谢减缓,脂肪堆积,不仅容易发胖,还会使身体免疫力下降,各种疾病便乘虚而入。
大家不信的话,去农村看看哪些爱干活的老人,身体往往比较硬朗,好多七八十岁了还能下地干活。
再次是“焦虑病”,即爱操心,容易焦虑。
许多老人爱操心,子女的生活、孙辈的教育,事事都放心不下,常常陷入焦虑情绪之中。担心子女过得不好,压力大,想给子女分担等等。
长期的焦虑会影响睡眠质量,导致内分泌失调,进而影响身体健康。
其实,子女都已长大成人,有自己的生活轨迹,老人不妨学会放手,把更多精力放在自己身上,培养兴趣爱好,丰富晚年生活,保持平和的心态。
郑板桥不是说了吗?人生难得糊涂,在老年以后,适当的装糊涂一下,这样自己开心,子女也少了很多的麻烦。
最后是“心病”,表现为闷闷不乐,容易被小事左右心情。
正所谓“心病还须心药医”,生活中难免会遇到不如意的事情,若老人总是为此纠结,陷入负面情绪无法自拔,就会损害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息息相关,长期的抑郁、烦闷可能引发一系列身体疾病。
学会调整心态,以乐观豁达的态度面对生活,不被琐事困扰,才能让身心处于良好状态。
有科研团队的数据显示,绝大多数长寿的人,都有一颗乐观、豁达的心,他们遇到不开心的事情,总是会看到积极的一面,然后努力调整,不让坏事影响心情。
老年人了,活的就是一个心态,所以一定要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
人老了,心态确实是关键。拥有积极向上的心态,不贪吃、不懒惰、不焦虑、不被小事影响心情,看似简单的要求,却蕴含着长寿的秘诀。
65岁后的生活,应是悠然自得、充满乐趣的。愿我们都能远离这4种“病”,在岁月的长河中优雅前行,向着90岁的目标稳步迈进,享受美好的晚年时光 。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