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年的遗憾,
还能弥补吗?”
太原电视台的《寻找》栏目组今天格外热闹。
化妆师正给67岁的张变兰老人补妆,
她鬓角的白发配上精致的妆容,
显得格外优雅。
“张阿姨,
待会儿可要控制住情绪啊,”
年轻的节目助理提醒道,
“要是哭了,
妆就花了。”
张变兰笑了笑:“我都这把年纪了,
有啥好哭的。”
可是心里,
早就像十五的月亮,
又亮又满,
还带着微微的颤抖。
四十七年了,
整整四十七年没见过的人,
今天会站在自己面前。
她的手指不自觉地抚摸着手腕上的玉镯,
那是初恋肖志林在天桥文化市场给她买的,
花了整整半个月的津贴。
01
“妈,
喝口水吧。”
大女儿张静递过来一杯温水,
在一旁看着母亲的侧脸。
从小到大,
母亲在她眼中都是个不苟言笑的女强人。
从基层医院一路做到主任医师,
带出一批又一批年轻医生,
家里的大事小事也都是她拿主意。
自从父亲走后,
母亲整个人像是被抽走了精气神,
每天除了去公园遛弯,
就是坐在沙发上发呆。
谁能想到,
就是那天张静随口一句“妈,
要不找个老伴儿解解闷?”,
竟然引出了这么大的动静。
“找什么找,
一把年纪了,
净瞎捣鼓。”
当时母亲嘴上十分嫌弃,
可没想到几天后,
母亲去见了几个同学,
回来就完全变了一个样子。
时不时地欲言又止,
终于在那天没忍住,
张变兰拉着女儿突然说:“帮我找个人,
他叫肖志林。”
“肖志林?谁啊?”
张静一头雾水。
“我初恋。”
张变兰罕见地红了脸,
像个小姑娘似的低下头,
翻出了藏在床头柜暗格里几十年的黑白照片——一个穿军装的年轻人,
眉清目秀,
笑起来有两个浅浅的酒窝。
张静惊讶不已。
记得小时候曾偷看过母亲的这张照片,
一直以为是父亲年轻时的样子。
原来,
母亲心里还藏着这么一个秘密角落。
“我倒要看看,
这是个什么神仙初恋,
能让我妈念叨这么多年。”
张静半开玩笑地说,
心里却已经打定主意,
要帮母亲圆这个迟到的心愿。
就这样,
经过张静的多方打听,
《寻找》栏目组找到了如今居住在北京的肖志林,
并邀请他来参加节目。
令人惊讶的是,
肖志林几乎没有犹豫就答应了。
“看来不止您一个人念念不忘呢。”
节目导演对张变兰眨了眨眼。
节目录制开始了。
台上,
张变兰娓娓道来,
讲述了她与肖志林的故事。
02
“那是1973年,
我在太原卫校上学,
他在025军校,
因为要一起排《长征组歌》才认识的。”
张变兰脸上浮现出一丝怀念的神情,
“那时候每周都有联排,
大家在一起唱歌,
气氛特别好。”
“我怎么发现他对我有意思的呢?那次我们排练完,
天突然下雨了,
不大,
就是毛毛雨。
他二话不说就把自己的军用雨衣给了我,
自己淋着雨跑回了军校。”
张变兰说到这里,
停顿了一下,
眼神望向远方,
“年轻真好啊,
心里装的都是最简单的事。”
“其实那会儿虽然条件艰苦,
但年轻人在一起,
怎么都开心。”
张变兰说,
“肖志林有次偷偷带我去他们军校食堂吃饭,
还专门给我做了一盘西红柿炒鸡蛋,
那可是当时最奢侈的东西了。”
“他手艺好着呢,
切西红柿的样子,
比我们医院的外科大夫还利索。”
张变兰笑着说,
台下观众也跟着笑了起来。
“最难忘的是他第一次想亲我的时候,”
张变兰突然说出这句话,
全场都安静了,
“那次排练休息,
他拉着我躲到后院的大树底下,
我心都快跳出来了,
结果他刚亲上我,
就听见有人喊集合了。
我们赶紧跑回去,
我却忘了我化了淡淡的口红,
大家一看就知道我们干嘛去了,
笑话了我好几天。”
说到这里,
张变兰自己也笑了,
眼角的皱纹舒展开来,
仿佛又回到了那个青涩的年代。
“后来他被分到北京去了,
我们就开始了异地恋。
那会儿又没手机,
就靠写信,
一个月能收到两三封就很不错了。”
张变兰继续说道,
“有一次放假,
我坐了整整一天一夜的火车去北京找他,
还特意带了介绍信,
想着能在北京登记结婚。”
“他带我逛了故宫、王府井,
给我买了双布鞋,
可好看了。
就是因为陪我,
他回部队迟到了,
被连长罚站了一宿。”
张变兰说到这里,
语气中带着一丝心疼。
03
“可是后来呢?”
主持人适时地问道。
“后来啊……”
张变兰的表情沉了下来,
“我工作分配到了山西一个小县城的医院,
本来约好我分配了,
我们就结婚,
可……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