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资料显示,李嘉诚旗下所有公司,注册地早就在2015年迁出了香港,显示均注册于开曼群岛。长江和记实业有限公司近90%的收入,均来自内地和香港以外的地区。
那么,长和打包“贱卖”43个港口及物流资产,能够过关吗?最近,港府的明确表态和北京的动作已经给出了答案,事情可能远远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简单。
为什么是“贱卖”?
2015年香港《南华早报》消息,由招商局、中远等国企组成的财团,与“和黄”洽谈接手和记港口40%股权的交易。该交易价格区间在1500亿港币至1600亿港币。根据当时的港口业务,李嘉诚“狮子大开口”,最后认为给价过低交易失败。当时,李嘉诚拥有和黄港口公司80%的股权,和黄是全世界最大的集装箱港口经营商,在26个国家拥有52个港口,已经赚取了丰厚的利润。
2025年3月,也就是10年之后,李嘉诚将他的港口以228亿美元,相当于1771亿港币的价格卖给了美国贝莱德财团。其中包括23个国家的43个港口,涵盖199个泊位及配套核心资源。长和仅保留在中国内地的8个港口与香港的2个港口业务,相当于90%港口业务出售,李嘉诚居然分分钟同意了。
也就是当时的1600亿对40%与今天的1771亿对90%,还不算通货膨胀。虽然对于和记自身的财务评估已经是笔盈利丰厚的交易,但跟10年前相比,相当于打折甩卖。
2015年新闻 资料图
有没有“挽回”的余地
其实,长江和记的资产版图,早就有“去中国化”的道路上了。2024年,该公司50%的收入来自欧洲,只有12%来自香港和内地,而自2015年李嘉诚旗下公司注册于开曼群岛后,十年来蚂蚁搬家480亿内地资产被不断抛售。
本来“与其挽留,不如目送”是人民日报的赠言,但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美国抢夺国际港口激烈,不断打压中国生存空间,控制全球航运通道。此时,大批量出售全球港口业务就显得格外刺眼,况且包含我国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巴拿马运河港口。一旦美国以全球贸易通道相要挟,不说会怎么着,至少我国很多企业会难受好一阵子。
国务院港澳办网站连续转载《大公报》相关文章,将本已在风口浪尖的舆论顶到了高潮。 “这是没有腰骨的跪低,是唯利是图、见利忘义,漠视国家利益、民族大义,背叛和出卖全体中国人。”甚至有文章援引了网友的观点。
全国政协副主席梁振英17日也在社交媒体发文说,别说“商人无国界”,别说“在商言商”,没有祖国的商人只会沦为没有父母任人欺负的孩子。这些话都说得很重,那么李嘉诚这笔交易有挽回余地吗?
根据文本内幕消息,双方提到同意磋商期为145天,另外,此次交易的收益分配、基本条款和关键条款已原则上达成, 正待最终文件确认。相关文件将在2025年4月2日或之前签订。所以时间还是相当紧迫。
内幕消息文件 资料图
“双压”之下,交易还能成功吗?
长江和记现在属于境外企业,普通商业交易我们不管,但是涉及到国家安全的重大交易,是大是大非问题,跟我们关系就太大了。如果这件事跟美国换个位置,美国早动手了,只是我们太注重规则,每一步都讲求依法办事。
香港特首李家超表示,港府不能忽视公众质疑,反对外部势力对港企施压,任何交易都得符合法律。当被问及是否动用《香港国安法》阻止交易时,李家超重申,任何交易要符合法律法规,港府依规处理。
另外,根据美媒报道,我国官媒三度点名后, 长和方面仍然没有正面回应,我国已有多个部介入,开始调查和评估这笔交易的安全性、垄断性。
李家超 资料图
一旦我国动用《香港国安法》和反垄断调查,这笔交易还能成功吗?我们大体可以预计,可能会出现两种情况:
一是这笔交易被因被调查而长期搁置,我国调查组可以调查一年,也可以是几年,等待着走流程,这些案件原型在美国可为屡见不鲜。第二,我们可以为和记的港口出售业务找到新的合适的买家,但不能是美国及同盟关系者,必须是中立或是友好的国家买家,唯一的条件,是不会威胁到我给全球港口物流安全。
李嘉诚 资料图
结语
当然,这些都需要我给调查和战略评估结果,看是否采取下一步的行动。关于李嘉诚的这笔港口交易最后结局如何,我们持续观察。
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有关具体情况请向主管部门询问。作为原则,我想强调,中方一贯坚决反对利用经济胁迫、霸道霸凌侵犯损害他国正当权益的行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