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中国将不再是世界工厂。因为我们正主导一场史无前例的行业大洗牌,目的是淘汰低端产业,更换经济引擎。随之而来的,是新兴产业的快速崛起,所有人也将迎来一轮新的财富机会。所以,站在2025年这个关键时间节点,每个人当下的抉择极其重要。那么,未来哪些行业会崛起?普通人又该如何规划?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聊的话题。
其实,任何一个国家原始资本的积累都有两条路:一个是抢,一个是赚。我们选择的是后者。过去40年,我们通过富士康模式,把玩具、义乌的小商品卖到全世界,利用人口红利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对于任何想要崛起的大国来说,低端制造业并非可持续发展模式。这种模式本质上就像穷人给富人打黑工,活儿最累、活干得最多,分到的钱却最少,还得时刻担心被更廉价的劳动力替代。
所以,要打破这个僵局,我们的经济模式必须从“平原”迈向“高峰”,也就是从卖袜子转向卖技术。我们也确实在这么做,产业升级就是最直接的体现。
然而,随着产业升级加速,我们动了某些人的“蛋糕”,于是黑手接连伸来。就像上一轮美元加息,大流氓妄图通过金融手段拉爆我们的经济,完成收割和回流,但并未成功。因为多年布局的产业升级,让我们在高附加值产业的竞争力今非昔比。无论是AI、新能源,还是5G、无人机,在很多前沿技术领域,我们已成为全球实质性的领导者。
随着新经济引擎确定,意味着旧引擎已完成使命。像代工厂这种低附加值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未来注定走向衰败。而围绕高科技及其衍生出的支撑行业将会崛起,这里面就藏着年轻人未来的机会。
有人可能会焦虑,觉得高科技离自己太远,其实大可不必。科技飞得再高,也要落地服务大众。就像大家都知道汽车发动机复杂,普通人无法参与研发。但事实上,汽车行业从业人数最多的环节,是上游的零部件生产和下游的销售维修。
那么,具体的风口在哪里?年轻人又该怎么规划?我总结了两个关键词:选对行业和做对事情。
先说选对行业。很多人都知道科技是发展大趋势,但“科技”这个词太宽泛。想找确定性的风口,看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就行。有三个行业基本确定是未来重点发力方向,分别是具身智能、6G和低空经济。
具身智能,除了大家熟知的人形机器人,还包括AI汽车、AR眼镜、AI机械臂等等。也许用不了几年,钢铁侠的机械臂助手就会成为家家户户的标配。
6G这个概念,很多人可能还不熟悉。简单说,6G是实现万物互联的基础,它的传输速度比5G快百倍,通信延迟达到微妙级。这意味着未来无人驾驶很可能成为现实,而且随着人机实现无延迟互动,远程手术也将从假想走向临床。
最后是低空经济,指离地面10千米以内空域诞生的经济形态,这可能是当下离普通人最近的新兴产业。它涉及的商业形态有无人机灯光秀、无人机送餐等等。只要你会操控无人机或者会编程,基本就能快速入行。
再说说做对事情。不知道你发现没有,上面讲的这些新兴行业,大多建立在AI基础上。如果把中国未来经济比作一台电脑,AI就是这台电脑的操作系统,经济产业则是在这个操作系统下衍生出的各种应用。所以,如果你现在不知道该做什么,学习AI就对了。
AI最大的意义在于,把所有人的下限都拉到60分,同时无限放大每个人的专长,从而实现低成本创业。比如,你很会操控无人机,但不懂编程,就可以让AI帮你写无人机灯光秀的程序,实现商业闭环。
所以说,未来行业兴衰,对普通人影响或许没那么大。因为未来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超级个体,即便在下行周期,每个人也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小确幸”。但前提是,你得看懂趋势并付诸行动,而不是用一句“不必理会”敷衍了事。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